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3:06

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自从马邑大捷的战报传至长安之后,朝中维系了一个多月的平静……当然了,主要是因为秦王一脉、东宫一脉都安静了下来,这其中有各有缘由。

暗中遣派精锐甲士藏于坊间,甚至闹出“攻打”宫门这等破事,朝中上下都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但明面上,只能是燕郡王罗艺来背这个锅。

为此,罗艺遭到圣人李渊的严加训斥,罢左翊卫大将军,以左翊卫将军充之,太子李建成闭关读书,暂时被削去参理朝政之权。

但与此同时,朱雀门一事中不慎漏出马脚的秦王李世民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将三百甲士诱至朱雀门的天策府的左二副护军侯君集被丢到了陕东道,天策府马军总管张士贵被罢官除职。

总而言之,狗咬狗,一嘴毛……谁都没捞到什么好处。

所以,现在陪在李渊身边的主要是齐王李元吉。

“三姐,这是谁的信?”

平阳公主瞥了眼李元吉,眉头一皱,“听闻前日你出城打猎,踏伤路人?”

李元吉哼了声不再问了,却探长脖子望向父亲李渊手中的那封信。

“召二郎来见,还有裴监等宰辅……”李渊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李元吉小声道:“父亲,昨日孩儿去东宫,大哥颇为憔悴……”

李渊哼了声,“召太子。”

宫人奉命而去,平阳公主面无表情的从李渊手里收回那封信,小心的放入怀中,“军国大事,女儿暂且告退。”

“平阳……”李渊叹了口气,“正如怀仁自言,深山巨木,大器之才,但若无刀斧劈砍以修其直,无匠人研磨上漆以保其质,何以为栋梁?”

“为父亦知怀仁之难,但若无历练,他日何以重用?”

“为父亦知你所想,但高爵厚禄,逍遥度日,非怀仁所望。”

转身离开两仪殿,平阳公主也叹了口气,的确如此,李善那厮虽然年少,却是个能折腾的,在哪儿都安分不下来……去了代州满打满算还没超过两个月,却陷入李神符、刘世让这个漩涡中。

“父亲……”李元吉小心翼翼问:“是李善来信?”

李渊点点头,“明岁或后年,裴弘大年迈,侍中出缺,这两年四郎需勉力视政,”

欣喜在李元吉脸上一闪而过,“孩儿谨遵父亲之令。”

不仅仅是因为明年后年自己就能出任门下高官官侍中,名列宰辅,更是因为今日父亲召集太子、秦王以及诸多宰辅,父亲并没有让自己离开。

换句话说,李渊召集皇子重臣议事,从现在开始,齐王李元吉也能出现在两仪殿了。

最先抵达的秦王李世民,之后是在太极宫外办公的诸位宰辅,太子李建成是最后到的,李渊打量了几眼,的确颇有憔悴之色。

李渊略略将事情说了一遍,叹道:“苑君璋复攻马邑,得数万突厥之助,偏偏李神符、刘世让纠缠不清。”

裴寂回头看了眼堂兄裴世矩,“已然十月,突厥还能大举南犯?”

“曾有先例,但少之又少。”裴世矩摇头道:“北地多在十月中下旬天降大雪,气候寒冷,突厥部落需寻水草丰盛之地度冬,若是久攻马邑不下,只怕人心涣散。”

李世民是心中有数的,昨天下午就得到凌敬详细的禀报,知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突厥是不是真的会南犯,而是在于适才李渊之叹……刘世让、李神符之争。

去年山东战事,李渊任命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让与李道玄颇有间隙的东宫嫡系史万宝担任副手……这一次也差不多,李神符任名义上管辖河东道的并州总管,但刘世让却拿到了经略马邑的权力,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上下之分。

李渊实在心烦的很,江南战事胶着,一时间没什么进展,苑君璋引突厥再次攻朔州,李怀仁急奔报信,而刘世让居然还在和李神符扯淡!

