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狠宋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孟之祥在城内闲逛,与外国人交流,看中的商品就买下来,预备回杭州作为送人的礼物。

他回到“檀园”,恰好遇到王林,王林看到泉州厢军为他挑着大包小包的,遂动问:“孟差遣,这段时间好消遣啊。”

“王御史,我只是买点珍奇东西,怎么御史也要弹劾吗?”孟之祥皮笑肉不笑地道。

“那倒不会。”王林笑眯眯地道:“孟差遣,城里有朱文公的小山丛竹书院,现在官家推崇朱学,不妨去书院参拜一下。”

孟之祥一听就很腻味了,心中直呼御史该死,杀人不见血!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历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总是讲些“诚意正心”、“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大道理,不得宠,被驱出朝廷。

到了今上理宗皇帝时,朱熹已挂,但他的理学咸鱼番生。

由于理学的广泛传播,朱熹的地位更受官方认可,成了上接孔孟和程颢程颐的万世师表。

朱熹一家三代都与泉州颇有渊源,他们都为官讲学传道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的评价。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主簿,泉州成为他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此后朱熹常到泉州各地讲学,绍兴二十八年,他在泉州讲学时称泉州为“温陵”。

朱熹年幼时就曾跟随父亲朱松到过泉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于是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为首任石井镇官,工作之余,他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

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邦,与朱熹的教化有着密切关系。《泉州府志》称,朱熹“过化”后,泉州“民风更变”,民间婚丧喜庆悉“遵朱子家礼”。

他在泉州讲学期间,在城内创办小山丛竹书院,亲自讲学授徒。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之子、担任通判的朱在受邀在晋江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制仿州县学宫。朱松讲学的石井书院,是晋江县最早创建且至今犹存遗址的书院,其与小山书院、温陵书院和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四大书院”。

现在王林一说,孟之祥这个太尉,官职大过王林的七品芝麻官,不得不去小山丛竹书院转了一圈!

否则,王林可以弹劾他不崇理学,目无官家!

王林要是没提到小山丛竹书院,孟之祥可以不用去,他既然提到,孟之祥不能不去。

御史够讨厌!

……

“他X的,该死的御史,这些人是最坏的,心最黑的,连同朝廷上的文官,应该统统发遣他们去盐田晒盐!来来来,喝酒喝酒,哥哥为你压惊!”在泉州最顶级的“云天大酒店”,皇室宗亲赵贵明喝得醉熏熏的,大着舌头对孟之祥道。

“云天大酒店”建在泉州海边,拥有无敌海景,这不是它胜人一筹的地方。

这座酒店,有漂亮的阿拉伯少女充当侍女,为贵客奉茶送酒,她们异国风情,令男人陶醉,还有来自世界各国人员的表演,银子到位,他们就不吝为大宋官人们奉上精彩的表演。

包括天竺商人杂耍人和魔术师在表演魔术,用笛声引诱眼镜蛇,还有安南猴子表演上刀山过火海,甚至还有倭国艺伎来表演,她们抹上厚如墙砖的白粉,就象鬼一般在那里扭来扭去,她们还矮到象个侏儒!

问题是,居然有人对这样的艺伎表示出“性趣”,好重的口味!

孟之祥拿着好兄弟殿前司“干办公事”赵贵禄的介绍信,顺利地与在泉州的皇宋宗室接上了头,然后有如老鼠进米缸,那些皇宋宗室子弟们三日二头地邀请他去吃饭喝酒,热情得很。

一来大家都年轻,二来孟之祥的太尉身份还是有用的,他是天子保镖,谁都不想恶了他。

在泉州的皇室子弟实在不少,皇族定居,香料畅销进口大增。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随迁宗子及妇女349人,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传入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技术。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袭魁坊睦宗院东设立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两年。

南外宗正司和西外宗正司迁入泉州和福州后,大批皇亲贵族定居泉州和福州。主要供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享受的海外香料宝货,在福建特别是泉州有了更大销路,这也是泉州吸引海外舶商贸易的一个因素。

史载,建炎四年(1130年),福建香料进口大大增加,泉州抽买**达86780斤,成为全国主要的香料市场。

赵贵明年龄才二十五岁,他与赵贵禄和今上都属“贵”字辈(今上名赵贵诚),地位尊崇,他家里很有钱,喜欢习武,与孟之祥大为相得,孟之祥不过是展示一下拳脚刀枪功夫,立即被赵贵明惊为天人,甚至要拜孟之祥为师父。

孟之祥当然不会做他师傅,只说大家共同进步,并开香堂,拜过岳武穆,慨然地传给赵贵明以岳家枪、岳家散手(感谢岳武穆的爽朗大气,目前岳家枪的真正传人不姓岳,而姓孟),并陪他过招,赵贵明极为高兴,说贵禄是你兄弟,是我兄弟,你也是我兄弟,就此以兄弟互称。

大家越来越熟,孟之祥与他们推杯换盏,趁机问起赵贵明那两个死在泉州的监察御史是咋回事?

赵贵明嘿然道:“那两个监察御史,明摆着就是发现市舶司的税收对不上,就是海商报来的税收数量超过了实际入库的数量,那些市舶司收受贿赂,放行进口,数额很大,御史就挂掉了!”

“兄弟,你可得小心,涉及到海商,明面是海商,实际上是海盗,亡命之徒,千万小心!”赵贵明就把他了解到的资料与孟之祥说了,让孟之祥心生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