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四百零八章 长安行(中)

第四百零八章 长安行(中)

这次,李渊没有将信让诸臣遍览,只是通告了苑君璋遣派其子苑孝政入京觐见一事……显然,这是苑君璋有意投唐,也是在提条件。

虽然有点意外,毕竟大半个月前苑君璋刚刚攻破马邑,但裴寂、陈叔达、杨恭仁等宰辅纷纷细询,对苑君璋都持接纳的态度。

这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苑君璋举云州来投,大家还真未必敢……云州距离突厥大本营太近,很容易激怒颉利可汗,但马邑距离雁门关不远,而且是突厥攻伐河东的最重要的据点。

马邑在哪一方,不敢说意味着战争的主动权,但至少意味着战场的所在地……李唐已经一统天下,正准备休养生息,自然希望将战线推到雁门关以西。

在宫人的指引下,苑孝政战战兢兢的入殿,拜倒在李渊的脚下。

李渊皱眉细看,此人身材不高,颇有富态,双目无神,身子在微微颤抖,光是卖相就不怎么样……哎,委屈怀仁了,为国事收了这么个弟子。

苑孝政按照之前礼部官员刚刚教授的礼仪走了一遍流程,李渊笑着让宫人搬了个胡凳过来让其坐下,温和的问起云州、朔州诸事,又说起苑孝政的祖父苑侃。

李渊前朝先后数次在河东任职,曾任岐州刺史、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曾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合并抗击突厥,身为代州长史的苑侃调配粮草,与李渊也是有一份香火情的。

王仁恭就是被刘武周斩杀的那个倒霉蛋。

苑孝政感激涕零……心想李师说的不错,唐皇仁慈,正该为天下之主。

但实际上,殿内众人都知道,苑孝政本人是没什么分量的,大家重视的只是占据了马邑的苑君璋。

多加抚慰之后,李渊又开始了大放送。

“若奉降表,爵封国公,食邑五百户,授铁劵,授朔州都督,镇守马邑。”李渊郑重其事道:“赐予丝帛四千匹。”

苑孝政起身拜倒,干脆利索的磕了三个头……这样的条件已经出乎于父亲的预料了,爵位、食邑、铁劵之外,还能把持兵力留守马邑……虽然最后一条苑孝政并不赞同父亲的观点,但他也知道这是父亲最期盼的一点。

“小民自从马邑而来,携良驹数匹,其中一匹浑身雪白,无一丝杂色,神骏非凡,日行千里,更难得性情温驯。”苑孝政因为激动口齿略为不清,“李师赠名照夜玉狮子,愿奉于圣上。”

李渊先是愕然,随即笑着点头,这个桥段应该不是李善安排的,而是苑孝政临场发挥,可见怀仁说的不错……不论苑君璋,苑孝政其人性情不类其父。

听见“李师”这个称呼,李渊、李世民以及裴寂、裴世矩都是知情人,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好奇的问:“李师何许人也?”

裴寂笑着解释道:“怀仁虽然尚未加冠,但何人不知其文才盖世,自然有资格收徒。”

“是怀仁啊。”陈叔达一笑,看向苑孝政,“倒是好运道,怀仁之才,天下罕见。”

李建成并不知晓内情,看了眼裴寂后才笑问道:“孝政何时拜在怀仁门下?”

“数月前,小民……途径代县,巧遇李师。”苑孝政支支吾吾的解释了几句,随后精神一振,“李师所居,简陋非常,小民感叹,李师随即挥毫,写下《陋室铭》……”

如果崔信在场,肯定要面色铁青破口大骂……李善,你不是说这是为我女儿写的吗?!

随着苑孝政的吟诵,殿内渐渐寂静下来,陈叔达感慨道:“怀仁此赴代县,劳苦功高,尚能有此传世之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少有开口的尚书省右仆射萧瑀叹道:“此文可与《爱莲说》并肩,可谓交相辉映。”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就连裴世矩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微微颔首。

大家都不傻,虽然坊间传闻李善好阿堵物而通商,但苑孝政都代其父入京觐见了,大家都看得清楚,李善所作所为都是得到陛下许可的,用种种方式弱敌壮己,《陋室铭》一文尽述心志。

入京之后一直惶恐的苑孝政心神渐渐安定,再傻他也能察觉到自己这位便宜老师在李唐高层中的分量。

李渊品味良久,笑道:“听闻时文有意重修《文选》,勿忘将此二文列入其中。”

时文是萧瑀的字,他昂首道:“如此文章,若不列入,《文选》即盗名也。”

萧瑀的曾祖就是南梁太子萧统,这位在历史上留下名号是因为其广收文集,勤于著述,主持编纂《文选》……这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昭明文选》。

说起李善,殿内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对李善颇有善意的杨恭仁、陈叔达问起代县现况,苑孝政赞誉北市之繁华,李善授田授宅,使民心安定,百姓云集。

裴世矩漠然看着这一幕,这些时日他对李善在代县的谋划已然看的一清二楚,以商路探查军情,勾连苑君璋,又行以财聚人,授田落户之策,轻而易举的让苑君璋在不知不觉中势力大衰,至此不得已遣派其子入朝。

裴世矩这一生经历了多少大事,但如此春风化雨,另辟蹊径的手段,还是第一次见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穿越者行事,往往会以商业这个角度作为切入口。

但裴世矩越想越是心惊,他后悔于当日的下手,不仅没能安定家宅,反而很可能晚节不保……可以说,李德武抛妻弃子,数度下手的这个起源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是裴世矩和李善的正面交锋。

不除去李善,裴世矩觉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后人,说不定自己都未必能寿终正寝。

前面说的热闹,裴世矩一直默默等候,一直等到苑孝政被打发出去,李渊开口询问招抚苑君璋一事。

众人的视线落到了裴世矩的身上,殿内诸人中,只有裴世矩多次入草原,打过交道的出了突厥,还有高昌、吐谷浑、铁勒……

“苑君璋一度为突厥附庸,如今遣派其子入朝觐见,有来投之意,又扼守要塞马邑,可遏突厥来袭。”裴世矩微眯双眼,缓缓道:“仿前朝旧事,陛下或可遣近臣前去招抚。”

近臣招抚,以示隆重,这是说得过去的,殿内唯一知晓内情的李世民微微撇嘴,不就是见不得李善揽下此功嘛。

李渊也有些犹疑,苑君璋来投,很大程度上在于李善,而李善谋划,是以污己身为代价的……如今却功劳旁落,这不是君君臣臣之道。

更何况,不说自己对其的赏识,只怕平阳也不肯啊。

这时候,裴世矩轻声补充道:“若陛下另择官员,或可并行之。”

李渊微微点头,在心里琢磨了会儿,半响后才开口道:“遣中书舍人一名,并代县令李怀仁,携丝帛铁劵前往马邑,招抚苑君璋。”

一方面考虑到李善,另一方面中书舍人虽然位不高,却是皇帝近臣。

顿了顿,李渊看向杨恭仁,“遣何人……可有人选?”

看着李渊满脸的笑意,杨恭仁忍笑拱手,“中书舍人崔信,望族出身,卓尔不凡,足以胜任。”

殿内响起低低的哄笑声,李建成向父亲递去一个佩服的眼神……李善和崔小娘子的故事早就传的街头巷尾皆闻,但至今两人尚未定亲。

有这个台阶,崔信就能借坡下驴,李渊这是刻意施恩李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