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一百一十二回 北魏立国

第一百一十二回 北魏立国

他二人一直往昨日放马之处寻去,到那里时却不见人影。薛勇猎户出身,从断草、足迹中判断,他大哥一定往西方去了。

朱琳琳一言不发,脚下却走得越来越快。二人走了半个时辰,正好迎头撞见独行的陆英。看他面皮发白,嘴角隐隐还有血迹。薛勇问时,陆英却只笑着说无妨。

朱琳琳见到他平安,放下心事,知道再问也问不出情由。只告诉他拓跋部往南迁徙,是否要追上去。

陆英自知有伤在身,也不便远行,只好决定慢慢随着部落族人的踪迹,也跟上去再行定夺。他们一路行来速度不快,走了两三日,终于追上了大部队。

又走数百里,拓跋部终于扎下营帐,将代王拓跋涉珪拱卫在核心。暂时就在此地栖息繁衍。

养了几天,身子逐渐如常,这天陆英与琳琳又相伴在营地外遛马,薛勇留在营内与诸士卒习练武艺。白云乌渐渐能行走,陆英却也不忍骑乘,只是时常牵着他在草原漫步。

朱琳琳思念家人,常有南归之意。两人约定,等到白云乌大好,就一起去彭城先拜见朱旭将军,再去建邺探望她母亲兄弟。

陆英虽为胡僧那迦阿州朵而来,但此前数次追之不及,料想去了云中,也不一定能碰到那迦,故而就没有那么迫切。

回到部落内,拓跋涉珪派人来请,陆英未曾稍歇,直接来至中军帐。拓跋涉珪正中而坐,臀下是那白狼之皮,侧手有一名中年僧人,两人正相谈甚欢。

陆英直觉有异,这僧人赤足黄衣,须发卷曲,皮肤略黑,五官不似中国之人。

拓跋涉珪看到陆英,笑道:“陆兄,今日白云乌可有进步?”

陆英也笑道:“一切皆好,相信不久就能驭风驰骋了!”

转而看了那胡僧两眼,问道:“代王,这位高僧是?”

拓跋涉珪引荐道:“这位是来自龟兹维摩寺的那迦大师,云游到此,特来与本王一晤。”

胡僧那迦笑望陆英一眼,施礼道:“陆真人,久仰久仰!”

陆英心头猛跳,难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那迦阿州朵送上门来了?但此刻在拓跋涉珪王帐之中,且人家彬彬有礼,总不好猝然动粗。

只得答礼道:“见过大和尚!大和尚说久仰是何意?难道以前就认识在下不成?”

那迦道:“陆真人名震数国,功成万里,贫僧自然早就仰慕,今幸有缘得见,敢不惶恐!”

陆英道:“在下区区微名,何足挂齿!倒是那迦阿州朵大师名号,令在下如雷贯耳,思慕久矣!”

那迦道:“哦?贫僧从未在世上留名,陆真人如何知晓阿周陀之名?”

陆英道:“在下从建邺一路追随,到长安奔草原,终于见到了大师真容,真乃幸事!”

拓跋涉珪见他二人吹捧个没完,大笑道:“原来你们二人早就相识,那再好不过!陆兄快请坐!那迦大师正给本王讲论佛法,剖析因果。陆兄既来,正好我三人共同参详。”

陆英依命入座,那迦笑道:“难为陆真人有心,竟然从建邺就注意到了贫僧行踪!你我当真是有缘!”

陆英不再说话,他只想听听那迦究竟和拓跋涉珪说些什么。

拓跋涉珪又道:“陆兄,方才那迦大师说,众生居三界,犹如火上烤。人生七般苦,谁能得喜乐。你怎么看?”

陆英道:“那迦大师慈悲为怀,令人钦佩。只是不知大师有何良策拔除众生困难?”

那迦口宣佛号,

微笑道:“陆真人一语中的!众生欲免除苦难,唯有信佛苦修。一切色相,皆是空,缘起而生,缘灭而散。

“金刚经曰:梦幻泡影。正是此意。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无奈芸芸众生,执着于富贵者有之,执着于爱恨者有之,却不知生死轮回,因果相继。

“所有罪业皆是果报。但一念抛却,供奉三宝,专修七德,则必能达般若彼岸,成无上正果。”

陆英笑道:“大师来自维摩寺?在下倒是听闻过维摩诘菩萨一些趣事。他富甲一方、家财万贯、奴婢如云,享尽人间富贵。但又不妨碍精于佛理,禅机辩达。

“一次他卧病在家,惊动了释迦摩尼佛,于是佛祖就想派人去探病慰问。谁知问了一圈,佛陀座下三千弟子竟无一人敢去会见维摩诘。

“只因他言辞锋利,聪明博学,众菩萨都怕说不过他,反而令自己出糗。最后还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接了差事,驾云来至毗舍离,与维摩诘来了一场佛理之辩。大师,我说的没错吧?”

那迦合十道:“阿弥陀佛!陆真人博学强记,贫僧自愧不如。敝寺得名确实与维摩诘菩萨有关。维摩诘本是在家居士,但佛法义理不让诸佛菩萨,深得佛陀敬重。陆真人说的没错。”

拓跋涉珪道:“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的和尚,当真奇妙!”

