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264节 孟之祥把蒙古人划地为牢

狠宋 第264节 孟之祥把蒙古人划地为牢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264节 孟之祥把蒙古人划地为牢

进入临安城,这伙蒙古使团安安静静,没有惹是生非。

孟之祥一直把这伙人送到了馆舍,即位于城西的国宾馆,叫做“班荆馆”,原在余杭县,后搬进临安府里,“班荆”有来历的,指朋友们在地上铺开荆条,坐在上面共叙情怀。

他布置步军司雄武军的军士在班荆馆外设防,团团包围,美其名为保护外国使节,他告诉蒙古人道:“本将军负责你们的安全,请勿随便外出,需要外出者,先申请打报告,经礼部官员同意后才可以外出。”

他又温馨提示蒙古人道:“本将军为大家服务,就住在隔壁的‘吉祥客栈’,很近,有需要可以找我比划比划。”

孟之祥邪恶一笑道:“如需赐教,无任欢迎!”

居然被这孟的宋人划地为牢,进出都要报备?!

先前哪有这样的待遇!蒙古人气炸了肺,他们以噬人的目光望向孟之祥,但当孟之祥反瞪回去时,他们却把目光躲到一点去,敢怒而不敢言。

孟之祥的底细已经被他们知晓,这个宋将骑战、步战、弓箭和拳脚功夫样样拿得出手,不服就来战。

一旦战败,传回汗庭,有失大蒙古国的体面,大汗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蒙古人如此服贴,让先前陪同他们的马军司王双极为感慨,他在外面对孟之祥道:“古人曰‘恶人还须恶人磨’,诚不欺我也!”

没错,王双负责护送蒙古人进京,路上见识到蒙古人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但王双的箭术一般,哪怕他是一流战将,未能压制住蒙古人。

孟之祥失笑道:“老兄,我哪是恶人啊,我和他们讲礼貌而已!”

一旁的礼部官员潘飞云感慨地道:“当蒙古人遇到强人时,他们也客气起来了!”

众官员也一致赞同,孟之祥心忖道:“可惜机关枪没出来,一旦机关枪出来,则北虏就成为历史名词,变成了能歌善舞的民族,终日网播肚包肉!”

目前孟之祥蛰伏,不敢轻而易举,做着太尉兼饮食大王,没有插手火药、火器改良等事务。

……

临安皇宫,福宁殿。

檀香缭绕,玉磐轻敲,一片恬静气氛,宋理宗身穿道袍,双眼闭上,正在念念有辞。

他正在念道经,平静心神。

皇帝们信教拜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宋徽宗自号“道君皇帝”,当然他的道君也没保佑他,让他在五国城挖泥。

不久后,他睁开双眼,看到了皇城司大TJ许征侍立一旁,遂问他道:“那些蒙古人都安置好了?”

许征跪下禀道:“回官家的话,蒙古人都安置好了,孟差遣带步军司雄武军包围了馆舍,许进不放出,蒙古人没有闹事!”

宋理宗点点头,闭上双眼,再次念念有辞。

许征向他磕了个头,爬起来,身体弯曲,面向着他退出殿内,站起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作为官家忠心的奴婢,官家高兴,许征也高兴,还是孟差遣给力呀。

上一次蒙古人来临安府,不服管理,上街时与民众冲突,吃饭不给钱,说他们在北方时,去汉人摊档上吃饭和买东西,全都不给钱的!

这里也不给钱!

民众与之理论,结果他们悍然行凶,对民众大打出手,当场打死一人,重伤三人。

民众群情汹涌,当时就要把蒙古人全给打死,结果被官军保护他们离去。

不忿的民众把尸体抬到了临安府衙,要官府处理。

官府还能怎么着,只好代蒙古人重重地赔钱,安抚民众。

至于追究蒙古人,想都别想!

蒙古人强盛,把大宋的伯伯国大金给打出翔来,真要是惹怒了蒙古人,蒙古人打过来,万一大宋战败,岂不是要叫蒙古是爷爷国!(注1)

然而官府畏鞑如虎,导致临安府民众私下议论纷纷,严重Bs官府人员!

因此当蒙古人这次来临安府,朝廷派出孟之祥充当他们的“护卫”,结果就把蒙古人给压制住了。

……

班荆馆的环境不错,内里有个不小的池塘,即使是冬天,也不见结冰,竟是地涌热水,是为温泉,可洗沐,池塘周围有花有树,有长廊环绕,还有假山造型,景色优雅,令人舒适。

送上吃食皆精致无比,茶具皆是上等的龙泉青瓷,沏的是贡上的龙井茶,可以说,宋人待客很有诚意,然而,客人们依旧不满。

看到他们气呼呼地,蒙古使团的正使王檝微笑着对副使兔花忒、忽都虎道:“宋人不可轻侮啊!”

之前出使宋国,众蒙古人横行霸道,吃饭不给钱,虽是同伙,王檝认为很失礼,是蛮夷行为也,深恶之,这回蒙古人被管制起来,倒让他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王檝(檝念激),字巨川,凤翔府虢县(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汉族人,父霆,为金武节将军、麟游主簿。

檝生性豪爽,受到儒学教诲,讲仁义道德,二十岁考进士未中,便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兵法,因元帅高琪的荐举,特赐他进士出身,授副统军之职,守涿鹿的险要之地。

元太祖成吉思汗领兵南下,檝与蒙古军鏖战三日,兵败被执,将处死时,神色不变。

太祖问他:“你何敢抗拒我大军,不怕死吗?”檝回答说:“臣本为一介平民,受皇上恩惠,誓死报国,今既被打败,死乃幸事!”

太祖称赞他忠义,不仅释放了他,而且授都统之职,佩以金符,

檝出兵收复河间,得军民万口。

元将孛秃恼怒河间人民叛服无常,要杀尽他们,檝解劝道:“驱羊往东往西的是牧人,羊何以知道方向?杀其头目就行了,把百姓释放,迁到近县去,身体强壮的使他们从军,体弱者务农,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为什么要杀?”

孛秃说:“你能保证这些人不再反叛吗?”

檝答应“可以”,慨然具文保证(再反的话他要负责的),这些百姓因此能活下来。

之后,元中都(河南张北县)战后恢复,王檝重建孔子学庙。

王檝多次出使大宋,促进了蒙宋联合,打败金国,破蔡州。

他虽然是汉人出身,但他对大宋没有任何感情,不过他也知礼义,有见地,遂被元太宗窝阔台汗任命为正使,率使团出使大宋。

眼下被他一说,诸蒙古人皆悻悻然,竟说不出什么硬话!

谁说了,那就要说到做到,难不成要与孟之祥怼上?

既无把握,岂敢说硬话!

有人吃饱饭后,想要出去逛街,结果被宋军堵在门口!

“奉孟差遣将令,贵客如需外出,请先报备,贵客需要报备吗?”一位身材高大的宋军军官不卑不亢地问。

“你报备你个腌臜货!”使团中的护军统领答不也儿勃然大怒,他生得膀大腰圆,手掌有如蒲扇般大,不由分说,一巴掌向着宋军军官扫过去!

……

注1: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史弥远实际掌权,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九月签订宋金和议,史称“嘉定和议”,由金宋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即宋朝皇帝称金国皇帝为“伯伯”,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加“犒军银”300万两,这是以往和议中从来没有过的。对于这宋金议和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引起朝野严重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