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六十章 我醉欲眠君且去

第六十章 我醉欲眠君且去

虽然还不知道是否开战,但长安城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秦王府左右六护军府均清点士卒,整顿军务,积极备战。

“若只是秦王府出战,粮草无虞。”长孙无忌看着账册摇头,“但若抽调府兵,缺额不少。”

“仲谧那边是否能抽调粮草?”薛收皱眉苦思,“他是陕东道大行台度支郎中,检校左丞。”

仲谧指的是于志宁,兼任秦王府从事中郎。

长孙无忌不置可否,叹道:“可惜郧国公已逝。”

郧国公即殷开山,曾任李世民长吏,随其平薛仁杲、王世充和窦建德,向来为李世民副手,可惜年初征伐河北,病逝途中。

殷开山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吏部尚书,很有实权,病逝后东宫得手,如今陕东道大行台内部乱的很,秦王府代表屈突通、于志宁都不得势。

一日忙碌下来,长孙无忌伸了个懒腰,起身准备回府,心里还在盘算,突厥已攻入并州,分兵攻打原州、灵州,这已经隶属于关内道了。

是战是和,总应该出个结论了吧。

“辅机。”

长孙无忌脚步一顿,笑着拱手:“客师兄。”

李客师的妻子长孙氏是长孙无忌的堂姐,两家一向来往频繁。

两人客套了几句,踱过来的高士廉笑着说:“听说给李善下了帖子?”

“呃……”长孙无忌脸一黑,勉强笑道:“大郎下的帖子……”

落马援手,这是过命的交情,长孙冲已经正式登门致谢,回头又下了帖子请李善赴宴……长孙无忌也挑不出错来。

想想就堵得慌,长孙无忌觉得还是迟点回去的好.

而李客师想了想……加快了脚步,一出门就吩咐随从,“告诉四郎,李善今日赴宴长孙家。”

等李楷火急火燎的赶到长孙家的时候,正巧看见隔壁人家的下人忙的不可开交。

“李郎君请。”长孙家的门房一边带路,一边解释道:“隔壁是裴相府,不知为何,午后就闹腾起来了。”

李楷咳嗽两声,“宾客已至?”

“宾客已至一刻。”门房不动声色,心想好像这位是不请自来的。

还是晚了一步……李楷耐心的刺探了几句后松了口气,他真怕李善赴宴,还没进门就撞见了隔壁的李德武。

李楷嘴角动了动,正要往里去,突然听见喧闹声传来,侧头看去,隔壁裴府一位下人神色欣喜,正在发放赏钱。

隐隐听见弄璋之喜的恭贺声,李楷加快了脚步,一直走到正堂处,笑着拱手道:“今日不请自来,唐突了。”

在场的除了李善之外,都是长孙家、高家子弟,长孙冲笑着致歉,“是小弟疏忽,忘了德谋兄,还请勿怪。”

请李楷是理所应当,因为他是李善和秦王府之间的媒介,但不请也说得过去,今日在场的都是长孙家、高家子弟。

寒暄几句坐下,李楷就在李善身边坐下,心想今日的确要怪长孙冲,不然李善也不会尴尬至此。

李善举起酒盏看向李楷,“德谋兄,勿需多言,小弟记下了。”

两人对视了眼,一饮而尽。

生怕自己撞上李德武而身份泄露,因此急急赶来,李楷堪为良友……李善心里百感交集,他也没想到,下了马车后,侧头就看见裴府大门,甚至还和吴忠对了下眼,欣赏了下那厮惊骇欲呼的神色。

虽然李善今日为宾客,但并不喧宾夺主,少有开口,只静静倾听。

在座的长孙某、长孙嘉庆、长孙祥、长孙冲、高履行、高至行等人高谈阔论,都是秦王府一脉,自然讨论的是当今最急切的话题。

突厥南下,是战是和?

这个话题在外间、民间并没有传播开,毕竟每年突厥都要南下,但这个话题在高门大户子弟中并不是什么秘密。

很让李善意外,基本都是选择求和,秦王府子弟都这么孱弱吗?