陆英又道:“代王,可知修行礼佛不一定非要四大皆空,也不必抛家舍业,一力苦行。我道家修神仙,求得是今生之事,佛门修罗汉,求得是来生之报。

“术虽不同,道本无二。只要长存清净心,多循无为法。不起执意妄念,肉身凡骨也能羽化飞升。

“况且,天下久经战乱,正需要代王此等英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善佑百姓。如果人人都放下一切,不理俗事,那豺狼虎豹,熊罴毒虫正将肆行无忌。”

那迦笑道:“善哉!贫僧来此,正是此意!代王虽草创基业,但英才绝世,诞膺天命。必是能拔除世间疾苦,证得如来大道之人!”

拓跋涉珪笑道:“大师抬爱!本王年少识浅,恐不能称此。”那迦点头一礼,默然微笑。

陆英道:“既然大师有志扶救生民,为何在建邺时不曾拜见吴国天子?据在下所知,吴天子颇信佛家,大师若是自荐于朝廷,定受信重!”

那迦道:“贫僧游历天下,只为劝善去恶。吴国皇帝虽信佛,在贫僧看来,并非明主。”陆英一笑置之,也不反驳。

三人在王帐中谈论良久,晚间排下筵宴,请拓跋部诸头领共饮。那迦阿周陀却不饮酒,无法与众人尽欢。

陆英期待他表演一番神通,但看他并没有这个兴致,也只能暗暗叹惋。

至夜深酒宴仍未散去,那迦阿周陀枯坐了大半天,借口困乏请离开王帐。陆英看着他离去,仍跟众人豪饮阔论,直至四更天方罢。

当夜太晚,陆英回帐本想休息,没想到那迦阿周陀主动前来,竟是一直在等着他。

陆英道:“那迦大师有何赐教?等明日再来不迟。”

那迦阿周陀道:“贫僧只说两句话,打扰陆真人请勿见怪!”

陆英只得道:“大师请讲。”

那迦道:“贫僧只是想传播佛法,并无不轨之心,请陆真人不要误会!”

陆英道:“大师言过了!在下只是颇为好奇大师神通,并未有敌意。只要大师真心弘佛,我自然绝不为难。”

那迦又道:“神树僧人是我徒弟,之前多有得罪,贫僧待他赔礼了!”

陆英震骇道:“神树和尚是大师的弟子?原来如此。神树和尚虽与我有些龃龉,但他已然英勇捐躯,些许小事就不用提了。”

那迦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两句话说完了。请陆真人多保重,后会有期。”言罢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陆英思绪万千,也无心睡眠,自回帐中打坐调息。

不一时天明,拓跋涉珪又在帐外开始操演骑射,陆英听到动静整衣出来笑望着他。等到拓跋涉珪练完武艺,族人大多已经起床。

他拉着陆英一同用早膳,又说些古来英雄之事,言行与从前无二。

拓跋涉珪打算迁往代国旧都盛乐古城,以召集各部落,扩大势力影响。于是整个部族又开始迁徙,经历二十余日方至。

拓跋涉珪令族人兴农稼穑,使百姓休养生息。并改称魏王,将国号定为魏。

此时,魏国周遭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为段垂建立的后赵,以西为慕容永的西赵。拓跋涉珪只能积蓄力量,奋发图强,渐渐凝聚人心。

他有一叔父拓跋窟咄,自统一部居于云中附近。见拓跋涉珪年幼,也起了争位之心。遂与刘显勾结,企图取拓跋涉珪而代之。盛乐城中头领于桓等人,意图谋害拓跋涉珪以响应窟咄。

大族首领莫题亦与窟咄通讯。拓跋涉珪发现阴谋,因此杀于桓等五人,赦免莫题等七姓。

但仍难换回人心,别部皆因恐惧内乱而往依贺兰部,借阴山作屏障防守。拓跋涉珪遣使向后赵国段垂求援,请他派兵帮助抵御刘显与窟咄。

其后,拓跋窟咄领兵来攻,逼近盛乐,城中人心摇动。但赵国援军尚未来到,拓跋涉珪领军出城,亲往接应赵军。

段垂派了其子燕王段贺麟领军前来,但大军行得缓慢,一时难以速至。拓跋涉珪于路上遇到了遣去求援的使节,于是命他先回盛乐,告知国人援兵已至,令他们安心守城。

他仍东进会合赵国燕王段贺麟,再折而向西大败拓跋窟咄。拓跋窟咄败逃往西投奔铁弗部刘卫辰,被刘卫辰所杀,于是拓跋涉珪兼并其众,声势大振。

赵主段垂见拓跋涉珪年少有为,想要引为己用,非但派兵救援,还加封拓跋涉珪西单于、上谷王尊号。

但拓跋涉珪岂甘为人之下,只推辞不受。过了一段时日,拓跋涉珪又亲征匈奴刘显,在马邑之南击败刘显部,追至弥泽,再大败其众。

刘显投奔西赵慕容永,拓跋涉珪率众凯旋。连番征战下来,魏国终于立住了脚跟,拓跋涉珪之名也威扬北方。

陆英并未随拓跋涉珪出征,他与朱琳琳留在城中助守国都,照料白云乌。所喜白云乌断骨已经痊愈,可以四蹄奔跑。但要想恢复往日神骏,就不知有没有机会了。

那迦阿周陀在盛乐城中宣扬教化,结交魏国各阶层人士,也没有利用神通行不轨之事。陆英放下心来,辞别了拓跋涉珪,打算与朱琳琳去彭城见朱旭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