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零七章 拜谢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五百零七章 拜谢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3:06

第五百零七章 拜谢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李善虽然因为穿越者的身份,本能的对世家门阀有着反感、排斥的情绪,但他从一介无名无望的少年,一跃而起,到如今名扬天下,自身的能力、前世的记忆是主因,但门阀对其的助益也至关重要。

如今李善与太原王氏交好,商道分利是主因,但与王仁表的交情是起源;与河东薛氏、解县柳氏交好,虽然是因为李善救了他们的性命,但这两家也频频为李善扬名……筹建商路,这两家颇有助益。

李善在山东立功,抄下那么多传世名作,若不是那些门阀子弟吹捧……未必有今日的名望。

但最关键的,对李善助益最大的,同时和李善关系最好的,还是陇西李氏……准确的说,是陇西李氏丹阳房。

李楷和李善的交情,早就在坊间流传,此次两人携手出塞,大败突厥,更为人津津乐道。

但不仅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李客师夫妇成为了李善与李世民之间的联络渠道,他们几乎知晓一切的内幕,并对李善关怀备至。

所以,李善抵达长安次日,第一时间就登门拜访。

显然,李客师夫妇也知道这个道理,更别说他们接到李楷来信,李善就任代州长史之后,几乎将之前费力筹谋的一切都扔给了李楷。

但李客师没想到的是,同时赶来相迎的还有那么多人。

等李善抵达李宅门口的时候,中书令杨恭仁的长子杨思谊正好赶到。

“思谊兄。”李善有些诧异,“这么巧?”

“巧?”杨思谊丢开马鞭,大笑道:“怀仁扬威塞外,令人羡煞,自然早早赶来,恭听战事!”

李善低估了这场大捷的影响力,当他迈过门槛,向李客师、李乾佑兄弟行礼的时候,忍不住眼角余光扫了扫一旁的众人。

张文瓘、王仁表、李昭德还好说,都是李善密友,这还好说。

但此外,房玄龄长子房遗直、高士廉长子高履行、尉迟恭长子尉迟宝琳等秦王府子弟居然都在……显然,这帮货都羡慕李楷刚刚赶到代州就立下如此功勋。

前些时日,朝议雁门大捷之功,圣人李渊亲口赞誉李楷……陇西李氏丹阳房,先有药师,后有德谋。

杨思谊笑看着这一幕,心中却在想着今早父亲那番话……雁门大捷,其余将校均得以封赏,再不济也晋勋官,唯独李善未得封赏。

本以为召李善回京,是为了封赏事,没想到昨日李善觐见,前脚出了太极宫,陛下后脚就下诏罚俸三年……杨思谊本犹豫着要不要来,但其父杨恭仁却言,李善其人,得陛下信重,为人仁义,乃可交之人。

李客师挽起李善,笑道:“年未弱冠,出塞扬威,此等少年英杰,史书亦少见。”

“怀仁筹谋战事,收复朔州,数败突厥,这也罢了。”李乾佑捋须道:“但代州破败多年,如今焕新,可见怀仁亦有文治。”

这话说的有点云里雾里,李善都没太听懂,但边上的那些人个個都心里有数……刻意的提起文治,是为了和霍去病区分开,齐王妃那番话虽然没有传播开,但也不是什么秘密。

“武德四年,侄儿抵长安,落脚东山寺,手无余文,手无寸铁,度日如年。”李善叹道:“先有孝卿兄襄助,后幸得德谋兄、昭德为友。”

“此后,伯父屡屡照拂,叔父更召侄儿入幕,随战山东……”李善再行一礼,郑重道:“侄儿均感念在心,不敢一日或忘。”

李客师环顾左右,摆手道:“众所周知,山东筹谋,雁门立功,诗才盖压长安,此等英杰,即使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难道就会埋没吗?”

房遗直笑道:“但若非置入囊中,锥亦未显其锐。”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当日李善赴山东,李客师遣派亲卫相随,又让李善携带书信,这才有了筹谋的机会。

“怀仁兄的确应该上门拜谢。”张文瓘插嘴笑道:“长孙婶婶可是出了大力的。”

“说的是,怀仁定亲……”

杨思谊催促道:“还不快去拜谢,待会儿大伙儿去东山酒楼聚饮!”

“不错,不错。”李昭德嚷嚷道:“今早就吩咐过了,酒楼不纳外客,专为怀仁兄接风洗尘!”

李宅并不大,长孙氏早就听见外面乱哄哄的,看着缓步而来,拜倒在地的青年,笑道:“与人为善,怀仁举义,方能结交如许多友人。”

“多谢伯母。”

“快起来吧。”长孙氏细细打量,依旧玉树临风,身姿挺拔,但与此前想比,多了一份锐气,少了一份儒雅。

“怀仁,怎的又黑了几分。”

听了这句话,李善哭笑不得,拱手道:“伯母放心,德谋兄依旧面如冠玉。”

长孙氏掩嘴一笑,“北上半载,屡立功勋,但不可再亲身犯险,你母亲日夜难安……”

“侄儿知道了。”李善顿了顿,解释道:“雁门一战,再至连夜追击,看似凶险,实则胜券在握,侄儿不敢贸然浪战。”

长孙氏微微点头,她知道李善这个解释是针对随其出塞的李楷。

“三郎已经来过两封信了。”长孙氏缓缓道:“提及霞市……均为怀仁一手创立,三郎可堪重任?”

“伯母难道还不知德谋兄之能吗?”李善笑道:“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名声,县内势族尽皆俯首,接手霞市,整理账目,井井有条,比侄儿强多了。”

长孙氏摇摇头,“还是要多谢怀仁。”

“不敢当伯母此谢。”

实话实说,李楷出任代县令那就是去镀金的,李善也愿意帮这个忙,既然要帮忙,那就不要抠抠搜搜的,所以索性将霞市转手。

但霞市看似只是一个市场,但在代州地位不低,并不仅仅只是个商贾聚集之地。

从代州到朔州、云州的这条商路,霞市是真正的起点,这条商路给聚集而来的商贾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给代州带来了所需要的人口、耕牛以及马匹。

马引如今已经在朝中已经很具分量了,如今一头是在平阳公主府,是由柴绍主控,另一头就是在霞市,无数商贾将粮草运送到霞市,以此换取马引,太仆寺那边眼睛都红了,几次上书建议此等大事,当由太仆寺主持。

而且那么多粮草运送到霞市,用来酿酒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作为军粮贮存。

换句话说,李善交出去的只是一个霞市,但李楷得到的却不仅仅只是一个霞市。

长孙氏一直对李善颇为关照,原本出于怜悯,但如今却不仅仅出自个人情绪了。

“已然定亲,至于何时成婚……”长孙氏将话题转开,“那就要你和崔舍人商议了。”

李善忍不住龇牙咧嘴,崔信那厮早在雁门关就说了,要等到及笄……换句话说,要等到十五岁,还有四年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