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257节 乌龙事件

狠宋 第257节 乌龙事件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257节 乌龙事件

长途拉练是枯燥辛苦的,军队当中除了唱“十里地啊”和“害虫歌”之外,孟之祥着人在路边房屋墙上刷石灰水,比如“以步履丈量坚持,以汗水镌刻记忆!”“坚持就是胜利!”“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标语,以鼓励士气。

孟之祥亲自领跑,训练部队急行军,他穿上轻甲,背负双锏,带上旗手,先是在队伍的中间跑起来,然后他加快速度,而旗手也相应加快速度,与家将们一起超越队伍。

看到那面孟字的军旗向前飘扬着前进,这是自己长官在做榜样啊,队伍的士气蹭地一下子就上去了!

迈开大步向前奔,跑跑跑!

人和马都跑得大汗淋漓,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汗水不断地洒出,地面甚至变湿了!

军人们喘着气,可是密密麻麻的腿一点也不减慢速度,大地被踩得咚咚震响。

左军统制曹武进骑着马来回奔驰,检查情况,一时间没顾得上换马,马累了,结果,当部队跑起来时,他抽打马匹,把马皮都抽破了,却眼睁睁地看着步兵两条腿快过了他四条腿,超过了他,让他不禁骇然!

他的亲兵们则同样是马匹跑累了,换他们的马也无用。

要不是孟之祥的一个家将骑着一匹好马过来时,看到了他的窘境,马上下马给曹武进换上,他这才能跟上大队。

否则,本军的统制官掉队,被收容队收容,那有够丢脸。

而那个家将则下地跑步,轻松地跟着队伍一起跑。

气得曹武进骂他的亲兵们真丢脸,说等这次回来,要好好地训练他们,而他的亲兵们撇撇嘴,心忖人家主公带队跑步,您也下地跑步,作个示范给我们小的们看看哟。

曹武进肯定跑不动,他都是骑马,他对于上司孟之祥与副手王坚持合作的态度,因此孟之祥也不整他,对他是听之任之。

军队个人自带了五天的粮食,部队的辎重则由马车运载,携带量较少,仔细地打包好,因此马匹可以跟上大队。

左军有组织,有纪律,行动迅速快捷到让湖州知府袁肃吃惊的地步。

这天上午,袁肃正在府衙坐着理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的一声长号声,顿时让他悚然一惊!

号声是警报声,表示有大队人马正向湖州而来,可是看当天的事情安排,根本没有军队或人马到来的消息呵。

盗匪?

甚至是蒙古人?

袁肃一迭连声地叫人速度查讫回报,在等待消息的时候,湖州闹了个鸡飞狗跳,由于不清楚来者何人,以致于当地屯驻军队的军人们火速归营,厢军也入营,还有差役赶快到了府衙报到,不必发通知,自动自觉回来。

还有那些民壮、武馆弟子们,他们不必等出营令,是以手执兵器与弓箭,已经在街道上列队,准备保家卫国!(注1)

至于民众更是混乱不堪,纷纷赶着回家,市集上人员收摊,各家各户与店铺忙着关门闭户。

城门口的守军没有接到闭关的命令,也把大门半闭,守军焦急着叫外面的人赶快回城,里面的人不许外出。

混乱中民众跑向东,跑向西,路上碰撞与践踏之事发生。

如风暴袭过,街道上很快就闲杂人员全都消失,空空荡荡,留了一地的鞋子和杂物,风吹过,垃圾在街道上滚动,一片肃杀气氛,列位看官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好些人跑来府衙探听消息,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刻钟之后,又传来了三声短声,那是表示安全,警报解除。

到来的人马是本**队,不入城,路过而已。

袁知府恼怒地道:“军队胆敢不报备,真当老夫手里的弹劾权是没用的?”

宋朝时期知府的权力很大,甚至有的知府是宰相退任后出任,军队敢惹知府,是哪个军官不长眼想吃弹章?

偶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弹劾他,给他安上“飞扬跋扈,荼毒地方,有藩镇之烈也”的罪名,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了解到了,是禁军步军司左军军马,指挥官是“准备差遣”孟之祥,太尉也!

“那又如何,本府照样弹劾他!”袁肃在公堂上叫嚣着。

不想府内主簿小声地道:“明公,禁军左军到来,是经过报备的!”

他拿出之前的公文纸来指给袁肃看,上面表明在三天前,步军司左军携全副辎重,自杭州行在出发,预计三天后到达湖州,敬请湖州府接待,备足军资补给军队。

顿时袁肃嘎然而止,老脸一红!

当时他也看到了这份公文,就嗤之以鼻,认为公文写错了。

袁肃出任地方官之前,在兵部干过一阵子,他知道军队行军打仗,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的事情,行军时,三十里为一舍,而这就是整个军队一天的正常行军速度,之所以走得得这么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军队之中的辎重,包括装备、粮秣、被子衣服、物资等等。

在辎重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委积”,这个是整个军队的财货,包括银子,没有银子那就是铜钱,铜钱是很重的,都得带上。

所以,一天走三十里,在古代的军队是非常正常的。

湖州距离杭州二百里地,既然步军司左军是全副辎重出动,则应该是六天多或者是七天才能到达。

于是袁肃不当一回事,甚至忘记了这茬,他认为还有时间嘛!

没想到左军三天到达,这是倍道而行,真的是大宋的军队吗?!

所谓倍道而行,意思就是一天走六十里地,所以三天就到达了。

看着公文,袁肃与主簿脸上变色。

苦也,没作准备!

一般地,随出动军队同行的还有枢密院的人,他们会记录军队的表现,还有路上州县对于军队的补给支持情况!

袁肃的脸越发地发烫了,虽说他身为高级文官,即使是补给不到位,也论罪不到他头上,但传出去终究是件丢脸的事。

为了补救,在中午的时候,他给左军的官兵们改善了伙食!

即中午吃饭的时候,左军官兵们吃到了葱油炒鸡和各种卤肉,人人二大勺,份量十足,吃得他们眉开眼笑,齐赞湖州府的补给真给力。

据说,湖州府出府帑,把各处的鸡子和卤肉一扫而空,用来供应军队!

……

注1:在宋朝,民间武术大发展,各城镇和各村,只要有点条件的,都会结社,习拳练武,使用弓箭和兵器去练习。

湖州以“湖丝”出名,民间相当有钱,土豪们舍得出钱,积极培养民壮和支持武馆习武。

说实在话,不说“卫国”,先说“保家”,宋朝民间是敢战,奈何上层畏敌如虎,对民间武装更是着力打压,觉得民间武装力量的危险程度只在自家军队之下,必须严加管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