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625章 雨

横刀十六国 第625章 雨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627.第625章 雨

上一次大雨,大大减轻了洛阳的干旱,恢复了不少生机。

大量人口从关中迁徙而来,沿途皆是村落。

百姓在官府的帮助下,竭尽全力补种菜蔬和豆菽。

洛阳气候比关中、河北温润不少,仿佛置身暖流之中。

石虎在位时,曾征发数十万百姓,大力修建洛阳宫殿,宫殿虽然荒废,略微修葺一番,都还能用。

城池依旧维持着旧貌,规模不在邺城之下。

大军进入洛阳才吃上了一顿饱饭,常炜从邺城送来数万只羊,犒赏将士们。

李跃望着香喷喷的肉汤和烤羊,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今年两淮风调雨顺,依旧是丰收,青齐差了一些,只是平收,户部核算度支,即便明年大旱,也能撑过去,不过府库没有任何积余。”卢青禀报道。

李跃点点头,这大荒的年景,只求国家安定,百姓不饿死就行了,其他的别想了。

“这是尚书台应对灾情的奏折。”

李跃接过,打开浏览。

经历如此严重的天灾,梁国朝堂总结出了很多经验。

如设立粮草,提倡节俭,减轻徭役以鼓励百姓蓄养家禽,修建全国性的直道和驿站,方便百姓迁徙,以及物资的转运……

开国之初,朝廷比较高效廉洁,虽然也有明争暗斗争权夺利,但总体上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无论什么派系,都还能以社稷百姓为重。

那些喜欢勾心斗角的老牌士族都衣冠南渡了,梁国朝堂的总体气氛还是积极向上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鸿胪司、校事府的功劳,二者一明一暗,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地方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李跃的耳目。

除了黄河下游、淮水南北,今年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是辽东,今年向邺城输送了五百万石粟,大大缓解了中原的饥荒。

周牵去了哪里,哪里就成了大梁的粮仓。

加上这场旱灾,河北迁去了不少人口,辽东呈欣欣向荣之状,尤其是围绕渤海,兴起了一大片的新城池。

若不是这场旱灾,梁国早已进入蓬勃发展期。

在洛阳住了十余日,感觉还不错,百姓对李跃这个皇帝比较亲近,总有人献粮肉钱帛等物。

中原士族大多南下,只有一个荥阳郑氏,河北却有崔、卢、刘、高、申等豪族,随着大梁的崛起,他们也越来越强盛。

反过来,他们对梁国朝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而洛阳一片白纸。

“陛下……雨,下雨了……”李跃正在审阅奏折时,堂外一阵惊呼,连忙起身出外。

果然,天地间正垂下一道道细线,笼罩着远方的山川。

雨水仿佛下进人心之中。

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好兆头。

很快,雨点转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整个洛阳城都传来欢呼之声,百姓们在雨中手舞足蹈。

这场旱灾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持续了整整一年之久,如今总算见到希望。

“快、快马去关中、邺城看看!”李跃大喜过望,洛阳还真是一块福地,上次大雨,这次自己一来,又下了一场雨。

看来自己跟这座城池缘分不浅。

“唯!”亲卫喜滋滋的小跑去了。洛阳下雨,说明中原的大雨也不会太远。

李跃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今天是什么日子?”

有人答道:“启禀陛下,今日立冬!”

李跃心中一震,东方辰曾言大旱止于立冬之日,果然应验,看来此人不简单,至少有极高的天文造诣。

这时代的老农能根据天象推断何时起风,何时下雨。

华夏古代的历法其实就是一部天和耕作说明书,二十四节气,连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天热,什么时候天寒都标注清楚了……

这年头能开宗立派之人,谁是简单人物?

李跃对此人兴趣大增。

其实古代的僧人、道士都是饱学之人,很多僧人不远万里来中土弘扬佛法,绝不仅仅只精通佛法而已。

道人也是一样,天文地理兵法术数,无所不通。

东方辰既然不想造反,那么就可以扶植起来。

历史上南方兴起丹鼎派,北方在这个时期也兴起了北天师道,都对原有的教义进行了修正,不再动不动提刀造反,遂为朝廷接纳。

几日之后,派出去的亲卫快马回返。

果然洛阳大雨,周围地区也受到影响,许昌也下了大雨,邺中地区没有下雨,但北面的赵州下了一场暴雨。

西面弘农下了一场小雨,关中仍处于干旱之中。

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旱这么长时间,短期内不可能都下雨。

总体而言,中原旱情得到了缓解,已经非常不错了。

李跃率军开始返回邺城。

洛阳百姓悉数出城相送,十几个耆老杵着鸠仗献水和土,李跃也搞不清这是什么礼仪,只能一一接过,说了一些场面话安抚众人,回赐以金帛,赦免洛阳一年税赋。

渡过黄河,就有斥候自西而来,“陛下,姚苌送来奏表。”

李跃心中一动,这头狐狸又在折腾什么?

打开一看,竟然是请求册封,言辞极尽谦卑之能事,什么肉麻的话都能说出口。

按道理,李跃跟他算是老相识了,当年梁燕争锋,姚襄派姚苌、姚益生协助,与王猛一同抵挡慕容垂从西线攻打邺城。

不过姚襄是姚襄,姚苌是姚苌。

得到陇右羌部的支持,攻下雍城,姚苌羽翼已丰,以他性格不可能真心归降,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表面言辞卑恭,而深层次则是在陇右皆是羌人,对大梁没什么归属感,他姚襄愿意为大梁镇守陇右,抚慰羌人……

等于要李跃承认他的割据。

而一旦册封,姚苌就更加名正言顺的号令陇上诸胡。

“他都册封自己为大单于,万年秦王了,还要朕的册封干什么?”

凉州李跃想要,河套李跃不会放过,陇右这片秦汉故地更不能放弃。

“姚苌这是想借我大梁的名义压制凉州、统一陇上诸部,此人心思极深!”刘应看的比李跃还深一层。

陇上是个极大的地域概念,包括陇右、陇东和陇南,涵盖区域极大。

不止于是羌人,还有鲜卑、氐人、卢水胡、西域胡等部落。

这其中有不少是心向中原王朝的。

姚苌这是借大梁的势,一口吃掉氐秦遗留的红利。

“他这是痴心妄想,回信一封,想要册封可以,来邺当面谈。”李跃故技重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