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魏晋干饭人 > 第1324章 腾飞(二)

魏晋干饭人 第1324章 腾飞(二)

作者:郁雨竹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6:03

第1324章 腾飞(二)

赵瑚有些激动,连忙问道:“你愿意卖我图纸?”

赵含章:“我只有一个要求。”

赵瑚目光炯炯的看她。

“作坊不能开在司州和豫州。”

可他人在司州,根基在豫州啊。

已经计划在司州和豫州开他七八个布庄的赵瑚僵住,问道:“那我还能开在哪儿?”

赵含章:“天下之大,叔祖有何处去不得?”

见赵瑚眉头紧皱,她便道:“叔祖要是一时想不到去处,我这儿有个建议。”

赵瑚看向她。

赵含章道:“江南。”

赵瑚眉头微皱,但在心里把各州过了一遍后发现,江南还真是他的第二选择。

最好的选择是豫州和司州,但她把路堵了,江南虽开化不及中原,但富庶。

而且那边气候温和,不论是植麻,还是种桑都适宜。

就是,那边的工匠和手艺远不及中原,审美也不及中原。

交通也是一个问题,生产好的布料、衣裳等除了在当地售卖,还要运到豫州和司州,作坊放在江南就要增添一笔成本,不,甚至不止一笔,东西从江南北上,不论是走陆路还是水路,还得需要过路费等一众钱。

赵瑚怀疑的看着赵含章,“你,你是为了挣我那点过路费?”

赵含章:……他不说,她都想不起来有这笔钱。

赵含章:“七叔祖,我是那等短视之人吗?我看中的是您的能力和影响。”

“你把作坊放在江南,势必会带去更精巧的工匠,更先进的技术,江南得以发展,”赵含章历数好处:“现今天下的经济中心还是在中原,七叔祖势争鳌头,肯定会把纺机、织机和生产的布料送回中原售卖,如此中原和江南经济流通,来往会更密切。”

“经济就如同水,只有流动才有生机,活水向荣,百姓富足。”哪一点不比那点过路费强?

赵瑚转了转眼珠子,当即提出要求,“我可以在江南开作坊,但也要允我在豫州和司州开作坊。”

赵含章笑着摇头。

赵瑚咬咬牙道:“我可以放弃司州,就允我在豫州开,我就开一家。”

赵含章笑容微淡,问他,“您到底要不要买图纸?不买算了。”

“好好好,就依你,我不在豫州和司州开作坊就是。”赵瑚只能退一步。

赵瑚派管事去和傅安谈价钱,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次赵含章很大方,竟然没有开高价,一张纺机图,一张织机图,都只要二十五万钱,总共五十万钱,他要是拿白银去结算,也就五百两。

赵瑚拿到图纸后认真的看了看,发现没看懂,转手递给三金,“我还以为她会开个千两万两呢。”

三金:“图纸若超过两千两就不划算了,毕竟朝廷也在做这门生意,一架纺机和织机的利润被压缩,如今成本还未核算出来,尚且不知要卖出多少架才回本呢。”

赵瑚:“你以为我要图纸是为了做普通百姓的纺机和织机生意吗?”

他道:“我要赚的是商户和那些世家豪族的钱,朝廷的纺机和织机要排队,且有数量规定,我听正儿说,县衙每年还要从织造局里取一部分纺织机租赁给贫民,织造局要优先提供给他们,一些大商户和大世家想要买纺织机根本等不起。”

“我要赚的就是这部分等不起的钱,”赵瑚道:“除此外,我也买不到足量的纺织机,这下好了,我自己生产,到时候我的布庄先他们一步开起来,这都是钱。”

三金恍然大悟,说白了,他们要抢的就是时间。

他当即道:“小的这就去请工匠来琢磨图纸。”

“去吧,把各类工匠都找来,限他们三日之内琢磨好,然后开工,另外派一队人马先行去江南买地建房,哦,现在不能买地了,”赵瑚磨了磨牙,改口道:“去江南租一块合适的地把作坊建起来,联系好木料,只等工匠们琢磨出来立即开工。”

三金应下。

但事情出乎意料的难。

纺织机的一些连接处需要的工艺很精细,他家中的工匠琢磨不出来,赵瑚不得不另外花钱向格物司借调了两个工匠过来教导他家的工匠。

等工匠们终于学会,并到达江南,已经中秋了。

地里的稻子黄了,大豆可以收割了,全国各地的秋收开始。

朝廷、学堂、甚至作坊都开始放秋收假,各地屯田的士兵也挥舞着镰刀冲向黄色的海洋。

十天的秋收下来,收假之后,朝中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黑了一圈,瘦了一圈,皆累极,却很高兴。

收到各地发来的丰收电报,赵含章很高兴,和傅庭涵道:“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傅庭涵知道这几年她有多难,没钱的魔咒一直环绕于身,各种债务压在身上,她睡梦中都要愁没钱的事。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用力的握了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含章用力的回握,眼眶微红,“这些年辛苦你了。”

她不敢放松,傅庭涵就一直跟着她紧绷着,这些年,他为她解决了不少难题,赚钱的项目大多出自他的手下。

傅庭涵回以一笑,俩人默默对视片刻,一起抬头看向天空。

全国的百姓都沉浸在这种丰收的欢喜中,这一年秋冬,赵含章依旧命各地衙门减少徭役,对于新落户的人,依旧有免税的优惠,对去年和前年受灾严重的地区,依旧减少部分赋税,并严禁各地县衙发杂税。

消息通过县衙公告墙、学堂和报纸传到各地,百姓欢呼雀跃。

如今学堂已成为宣传朝廷政令的辅助机构,赵含章打算让它继续保持这个功能。

她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怎样的朝廷,要取决于将来立于朝堂上的官员的思想。

所以掌握教育,便可掌握未来。

她要求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要入学,教导他们忠、义、礼、智、信和仁爱,教导他们平等的看待每一个生灵,教导他们要勇敢,要坚毅。

二十年以后,天下最中坚的青年是他们,最耀眼的也是他们。

赵含章在新年给他们的致辞中写道:这个天下的未来是你们,华国和朕将以你们为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