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一十八回 丞相陈景略

第一十八回 丞相陈景略

春风吹雨到青山,遥望宫门柳色鲜。

家在梦中何日到,昆明池畔有人闲。

渭原缭绕浮云外,仙阙参差夕照间。

谁念为人逢世难,独将年少客秦关。

陆英离了禹山,马行舟渡,旬日来至长安城。这长安屡经战火,人丁凋零,北汉主蒲刚虽多迁中原之民实之,仍远不及先汉时兴盛。当此之时,诸夷杂处,匈奴、鲜卑、氐、羌各族尽有,胡人久居中国,心慕华夏,多有汉服衣冠、通晓经籍的百姓。

当今汉主少年时即开蒙读书,浑不似其族人狩猎粗蛮之俗。平生礼贤下士,崇尚儒教,尊佛重道,更设立太学书馆,令国民读书向化,遵从礼义。

蒲刚以正统自居,立志混一九州,平定天下,自以为真命天子。待人接物一求宽简,虽谋逆之罪亦多加赦宥,其本族氐族与诸胡一视同仁。身登大宝二十余年,志骄意满以为天下垂拱可定。

曾当朝笑言:平吴之后将封吴国天子孙玞为左仆射,太傅谢和为吏部尚书,荆州刺史桓仲子为侍中。料定百万大军旌旗南指之日,吴国君臣必望风而降。

月前其弟阳平公蒲戎被吴人刺杀,汉主大怒,直欲即刻御驾亲征。只因丞相病重,蒲刚心神忧乱,才暂且作罢。如今无人总揆朝政,庶务繁琐,又兼爱弟信臣相继遭难,心内燥恼不宁,朝中大臣战战兢兢,生怕引来雷霆之怒。

丞相陈景略辅佐蒲刚二十年,内政修明,外主征伐,平凉灭赵,实为北汉朝廷第一柱石。终于积劳成疾,病卧府中已二旬有余,汉主延请名医,求仿高士,却无力回天,眼见日重一日,不久于人世矣。

陆英一袭道袍入长安城,寄居京中道观之内。日间与观中道士辩论老庄之学,或谈及丹砂之术,得空游逛内外城池,熟识路径。如此四五日,将至端午节,朝廷各衙官吏休沐,夜间宵禁渐松。

是夜,朔月如钩,万籁俱寂,星光不甚明亮。陆英趁夜色潜行至丞相府后墙,望那高墙森森,地处僻静,猛提一口气,纵身跃上墙头,探目向内观瞧。但见树影横斜,花木嫣然,垒石假山,曲廊环抱,却是府中后园,内眷游赏之所。

陆英翻身悄然落地,借树影行过园中。穿廊过户又经两进院落,见前方楼阁矗立,重檐叠牖,必是主人居处。他见院中并无侍卫值守,于是来至阶前,抱拳朗声道:“邺都故友,请见丞相。”

听闻室内侍女惊诧失声,显然料不到深夜有人到此。少顷,却并未呼喝示警,反而添灯开门,请其入内。

陆英入得内厢,扑鼻药草味甚浓。见榻上仰卧一人,五十多岁年纪,形容枯槁,须发稀白,体态孱瘦,双目无神,茫然打量自己。

此人正是北汉丞相、大将军、冀州牧陈威陈景略。陈景略挥手屏退寝中侍女,几人默然施礼退至外堂。

陈景略道:“小友是谁家俊彦,老夫识得你家长辈否?何以称邺中故友?想是冀州族望……”

陆英听他声音喑哑,气息不足,但好像心神健爽,似乎想起生平往事,显得极为愉悦。深施一礼答道:“晚辈并非冀州人士,自幼生长于中原,十三年前在邺都城外,随父谒见丞相……后来家父在途中死于乱兵之手。晚辈为恩师所救,南下江东,隐于山间修道至今。”

陆英说的平静,陈景略听了却极为震惊,张目盯着陆英道:“你是陆氏子孙?尊父已然亡故了吗?”陆英见他记起往事,

只微微点头,沉默以对。

陈景略一阵怅然,继而叹道:“天下大乱,人不如狗。多少中原汉民死于刀兵、饥馑,多少簪缨之家流亡异乡?老夫今生无法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乃唯一憾事也。令尊当年闻我灭除赵国,不远千里来与我论道谈辩,我虽不能如他所言……心中实敬其志虑忠纯,学识渊博,惜乎未能扬名天下,一展胸中所学。命也运也!”

