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667章 打压

横刀十六国 第667章 打压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669.第667章 打压

第667章 打压

东堂之内,李跃与常炜、刘应得闲聊多时。

“王猛之事,到此为止了。”李跃也不管背后是不是崔宏推波助澜。

但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清河崔氏肯定不能置身事外。

“唯。”崔宏是聪明人,也没有替自己辩解。

“河套已经收回,朕方才与常令君商议,将分置朔州,于河套、河西设立牧监,蓄养战马、牲畜,朕准备让你担任朔州刺史,督镇河套,兼管牧监、防御鲜卑人,你意下如何?”

虽是商量,但语气却不容推辞。

中土周边水土最丰美的几块草原收复,不能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牧监不局限于河套与河西,以后陇右、河湟、幽州、辽东都会加入其中,为梁国提供战马和肉食。

现在只是草创,需要一个得力之人先把架子搭起来。

在李跃的构想中,西面吃牛羊肉,东面吃各种海鱼,中部蓄养各种家畜家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西面的牛羊和东面的咸鱼每年秋冬能输送到内地。

一个吃不上肉的民族从内到外都是虚弱的。

有肉食补充,能大大降低粮食的消耗。

民以食为天,以前在黑云山上饥寒交迫,现在还记忆犹新。

反正李跃理解的治国标准,就是让百姓能吃饱穿暖,若是能吃上肉,那就是盛世。

崔宏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常炜,又瞄了瞄李跃,松了一口气,“领命!”

“好,你收拾一番,三日后赴任,朔州正缺少得力之人。”

崔宏的才干在大梁数一数二,不过他的心思太多,精力也没放在国事上。

李跃干脆将他调任地方,远离中枢,算是敲打关东士族一番,也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样一来,庶族寒门与士族豪强之间重新建立平衡。

“臣这就回去收拾一番,立即动身。”崔宏仿佛知道李跃心思一般。

“去吧,朕给伱配三千黑云精锐,务必将大梁的牧场弄起来,以后朕和百姓能不能吃肉,就看你。”

虽说是权衡,但也是委以重任。

事实上,远离朝堂调任地方对他而言也是好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以免被其他人拉下水,弄出什么不可挽回之事。

梁国靠政绩、战功说话,而不是勾心斗角。

李跃不想朝中的争斗失去平衡,弄得你死我活,争斗也应该是良性的,谁脱离掌,控李跃就要治谁。

寒门庶族要用,士族豪强也要用。

上一次玄甲军招募的良家子,不是人就是地方豪强出身。

“臣告退。“崔宏拱手而去。

殿中安静了片刻。

还是李跃开了个头,“凉州都平定了,何以西域诸国还没有遣使入朝?”

河西走廊最大的战略意义便是沟通西域,曹真发动河西大战后,一兵不出,西域诸国皆降,此战的红利一直延续到西晋,西域诸国还承认晋为宗主国。

按说王猛在凉州动静不小,西域应该听到风声才对。

“西域久与中原断绝,就算收到消息,也没有如此之快,陛下可静待数月。”常炜缓缓道。

收复西域,在史书上一向都是重大功绩,李跃当然挂心。除了帝王功绩,还有经济效益。

如今梁国设置了大量了纸坊、织造坊等,就等着打通西域,互通有无,带动关东经济,也顺便拉动关中。

东汉初便有青瓷出现,魏晋南北朝,南方瓷器迎来大发展。

襄国一带百姓出现了瓷窑,质量上比不上江东,但新任的赵州刺史韩绪设置了官窑之后,质量节节攀升,屡出精品,送入宫中。

西域小国众多,王室穷奢极欲,是最好的商品倾销地。

更远的中亚、地中海诸国国王,对丝绸、瓷器、茶叶趋之若鹜。

很多国家就靠躺在商路上盛极一时。

商业也是文明交流的一种。

“嗯,不能被动的等,当派出使节,游说西域诸国。”李跃决定主动出击,先派使者去摸摸西域什么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臣愿效法班定远、张博望出使西域!”刘应当即拱手。

“子能乃国之重臣,不宜远出,先礼部挑选几人,配合校事府,一明一暗,先去探一探再说。”李跃不敢冒险让刘应远行。

凉州虽然平定了,但西去的路上,到处都是马匪、山贼、溃兵。

王猛杀的人太多,难免有人仇视大梁,潜伏的敌人太多。

“多谢陛下关爱,然则臣非手无缚鸡之力一书生,弓马娴熟,且唯有臣去,可示大梁之诚意。”刘应多次出使其他势力,口才、见识、胆气皆非寻常人可比。

以他现在的年纪,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之时。

见他如此坚持,李跃也不好拒绝,“那就多带些精干之人。”

以梁国现在的实力,估计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对使节不利。

“领命!”刘应拱手一礼。

汉朝经营西域,主要是为了夹击匈奴,丝绸之路只是附赠品。

同样,梁国经营西域,也是为了反击草原。

草原极其辽阔,从鲜卑山到葱岭,再到里海,都可以算作草原。

历史上汉朝也没有彻底消灭匈奴,一部分人流窜至极西之地。

晋武帝咸宁年间,便有鲜卑人流窜到西域,被西域戊己校尉马循击败。

从漠南击败拓跋什翼健没用,断不了根,鲜卑人随便找个水草丰美之地躲上几年,养好伤后,便可以卷土重来。

中土逐渐走向一统,事实上,草原也正走向统一。

檀石槐、柯比能、拓跋郁律几乎统一了草原,弄得草原上遍地都是鲜卑人,拓跋什翼健沾着这些鲜卑雄主们的光,成了草原共主。

让拓跋什翼健这么发展下去,弄不好一个不亚于两百年之后的突厥帝国提前出现。

但凡草原帝国崛起,就一定会南下攻击中土。

所以不是梁灭代,就是代吞梁,没有第三个选择。

以前站在中原视角,觉得拓跋什翼健放弃河套云中是蠢,但从草原视角上看,不失为明智之举。

而现在李跃一统北国,代国自然而然成为下一个猎物。

拓跋什翼健这些年也一直跟梁国过不去,什么事都要掺和一脚,在后面掣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