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772章 瀚州

横刀十六国 第772章 瀚州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772章 瀚州

第772章 瀚州

春耕之后,王猛率两万步骑南下广陵,震慑吴会豪强。

鸿胪司集合五百三十一名骨干提前奔赴会稽。

北面,桓石虔率军驱赶七十多万头牲畜返回代州,一时间朝野无不振奋。

历年以来,就属于此次北征收获巨大。

七十多万头牲畜,足以覆盖此次出兵消耗的钱粮。

原本代国还有诸多财货,都被李傥私自赏赐给北征将士,兵部颇有微词,上了一道委婉的奏折,参奏李傥,被李跃留中不发。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草原任何势力崛起,首先要先击破瀚州,等于是中原的一块屏障。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过这么快就对国中豪强下手,是否操之过急?”

若说北国武力哪家强,肯定是河东三薛。

“子民是响应父皇号召,奴隶则是为翻身。”不知不觉间,李俭蓄起了胡须,让他看起来越发稳重,处理政务也得心应手。

户部特意为他们准备了马车和粮草,路上有斥候的接应,还有骁骑军护送。

西河、河东、冯翊都是要害之地,横跨大河两岸,一旦崛起,后果不堪设想。

北海水源充足,周围都是林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要什么有什么,除了冷一点,其他全是优点。

奴隶什么都没有,北海直接给地,他们趋之若鹜,一无所有的人往往最愿意改变现状。

“父皇多多保重身体。”李俭伸手搀扶。

别管这个州以后发展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李俭在政务上极有长进,眼光也长远。

李俭也没推辞,“北地辽阔,浩瀚如海,不如就叫瀚州,辖境燕然山以北,鲜卑山以西,整个北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如何看出?”李跃笑道。

其势力遍及河东、冯翊、西河三郡,屁股后面还跟着裴、柳、卫三家。

“可。”李跃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设立州县,以后就是大梁的合法疆域。

李跃趁热打铁,鼓励百姓迁徙北海,每户五百亩牧场或者林场,不论子民庶民还是僮民奴隶,都可以去,子民赐以六等军功爵官大夫,庶民四等爵不更,僮民一等爵公士,奴隶去了可以转为庶民。

这跟崔郑卢刘有本质区别。

薛强忠心耿耿,李跃相信,但薛氏这么野蛮生长下去,一两代后,谁知道他们忠不忠心?

忠不忠心其实不重要,关键他们手上有刀,而且还很强。

“再不动他们,以后想动也动不了,放心,士族豪强对大梁的贡献,朕没有忘记,王猛南下广陵,震慑吴会豪强,是想找到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若是他们不愿走,又当如何?”

让李跃没想到的是,人数占绝大多数的庶民、僮民不愿去,反而是奴隶和子民极为踊跃。

“今后海军捕到的俘虏一律改送北海,有了城池,就能站得住人。”

“令君率两万步骑南下广陵,分明是压制吴会豪强,升薛强为北庭都护,是分薛氏之力。”

两千九百户,一万三千余人,看起来少,其实在漠北已经算得上一个中型部落,在内地也是一个中等县的规模。

“既然是你提起的,就由你取名。”李跃当起了甩手掌柜。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青州以前有个北海郡,如今漠北亦有北海,儿臣建议不如改设一州,以便瀚海都护府管理。”

子民是梁国的核心,相当于李跃的部曲,自然响应皇帝号召。

“父皇是否要对豪强动手?”李俭忽然换了一个话题。

前后有七百户子民,两千一百户奴隶愿意迁徙北海。

李跃心中一阵纳闷,身体一向不错,也就这几个月与后宫交流稍微有些频繁,“无妨、无妨,大梁不是曹魏,也不是司马家的晋朝,士族那一套别想了。”

“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东汉魏晋以来的弊病,必须彻底肃清!”李跃眼中掠过一道杀机,却忽然胸中有些憋闷,咳嗽起来。

瀚州人口只要增长到十万左右,就能将草原压制住。

大梁除了兵权还掌握在李跃手上,政务基本交给李俭和王猛。

不过李跃也设置了前提,愿意去的的僮民和奴隶,都会进行背景调查。

草原的地理环境是南北两边水土肥沃,中间缺水成戈壁沙漠。

鸿胪吏也全天候的宣扬北海之富足,还编了几句顺口溜: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牛羊成群挤栅栏,一年到头有肉吃……

眼下天下一统,薛氏就有些过于显眼了。

加上戍守的将士,鼓励他们多娶多生,几十年后人口就会涨上来。

不过李跃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個合适的名字,肚子里的墨水本来就不多,登基之后,不是砍人去了,就是在后宫忙着繁衍生息。

历史上,西燕慕容永杀王猛之子王永夺并州,薛强大怒,率宗族于陈川大破慕容永,后秦、北魏都对薛氏极尽拉拢之能事。

“那僮民和庶民为何不去?”李跃问道。

能去的奴隶都是经过挑选的,大多是并州匈奴和辽东鲜卑,早已完成汉化,全都去了汉名。

能有这么多人去,已经非常难得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李跃还下令今后国中重刑犯,除了实在罪大恶极之人,以后都流放北海。

“你倒是目光犀利,不错,朕正有此意,是以升薛强为北庭都护,给薛氏一个讯号。”李跃毫不避讳。

“非但是薛家,以后崔家、郑家,朕都会一步一步削弱他们,天下一统并不能高枕无忧,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李跃语重心长道。

范阳卢氏、中山刘氏强在士人中的声望,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强在钱粮广胜,富可敌国,但若论武力,必然是河东薛氏。

从刘聪石勒时期,便建坞堡而自守,拒绝前后赵、氐秦的拉拢,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独善其身。

“僮民、庶民手上都有田地,在大梁熬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愿北迁。”李俭的解释倒也合理。

辽东这么多年建设的七七八八,下一步就靠掳掠而来的奴隶建设瀚州。

每个朝代都会对前朝进行一次纠正,大梁也是如此。

如此优厚的条件,士族豪强们还不愿意走,肯定是另有所图,就不能怪李跃心狠手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