原来陆英之父当年听闻陈景略帅大军扫平鲜卑,遂从中原跋涉至邺城,求见陈丞相,两人论辩良久,互堪敌手。陆父劝陈景略趁此灭国之功,倡举义旗,恢复汉人故土,号召燕赵豪杰揭竿而起驱除胡虏,归顺大吴。甚或陈景略自立为王,反攻长安,在中原河北重建衣冠制度,勿要披发左衽,为氐汉忠臣孝子,屈辱祖宗。

但陈景略受蒲刚知遇之恩,且以汉主雄才大略,是一位难得的英主,义不肯背叛。两人不欢而散,陆父偕子愤然离去,在归乡途中遇到几个乱兵,因身无财物,死于非命。幸而长广山道士李玄阳途经当地,救下陆英,二人结伴南行,至三茅山隐居。

陆英答言道:“家父生平只爱读书,书生意气,常哀怜百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然时运不济,罹难殒身。陆英今日来此,只为求问丞相一事。家父从不与旁人言祖宗乡籍,以为穷居于世,辱没先人。因而陆英想问丞相,是否知我郡望何处,祖上何人?因何散居中原?”

因为他年幼时与父亲一同见过陈景略,犹记得当时陈景略对父亲说过,君祖上世代名臣等语。父亲死的猝然,是以陆英至今不知自己祖宗家世。

只听陈景略悠悠言道:“三国之时,前吴国大都督陆伯言火烧刘备联营七百里,大破蜀军,总领朝政二十年,官至丞相、上大将军。其子陆抗官拜大司马荆州牧,与晋朝羊祜太傅南北相持经年,留下‘羊陆之交’的佳话。

“陆抗有六子,中以陆机、陆云名声最显,文章盖世,时人称之为‘太康之英’。吴亡后, 二陆入洛,声名鹊起,天下人无不爱其才。

“后来二陆兄弟被楚王所杀,世人皆以为绝嗣,不料陆云姬妾悄然诞下遗腹子,此子成人后,埋名隐姓居于中原,只以耕读持家。你父陆仲礼即为其嫡子,自幼聪明好学,有志天下。立誓不名扬九州绝不认祖归宗。岂知天意弄人,竟英年早逝……”

陆英闻言呆立半晌,不想自己竟是陆逊陆抗之后,难怪父亲为自己取字华亭,之前虽亦有猜测,今日方始证其真伪。

他心中无限感慨,父亲不愿寂寂无闻,辱没先祖,是以从未对人言及,自己亦不知晓。又听陈景略道:“老夫不久于人世,天下大事唯有依靠你等青年才俊了。二百年间,中国战乱不止,十室九空,生灵涂炭。陆贤侄定当自勉,继承你父遗志。辅佐明君一统天下,结束这乱世……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贤侄放心,老夫绝不会对你不利。在这长安城中,如有难处,尽管提我名号,只要我在,没人敢为难于你。你去吧,做你想做的事,老夫将死之人,帮不了你许多了。”

陆英听他话中似有未尽之意,但见他神情萧索,也不愿多言,只得告辞离去。本来陆英还想问自己生母是何族何姓,但又想母亲早亡,父亲也从来不许自己打听,外人哪里能够知晓,只得作罢。

他寻原路而返,出得相府,将回观内歇宿。行至巷尾,遥见街中有一人身披大氅,斗篷遮面,鬼祟独行。陆英心下怪异,如今时正初夏,天气渐热,虽夜间亦不甚凉爽。此人遮盖严实,深夜独行,必有不可告人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