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367节 官员们统统不给力

狠宋 第367节 官员们统统不给力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2:15

第367节 官员们统统不给力

两人同使岳家枪比拼,孟之璋的枪法比以前老练多了,当然不是孟之祥的对手,被孟之祥轻松地接下他的攻势,觉得孟之璋比以前大有进步。

以前的孟之璋使的枪法稚嫩,杀伤力不足,现在火侯到了,难怪孟珙让他担任副统制官,足以胜任。

而孟之璋使尽浑身解数,怎么都战孟之祥不下,看孟之祥轻描淡写的样子,打败孟之璋不在话下。

郭明亮也是使岳家枪的,一旁看得心热,绰枪下场,与孟之璋双战孟之祥。

这下孟之祥的压力大增,他不敢掉以轻心,使出他的改进过的岳家枪,杀气腾腾,立即压制了郭明亮与孟之璋。

孟之璋大叫道:“七哥,这枪法我要学!”

郭明亮也打蛇随棍上道:“七郎,我也要学!”

孟之祥爽快地道:“好,好,学,学!”

于是他就手教两人学习新的岳家枪法,两人认真地学着,他们学得开心,孟之祥也很开心,如今他兵马增多,水师有了,粮食也有支持,还有三十一万两银子的财货,入川还是大有可为的!

……

隆冬十二月,孟之祥的部队到达了秭归,沿水路入川。

四川四面环山,北部是米仓山和大巴山,西部,是龙门山、邛崃山、大雪山,南部是大凉山,东部是大娄山、武陵山、巫山,真正是四面险塞。而中间则是个盆地,算得上是个“世外桃源”。

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地形,导致古代四川基本上与世隔绝,外面人很难进来,同样的,里面的人也很难出去。

入川又有哪些道路呢?

其实入川大体上只有北、东两路。

第一、北路是由汉中入剑阁,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秦国司马错伐蜀开道而成,而汉中是四川的屏障,入川先入汉,历史上的韩信的暗度陈仓、诸葛亮北伐大都是从汉中传秦岭北上,从汉中到关中的隘口大致有子午谷、祁山等,熟悉三国演义的伙计一听就明白诸葛孔明与司马懿在此过招。

不同朝代名称不同,宋代宝鸡附近被称为大散关,关卡非常地出名,自古以来就是南北势力争夺的要道。

换而言之,北路就是古代从陕西入川,主要有三条道路。其中金牛道是最主要的道路,因为它从汉中直接通向四川的政治经济中心——成都,所以最为重要。其余两条道路,也是很常使用的,一条是米仓道,一条是荔枝道。

第二,东路主要指溯江而上,可水陆并进。大致在两汉之际,公孙述占据白帝城时,此路才广为流通,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入川,以及吴蜀夷陵之战都可看做是沿此路线进军。

孟之祥走的是沿江道,自古是入川的最易行的道路,附提一点就是当年刘备入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从荆州走三峡逆流而上进入巴蜀。

这是东路入川,主要指溯江而上(即逆流如上),可水陆并进,有路的时候走路,没路的时候坐船。

由长江水路入蜀,顺着长江,穿过三峡,跋山涉水,进入重庆。

此水路是有风险的,必须经过长江三峡,那时候三峡并没有得到开发,因此走长江三峡相当相当地困难,只能靠纤夫拉船,缓缓逆流而上。

如果顺江而下,江水疾驰,那就是千里江陵一日还了。

难怪鞑军老打四川的主意,他们想夺取四川后,重演当年晋朝顺江而下灭吴之事。

此时孟之祥站在船头,看纤夫拉船,真是非常地艰难。

腊月寒冬的,天气酷寒,岸边的纤夫衣衫褴褛,吃力地拉着纤绳,拼命地向前拉着,极其地困难,为了方便发力,他们的身体已经与地面平行了!

大江滔滔,两边皆是崇山峻岭,这让孟之祥深深地感到入川的不易。

经过千辛万苦,大军到达奉节,孟之祥去进见他的上司:同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知成都府李埴,然后发现这位老人家垂垂老矣(李埴是1161年出生,现在是1237年,他现年76岁),虽然他还坐着见客,可他失聪、咳嗽、咯痰是明显的,人老糊涂,孟之祥与他说什么,他都是稀里糊涂的,谈不到一刻钟,他的家人就来驱客,因为李埴要喝药,休息。

这可是四川最高的军政长官,靠他来指挥各路军马与凶恶的鞑军作战?要靠他来为各路军队提供粮食与补给?

军情一日数变,他怎能应付?

之前守襄阳有虎狗猪之论,即朝廷不派老虎(史嵩之)来守襄阳,也至少派条狗(赵葵)来守,结果派了只猪(赵范)来守襄阳,岂能不失襄阳。

由李埴主持四川军政事务,都不是猪可言,而是条蚯蚓,或者是只虫吧?

离开李府时,同去的枢密院计议官戴永泉看到孟之祥一脸呆滞的样子,叹了口气道:“我朝官员为官,有二不为,一是边远地区不为,比如雷琼黔桂,这些穷乡僻壤,官员严重缺乏,大家宁愿在苏杭当个小官,都不想去那里当大官,新官员要是被选中去那里当官,基本上都不用回来了,因为找不到替换他们的官员。第二个不愿为官的就是有战事的地方,比如四川、两淮、襄樊,在那里当官,都不知道能活多久,鞑军一来,就得上城头防御,一天到晚担惊受怕的,有今天没明日的,谁想当那里的官?!”

“以前到四川是美缺,因为锦官城里有丝绸嘛,现在呢,就算是给到宣抚使、成都知府的高官,也没人想来当喽!”戴永泉惆怅地道。

他幽幽地对孟之祥道:“所以你得对我好一点,因为到了顺庆府,可能是我来为你办粮务了!”

宋朝为了节制武将,一般都由文官来负责军队的粮食补给,到得顺庆府,距离敌人很近,很可能找不到文官来给孟之祥服务,戴永泉就得上任。

他的话孟之祥一听就明白,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原来你是送货上门的!”

“对,我是闲汉!”戴永泉连连点头。(宋朝的外卖佬也叫“闲汉”)

拜访过李埴,孟之祥的大队人马沿长江水陆并进,在万县,他会见巴州钤辖谭渊,是个标准军汉,见到孟之祥到来,人多势众,水陆俱全,因此谭渊很客气。

巴州就是巴中,位于川北,说起四川战事,谭渊连连摇头。

在他看来,守川在于守好蜀口的“三关五州”,即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三关以及阶州、成州(州治在甘肃成县)、西河州、凤州(州治在陕西凤县东)、天水军(军治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

三关和五州,一起拱卫着四川内腹的安全,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南宋在基本失去了秦岭以北关中、陕北等地的情况下,三关五州事实上成为南宋川陕战区抵御敌军南下的前线,号称蜀口。

待到“三关五州”失守,四川危矣!

拜访过谭渊,孟之祥离开,不禁摇头。

谭渊对于守好川西(成都)全无信心,只想在川东苟且,方才孟之祥邀他北上,被他拒绝了!

李埴、谭渊不给力,孟之祥也好不了多少,他到达涪陵,停住,开始做生意!

枢密院计议官戴永泉出离愤怒了:“孟之祥死性不改,不想打仗,一心一意地做生意,想赚钱!”

气得戴永泉向朝廷上奏,弹劾孟之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