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四回 无异?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第四回 无异?

作者:牧水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56:02

第四回 无异?

宋演杀人后立在当地,听闻脚步回身一望,原来那道长师徒二人已至身后。赶紧抱拳道:

“李道长,不知哪里来的贼人,恐是欲对道长不利。宋演已手刃二人,道长莫惊。”

李道长一挥拂尘道:“昌明小友果然好武艺!屑小毛贼本不足挂齿,还请与老道同去看望稚远小子,莫要惊吓了他才是。”

宋演颔首道:“道长说的是,宋演这就随道长前去。”

三人一行来到杨谧所居院中,杨谧在温柔乡中尚未起。

少顷,护卫家丁抬了六个刺客进来。宋演上前查看,只有一人尚有气息,其余五人包括自己手刃之徒尽皆毙命。

待杨谧披衣上厅,命侍从去盘问刺客,自与宋演、李道长、陆英三人奉茶答话。

杨谧笑道:“李道长、昌明兄,你们好兴致,夜半赏月也不喊着在下。方才无恙乎?哎呀……没想到小陆道长也在此间,用膳时竟未派人去请。当真罪过罪过!”陆英笑着回礼,连称无妨。

李道长亦笑道:“是老道有书信令徒儿代笔,故不曾喊他同来。不干稚远事!贫道每夜必于月下修习,方才见稚远旅途劳顿,不忍多相打扰。不曾想昌明小友也有赏月的好兴致,山顶偶遇,幸得小友手刃贼人,不曾惊吓了小徒。”

杨谧转向陆英道:“小道长别来无恙。近来越发骨骼清奇,有尊师之风了。”

陆英答道:“杨公子谬赞。小道一向惫懒,此生怕是都修不到师父的境界。倒是公子英姿勃发,人中龙凤,稍加时日必是国之干城。”

杨谧笑道:“小道长过誉了,在下也是惫懒之人,颇为羡慕仙家清静无为之事,日后还望小道长多多指教。”

陆英笑答道:“道家修长生,匹夫之志耳。公子名门世族,上品清议,经国致用当为我辈楷模。指教万不敢当!陆英愿驸公子骥尾,济世救民,同参大道。”

宋演插言道:“杨公子、小道长,二位不必自谦!依宋演看来,二位都是英才俊杰,当今乱世,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他日身居卿相,勿相忘也。”

杨谧道:“昌明兄,富贵荣华于你而言如探囊取物,身居卿相恐怕也是兄之事。我与小道长待天下太平,寄情山水之中罢了。”

宋演笑道:“杨公子取笑了。眼下就有一事相求……还请公子明日再施舍一身衣衫,在下先行做梦去吧。”

杨谧拍额道:“呀!只顾与道长闲谈,竟忘了昌明兄满衣污血……来人!快与昌明兄沐浴更衣。”

宋演拱手道:“多谢杨公子!在下不多叨扰,这就告辞了。”

杨谧答道:“昌明兄自去,明日我邀兄一同入京。”

宋演起身离去,自有三四名侍女俏婢服侍他去更衣歇宿。

侍从上厅来报:“刺客所留活口,伤势过重已经毙命。”杨谧应了一声,挥手命其退下。

侍从踌躇道:“公子,还有一件小事……几名刺客胸口都刺有相同的记号,似乎是个什么文字,小人不识,公子是否要亲自查看?”

杨谧出身世家子,哪里理会这些蟊贼刺了什么样的纹身,挥挥手道:“知道了!拖出去埋掉就是。”

陆英心中好奇,对杨谧笑道:“这几人来路不明,朝中纵有欲对我师不利者,似不必冒险在此行刺。依在下看来,刺客恐怕来自北方。依稀听得打斗中呼喝,口音当为北人无疑。我倒对这文身颇感好奇。请公子恕罪,

容陆英去看个究竟!”

杨谧点头道:“小道长愿意看即请自便。”

李道长不欲徒弟多事,站起身告辞道:“明日老道也要入京拜会太傅,就不多扰稚远清梦了。告辞。”

杨谧忙将二人送出厅外。路过那几具尸身时,陆英随侍从上前,顺着他指点一一看去。

但见六名刺客果然胸口都刺有文字,却不是同一个字,有的是个“无”字,有的是个“异”字。只因都是古篆,侍从不识其义,因而当成是相同的文字。

字以朱砂文成,都在胸口正中,龙蟠凤舞,就如飞鸟奋翅一般。杨谧站得远远的,根本没有兴趣瞥一眼。

陆英虽认得是无与异两字,却并未听闻有哪个宗派或是族阀名曰“无异”。

看了半天不得要领,只得告辞离去。杨谧自去歇宿,他师徒二人也回到客舍。

只是谁都不知,李道长袖中握有一只断箭,箭杆上也刻了相似的文字。

李道长在山顶时,悄无声息接住了偷袭的暗箭,怕陆英担忧便一直捏在手中摩挲。

发箭之人本来想趁宋演与刺客相斗,李道长分神的刹那攻其不备。

但没料到这老道袍袖一动,箭镞就隐于无形。那人慑于他深不可测的功力,早知难退去。

李道长非但没有回头寻找箭客,甚至连言语神态都毫无异样。只是两只手指捏断箭杆,浑然不动藏在袖中。

是以包括陆英在内,几人都以为刺客就只有躺在那里的六位。却不察觉真正的高手早与李道长过了招。

而李道长也未知晓,刺客真正的目标反是爱徒陆英。

第二日卯时,杨谧与宋演用罢早点,方知李道长偕陆英已先行一步。于是他与宋演也驾车启程。

行至正午,早望见钟山龙蟠,金陵虎踞,秦淮南来逐碧水,大江东去送白帆。

建邺为吴国京师,胡马乱中原之际,河洛望族多迁徙至此。重立庙堂,建号大吴。至今一甲子有余。

杨谧与宋演同乘马车,过秦淮水上朱雀航,马车东行,直至乌衣巷太傅府。

宋演告辞离去,杨谧不敢耽误,径自入府向太傅复命。

不表杨谧如何入见太傅,单说宋演行至宫城东北栖玄寺,求见道元和尚。知客小沙门将宋演领至西院一处精舍,宋演扣门,半晌无人应答。

找近旁僧人一问才知,道元和尚今日去庾尚书府上讲经,需至晚方回。宋演闲来无事在寺中闲逛,看殿宇巍峨,金身庄严。

当时佛教在南方远不如北方盛行,信徒尚少,因此寺中沙门僧众虽多,却少有香客供献。

如此逛了半日,百无聊赖,宋演找了间后殿,躺在柱下不觉睡去。

不知过了几时,宋演正自酣梦,却猛然被人拍醒。

睁眼一看,眼前一僧人身着赭黄僧袍,手持一串菩提数珠,四五十岁年纪,正是道元和尚。

只听和尚笑道:“小宋施主,扰你清梦,莫怪贫僧。阿弥陀佛。”

宋演一跃起身,笑着施礼道:“大和尚,你这寺中好生孤闷!既无饮酒作乐之处,又无呼卢樗蒲之人。若非你曾许诺,待至京师要请我畅饮美酒,宋演才不来这鸟去处!”

道元和尚轻捻数珠,点头言道:“美酒却有!美酒真有……我知你今日要来,早已备下数坛金陵名酒。只等跟小宋施主畅饮达旦。”

宋演白了他一眼,道:“大和尚这吹牛的毛病还是改不了。你早知我要来找你?我自己昨天都还不知道,你就知晓了?哈哈,不过这吹牛嘛,对我的脾气,走走,正好饿了一日,快去把美酒拿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