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747章 封王

横刀十六国 第747章 封王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747章 封王

第747章 封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以前在黑云山,屁大的地方就分成好几支势力。

现在这么大一个国家,派系更为复杂,斗争只会更激烈。

一团和气反而不正常,说明下面达成一致,结成利益联盟,皇帝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

李俭身边有桓伊、刘应辅佐,又增加的谢玄、邓遐、刘牢之等人,平定剩下的几州不在话下。

李跃也就放心的返回洛阳。

从广陵北上,可以直接走水路。

运河两岸集中了万余纤夫,尽管如此,也比陆路方便的多。

冬日属于农闲,百姓出来当纤夫,也能多挣一份口粮。

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古至今都勤奋的可怕,撑起了一个个的盛世。

如今南北统一,这条连接北方的运河以后会更加忙碌。

通过运河、海洋,大梁能掌握更大的疆域。

李跃在船上读着各地奏表,试图查出是谁在背后挑唆,不过看来看去,并没有发现端倪,很多人说的不无道理,江东豪强壮大了,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海贼在外面如何残暴,他们不管,但进入内地杀人放火,屠戮士族,这种事若不加处置,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此事已经引起了北方士族的恐慌。

毕竟谁也不愿意忽然有一天,就被几万装备精良的海贼围住府邸,一顿烧杀。

“令卢循送几千倭人头颅回邺城,就说是海军清剿的海贼。”李跃很快就想出办法。

士族和官吏们想要的是安全感。

“唯!”卢青拱手。

“还有,鉴于海贼如此猖獗,大梁将加强对海军的投入,以期四海平靖!”

海军绝对是最烧钱的兵种,骑兵在它面前都是小儿科。

战船、补给、士卒、水手等等,无不投入巨大,需要多年训练。

不过,海军带来的利益也是空前的。

“北方有什么动静?”李跃忽然惦记起拓跋什翼健来。

十年前就说要对付他,至今让他活蹦乱跳的。

卢青道:“去年入秋以来,鲜卑人从西抢到东,从东抢到西,洛阳不少官吏请求重新修建长城。”

长城在抵抗北方游民部族上的确有用。

万里长城,就是万里的行军道,步卒在长城上能快速机动,同时也能防备中原百姓逃往草原。

不过这种投入实在太大了,要发动几十万的百姓或者奴隶,短期内难以看到效果。

“只能让他们再忍忍,江东已经统一,下一个便是拓跋什翼健!”

李跃打定主意,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集中精力,灭了代国。

回到洛阳,王猛率众臣前来迎接,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李跃敷衍了几句,忽在人群中看到了老大李仪,一身绫罗绸缎,身边跟着一众文士,心中大为不喜,其他几个皇子要么督镇在外,要么上阵杀敌,要么在尚武堂苦学。

唯独他一副纨绔子弟做派,也不知跟谁学的。

若不是相貌跟自己差不多,李跃真怀疑他不是自己的种。

身为老李家的人,从未上阵砍过人,实在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导。

按照惯例,大战之后,通常要祭祀太庙、天地等等,李跃一切从简,让李仪代替自己去办了。

自己则跟王猛商议代国之事。

“陛下南征,拓跋什翼健在漠北兼并不少部落,势力有所壮大。”王猛开门见山道。

以拓跋什翼健的性子,肯定不会闲着。

“杨略最近有何消息传回?”

“拓跋斤被免去了南部大人之位,对拓跋什翼健极为不满,此外代国世子拓跋寔君亦不满其偏爱拓跋翰。”

拓跋家也是一地鸡毛。

李跃也不废话,“景略以为几年可以伐代?”

拓跋什翼健总这么袭扰也不是个事,中原、草原必有一战,梁代只可存一。

代国和梁国一样处于上升期,没有外力,拓跋家很难自相残杀。

“杨将军这两年已经摸清草原地形,臣以为休养三年,便可出征。”

“三年。”李跃望了望王猛鬓角的白发,“三年之后不知有多少老卒退下,这样吧,一年半时间,继续粮草,整军备战,还是精锐小股兵力突袭为主。”

几十万大军北伐草原,李跃玩不起,只能以奇袭为主。

玄甲军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以前是摸不清拓跋什翼健的行踪,大军北上,动不动迷路,或者拓跋什翼健早有准备,掉头就跑,现在有杨略做内应,摸清了地形,容易多了。

“可以一试。”王猛也烦拓跋什翼健。

“明日朝会提出来,让百官有个心理准备。”

“唯。”

翌日,大朝会。

王猛还没开口,刘猗就拱手道:“陛下英明神武,平定江东,为安江东人心,不妨以宗室镇之。”

羯赵、燕、秦都大封宗室。

梁国一统天下,目前也就实封了一个秦王。

不过西域的秦王,在百官眼中跟流放没什么区别。

李跃尚在沉吟,就有人拱手道:“大殿下性情稳重,广有人望,才能卓绝,臣斗胆,可封为吴王。”

“请陛下封大殿下为吴王!”当即又站出几人。

李跃一愣,望向王猛,感觉事情没按自己的剧本走。

李仪除了游手好闲,什么时候变成性情稳重才能卓绝?

吴王亦是尊爵,关键李仪去了江东能镇住江东豪强吗?

李跃心中暗自摇头,李仪庶长子的身份,在百官心目中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才能卓不卓绝,李跃不知道,但交游广阔是肯定的,混名士圈的人,不就是互相吹嘘?

“江南尚未平定,此事以后再论。”李跃一句话就否决了。

李佑的秦王是多年从军,以战功换回来的。

就封西域后,表现不错,接连打了几场胜仗,让秦国在七河流域站稳了脚跟。

李跃心中下一个封王的是李傥,这个儿子比李佑更英勇,在辽东军中声名鹊起,勇冠三军,正好对付高句丽。

至于李仪,对大梁没有贡献,李跃实在找不到封王的理由。

即便封王,也不可能封去江东,加剧南北对立。

回洛阳的第一场朝会就有些不欢而散。

李跃没太在意,以前就定下规矩,想要封王,至少通过尚武堂的考核,文武工医,总要会一样。

李跃可不想像老朱家一样,养出几十万的闲散王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