但听得久了,李善也懂了,人家突厥号称控弦四十万,随随便便就能组织起十万大军南下,每年至少两三次,而且还扶持了刘黑闼、苑君璋之类的军阀。

总之一句话,此刻的李唐还处于蹲着抱头挨揍的处境。

“李兄如何看?”

听高履行如此问,众人都看了过来,李善推辞道:“军国大事,有幸聆听,怎敢妄言。”

长孙某是长孙顺德的长子,向来倨傲,而且又比长孙冲等人长了一辈,嘲讽道:“东山寺向来精修闭口禅。”

长孙冲、高履行均面有不渝之色,这件事在秦王府不是秘密,多有人知晓。

李善只笑了笑,并没有接口……自己这段时日露脸露的够多了,没必要再发光发彩,难不成还怕隔壁察觉不到?

长孙某还要开口,外间有下人禀报,“适才来报,隔壁裴家娘子有弄璋之喜。”

“裴相孙子……不不,是外孙。”

“不容易啊。”

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长孙冲摘下腰间玉佩递过去,笑道:“待得满月,必上门恭贺,这块玉佩送过去吧。”

所谓弄璋之喜,本就是指玉器。

“倒是没听说过如此报喜……”李善低低笑道。

隔壁座的李楷担忧的看了眼过来,一般来说,报喜都是以夫家为主,而今日却是以女方为主。

李善举杯笑道:“德谋兄,且尽饮……裴家娘子,裴家娘子……想必他日子也不好过。”

李楷陪了一杯,默不作声,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李家裴氏,裴家娘子是未出阁的称呼,这隐隐有贬低李德武的意味。

去年破镜重圆也是长安高门大户议论的重点话题,一番议论后,长孙某看向了李善,“李兄还要修闭口禅?”

李善冷笑两声,摇了摇案上的空酒坛,“长孙兄,酒可尽饮否?”

下人立即送来了一坛酒,李善自斟自饮,又是三碗酒下肚,脸颊微红,手撑着席榻起身,踉跄几步,似倒非倒。

“是战是和,此为军国大事,何能一言决之?”

“但此等大事,谋划已久,如今倒是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李善俯身端起酒碗,脚步摇晃,“突厥年年南下,为何今岁大举入寇?”

“可是因为河北刘黑闼复起?”高履行高声问。

“正是如此。”李善晃晃悠悠走到长孙某席前,“刘黑闼复起已近两月,但关中并无出兵之意,且圣人调齐王回关中,此为何意?”

“洛水大战,刘黑闼率千余残部北逃,如今复起,必有突厥插手。”

李善一口饮尽碗中三勒浆,李楷脱口而出,“突厥万骑入河北……两个月前,已窥突厥有大举南下之意。”

“秋风未动蝉先觉……”李善又倒了碗酒,“贵人早已窥见此时,所以按兵不动,收敛兵力,以备突厥。”

“去岁末购粮,四钱斗米,而两个月前,斗米涨至六钱,如今已至**钱。”

高履行一拍桌案,醒悟道:“必是朝中储粮以备战。”

“还记得上次在酒楼,何人提起……李大恩……”李善已然有些口齿不清了。

“李大恩?”长孙冲听得懵里懵懂。

“定襄郡王李大恩,上奏突厥饥荒,可击苑君璋,可惜败北身亡。”李楷朗声道:“所以,今岁秋时突厥大举南下,乃必然之事。”

厅内一时寂静下来,在座的虽然都是年轻一辈,但都是世家子弟,知道李善虽然酒醉,但说出的话前后条理明晰,逻辑无错。

高履行暗暗心惊,如此人物,真不愧秦王赞许。

长孙某呆呆的想了半天,突然问:“是战是和?”

“噗通。”

李善终于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上,勉强睁开朦胧睡眼,“能战方能和,以战迫和……”

“李兄,李兄?”

李楷疾步赶过去正要扶起李善,后者已然睡倒,喃喃道:“我醉欲眠君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