和其他人不同,李渊很确定李善情报的准确性,因为李善在信中只提了两件事,其一是刘世让、李神符之争,其二是点出了苑孝政这个人。

将信粗略的看了一遍,李渊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河东局势,权责不明,刘世让、李神符互相敌视,这里面有私人恩怨,但也有权位之争……特别是高满政投唐之后,朝中频繁提议复设代州总管府。

代州总管是能与并州总管并驾齐驱的,李神符绝不希望看到刘世让上位……所以才有了此次之争。

所以,李善这封信的意思就一个,需要确定一个主事人……这也是如今还在雁门的李善要装糊涂耍赖皮的根源,谁知道李渊会选谁?

沉默了片刻后,李渊的视线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河东战事,何人总理?”

殿内众人,有人将视线投向了李世民,毕竟军事上秦王向来当仁不让,也有人看向了裴世矩,对抗突厥,这位资历最深,又有选曹之能。

李世民的眼角余光瞥了瞥对面的太子,挺直身躯,拱手正色道:“数万突厥南下,刘世让奉父亲之令经略马邑,理应由其主持。”

“父亲所询河东战事,非仅马邑一地。”太子李建成摇头道:“襄邑王叔去岁八月,于汾水、沙河两败突厥,生擒乙利达官,缴获颉利可汗所乘战马与铠甲,进献报捷。”

将太子、秦王都叫来,不管议什么事,都这模样,大家都心知肚明,李渊更是无语,转头看向了裴世矩,“弘大?”

裴世矩笑着说:“虽刘世让得陛下授意经略马邑,但并州总管理应总理河东战事,如若陛下另有所选,可加河东道行军总管一职。”

殿内好几位都在腹诽,这老狐狸倒是会一推三五六……并州总管向来是河东第一人,而李唐建国以来,行军总管当方面之责,非皇族不可任之,李孝恭、李世民、李建成、李瑗、李道玄都曾经担任过此职。

裴世矩只是顺水推舟,并不表达自己的意见……偏偏还给出了个可行性很高的建议。

“河东道行军总管?”李渊喃喃低语几声,如果另设行军总管,倒是能压得住李神符、刘世让。

李世民咳嗽两声,“父亲,若马邑失陷,或许突厥转功雁门,孩儿愿坐镇河东。”

“襄邑王叔骁勇善战,何许二弟亲自坐镇?”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向李建成,“难道大兄又有意亲征?”

听到这个“又”字,李建成的脸都僵了,打人不打脸好不好?!

更别说,让我去面对可能的数万突厥大军,老二,你够狠的啊!

尴尬的氛围中,李渊暗骂了几句,都是不省油的灯,二郎这是旧事重提,这指的不仅是去年太子自请亲征山东一事,更是指前些时日太子有意迁都避让突厥一事……你没有迁都的想法,那就去面对突厥吧!

谷鎌

李渊更恨大郎看事不明,用脚后跟都想得到……这都十月份了,突厥攻陷马邑之后,转攻雁门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刘世让、李神符守不住雁门,太子亲征才可能碰到突厥。

这时候,裴世矩突然开口,“陛下,何人探知数万突厥随苑君璋南下……刘世让经略马邑,理应时时探查,他都不知……”

“是怀仁。”李渊嘿了声,“颉利可汗之子欲谷设,处罗可汗三子郁射设分领大军南下。”

裴世矩微微颔首,这太蹊跷了……居然连领军将领的名字都打探得到,他决定回头要让人去问问。

李建成向前挪了挪,轻声道:“父亲,河东道行军总管非皇族不可任之,三胡……”

李渊瞄了眼跃跃欲试的李元吉……这位倒是能压得下刘世让、李神符,但去年山东战事顿足不前,实在有点让人不放心。

更重要的是,当年李元吉任并州总管,刘武周破雁门而入,李元吉弃城逃回了长安,几乎将整个河东拱手相让,连老巢晋阳都丢了。

李世民笑吟吟道:“襄邑王叔自幼敬兄,不如让淮安王叔出任,必能从中调和。”

“淮安王叔?”李建成嗤笑道:“数战数败,何能服众?”

