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665章 自污

横刀十六国 第665章 自污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667.第665章 自污

洛阳太极殿。

一个宦官激动的捧着捷报一路小跑至东堂外。

“报陛下,凉州大捷!”

堂内却没有任何回复。

宦官又重复了一次,“陛下,凉州捷报。”

“知道了。”堂内传来一道平淡而威严的声音。

接着便有侍卫将捷报呈送入内,放在李跃面前。

常炜、崔宏都静静的看着李跃,脸上并无多少惊讶之色。

王猛准备了小半年,梁国精兵猛将去了一半,这一战没有任何悬念。

不过尽管李跃知道最终的结局,在看完战报,手还是忍不住抖了一下,“这个王猛不愧是我大梁的一剂猛药。”

李跃将捷报递给常炜。

常炜看完也是眉头一挑,“王景略还真不顾及名声……昔日吴起、白起皆有不世之功,却为后人诟病……”

“所以两百年才出一个王猛。”李跃赞叹道。

“黑水一战,阵斩两万有余,俘虏三万余众,获战马十一万、牛九千、骆驼三万……”崔宏念着捷报。

秃发思复鞬、拓跋孤皆被斩于马下,头颅在送往洛阳的路上。

鲜卑人一个都没逃回漠北。

这还只是黑水一战。

若算上他在凉州的所有行动,一共斩杀鲜卑、羌胡六万有余,前后迁徙七十余万之众,沿途又杀了作乱者三万余众……

此外还有士族豪强等,都被王猛一网打尽。

一共缴获牲畜五十七万头,粮草二十九万石……

而慕容垂在湟中也是大开杀戒,攻破西都城,杀康宁等匈奴豪酋一百三十四人,俘虏诸族十一万,缴获牛羊三十一万头。

这场大战,朝廷的所有支出,成倍的收回。

仅战马一项,就够李跃将一半黑云军变成骑兵。

经二人这么一弄,凉州无数部族被剿灭,张、索、阴、贾、李、郭等士族的主干一半迁入长安,一半迁入洛阳。

旁支则继续留在当地。

中小豪强也被王猛收拾了一番。

凉州现在才算真正的梁国疆域,高昌、海头城归附大梁。

崔宏目光一闪,“王都督立此不世之功,当入尚书台也!”

这话明显是在挑拨常炜与王猛。

这一手甚是高明,自从论功行赏之后,朝野上下一直争论不休,王猛、常炜谁功居第一。

两人也因此被抬到了风口浪尖上。

常炜咳嗽两声,拱手一礼,“启禀陛下,臣今年已经六十,身体多有不适,正思如何向陛下请辞。”

以前或许还有争论,但现在王猛一举解决凉州边患,再无疑义。

“令君何出此言?大梁少不了王景略,亦不可缺令君!”李跃斜了崔宏一眼。

这厮就是爱挑事。

想要鼓动王猛和常炜争斗,他在一旁坐收渔利。

“臣非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此意,因此战关系重大,才一直没有启奏,如今国家安定,臣也该享几年清福。”常炜神色不似作伪。

这几年全都李跃南征北战,全靠他在后方顶着,这么大的国家,稍有差池,影响巨大,压力不可谓不大。“此事绝不可提,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天下何人能与令君相比?如今国家方定,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令君怎可弃朕而去?”李跃语气坚决。

即便常炜要退,也不应该是现在。

“陛下……”常炜见李跃神色,也就没有勉强。

一场议事弄得不欢而散。

如今梁国各种派系冒出头,争斗再所难免。

不过一切都还在控制范围之内,崔宏的话并没有说错,王猛功劳太大,反而有些不好办。

调回朝廷,难免与常炜、崔宏起矛盾,朝廷只会变得更热闹。

留在关中,麾下五万士卒,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会越来越紧密。

没过两天,凉州又传回一道校事府的密报。

王猛私吞金银五千斤,名下置办关中良田一千顷,还蓄养了舞姬歌女三百名。

看到密报,李跃惊讶无比。

王猛也会干这些?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他这是在自污。

自古功高震主都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面对开国皇帝,有时候不是皇帝想处理功臣,而是为时势所迫,既有上面的压力,也有来自下面的威胁……

相处这么多年,李跃从来没听说他有这些嗜好,唯一的嗜好也就是治国强军。

再说他都是郡公了,还差这些金银田产?

以他的能力,真要私吞,也不会公然挂在自己名下。

李跃心中一阵感动,人臣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百年难遇,难怪在历史上能跟诸葛武侯相提并论。

很快,朝中也开始出现各种风言风语。

李跃原本想低调处理就算了,现在风声一起来,想要低调都不可能,王猛生性刚猛,得罪的人非常多,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岂会轻易放过?

一本本奏表雪片一样飞来。

仿佛王猛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一样,各种“言辞恳切”,声称不处置王猛就是动摇国本,以后人人效仿,大梁廉洁之风荡然无存。

不过这么大的事,这么好的机会,崔宏反而低调起来,一声不吭。

“王景略用心良苦,陛下不可枉费他一片心意。”常炜一脸佩服。

能为国家,不惜自己名声的,放眼朝中,也就王猛一人。

“王猛贪赃枉法,虽于国有大功,然功是功,过是过,不可一概而论,褫夺王猛假节钺之权,改为假节,免去关中都督,降为雍州刺史,清河郡公降为清河郡侯。”

李跃连贯的说出一项项处罚,不可谓不重。

但唯有如此,才能压下朝野上下的非议。

即便做到如此地步了,还有人不满意,要追查前事,检索遗漏……

李跃算是看出来了,不满王猛的人实在太多,天下士族同气连枝。

王猛在凉州大打出手,动了张、贾、阴、索、郭等族,令关东士族不寒而栗。

自古变法革新者,都会面临这种局面,当年悦绾在燕国清查田亩,直接死的不明不白。

慕容俊“校阅见丁、精覆隐漏”,没几个月,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再往前,商鞅还被车裂,满门被灭。

眼下形势,王猛还没到进入中枢的时机。

士族豪强在大梁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而王猛得罪的不仅是这些人。

不过,王猛这一手“自污”相当高明,既解决了功高震主、封无可封的问题,也让朝中对他的不满有了一个宣泄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