呃,李神通除了当年在关中起兵之外,不多的几次出战都败北,是宗室将领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不比李瑗强多少。

李世民立即点头道:“太子所言极是,那淮阳王弟虎牢一战率先破阵,山东战事先败后胜,擒斩刘黑闼,平定河北,当能服众。”

李建成一时语塞,如今闲置的宗室将领中,李道玄是战功最为卓著的,而这位未必对李世民俯首帖耳,但肯定不会站在东宫这一边。

李渊扶额,觉得有点头痛,“裴监?”

裴寂苦笑了两声,犹豫半响后轻声道:“不如……任城王?”

李道宗,如今任灵州总管,之前的灵州总管杨师道转任原州总管,半年多前,割据朔方的梁师都遣派其弟梁洛仁,引数万突厥兵围灵州,李道宗坚守灵州,与杨师道内外夹击,大败突厥。

李渊闻信大喜,赞其有魏朝任城王曹彰有退敌之功,加封任城王。

人倒也合适,但灵州在关内道最西面,距离河东门户雁门……好远的!

李渊想了又想,不再犹豫,正要下令传中书舍人拟诏,抬头却看见平阳公主疾步而来。

“平阳?”

“三妹。”

平阳公主一身利索打扮,只向众人略略点头,疾步走到李渊身前,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率万余大军出塞,遭突厥数万骑兵围攻,大败。”

“什么?!”

“什么?!”

李建成喃喃道:“李高迁……”

李世民目光炯炯盯着李渊,“父亲,雁门如何?”

李渊一目十行看完,转手交给了李世民,“全军覆没,雁门尚存。”

李世民快速看了一遍,“当使襄邑王叔总理河东战事,或兼代州总管,或加河东道行军总管。”

李渊微微点头,“传令李神符率兵北上,为雁门后盾,加河东道行军总管。”

“调集关中府兵,预进军河东。”

看李世民将信转回给平阳公主,李建成脸色铁青,强忍怒气问:“父亲,李高迁……”

“刘世让尚未赶至雁门,李高迁仅以身免。”李渊哼了声,“若诸将有怀仁之心,何至于此!”

一场惨败,从头到尾都展现在了李渊眼前,李善两度传信,刘世让执着于权位、仇怨,不肯让并州总管李神符插手代州、朔州战事,轻易遣派李高迁出兵援马邑,导致万余唐军全军覆没。

换句话说,从头到尾,也就李善是好的,其他人都不是好鸟!

诸般事吩咐完毕,李渊才感慨的看向裴世矩,“若非弘大,河东当再遭浩劫。”

裴世矩老脸抽了抽,“不敢当陛下此赞。”

“弘大兄择人之能,天下共知。”裴寂笑道:“陛下,李怀仁探知突厥南下……”

“非仅于此。”李渊叹道:“怀仁急奔崞县,刘世让、李神符僵持不下,怀仁当夜召集亲卫,赶赴雁门。”

“突厥乘胜追击,直指雁门,怀仁力主出战,使阚棱持陌刀坚守前阵,亲卫骑兵侧击突厥侧翼,大败突厥,力保雁门不失。”

裴寂啧啧赞道:“此等人杰,实在少见,弘大兄有择人之能,陛下更有胸襟气度,使未加冠之人身担重任。”

裴世矩努力保持平静的神态,袖子里的手却攥的紧紧的……他想起前几日女婿李德武被逼到绝境和女儿裴淑英相争脱口而出的那几句话。

“他李怀仁声名鹊起,的确得某所赠,此次赴任雁门,说不定更是一飞冲天,名动天下!”

裴世矩觉得,得让人往河东走一趟了……不能任由李善安然在代县折腾。

对了,雁门告急,肯定不会是远调任城王,太子、秦王理应不会出京,那么很有可能是齐王……这位倒是能用得上。

果然,李渊看向了李元吉,“关中府兵调集,三胡领军,东向驻扎蒲州。”

李世民迟疑了下,“父亲,若是有变,当雁门难保,从雁门到太原府……不如让三胡领军北上,驻扎太原府左右备寇。”

李渊缓缓点头,他听得出次子的意思,李元吉驻扎太原府,那并州总管李神符就必须北上……李世民是怕刘世让坚守雁门,而李神符坐视不理导致雁门被攻破。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平阳公主开口道:“父亲,三胡少历战事,不如让淮阳王弟同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