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五十四回 三个臭皮匠

第五十四回 三个臭皮匠

陆英不知她为何不悦,左思右想不明所以,只一个人在建邺城中漫无目的地瞎逛。他一会想起长安城中,不知蒲刚经历此败,心中是追悔还是愤怒;一会想起邺都城外,段垂缺聚起大军,心里是复国的快意多些,还是背叛蒲刚的愧疚多些。

不知不觉已经是灯火满城,星河灿烂,天上银河璀璨夺目,地上淮水波光粼粼。游船往来,公子佳丽冬夜赏雪;商贾盈市,东西南北年货琳琅。

陆英置身市井喧哗间,感慨良多,若是淮水南岸胡马长驱直入,如今这江左金粉地,不知将是怎生模样。

虽说满朝公卿私心争利,令人气愤填膺,但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留住万家灯火宁静,总算功不唐捐。

陆英正游目四顾,瞥见岸边有一名道袍处士,从画舫上迎下两位披锦袍鹤氅的中年男子。他认得那名道士正是上清宗玄师许黄民,心中好奇是何人与之在此相会。

定睛看时,望见三人登上河边一处富丽堂皇的青楼,陆英便悠悠踱步过去,自也随之上楼来。

这座青楼名曰秦娥居,背水临街,砖木砌成,三层重檐,轩牖明敞,雕琢精美。在秦淮河畔,也是一等豪奢处。

江左商贸繁华,诞生了以歌舞声乐为服务项目的休闲场所。大多绿墙红瓦,极尽装饰,文人骚客便将以前称呼富贵之家美丽小楼的名称,用来描述这种建筑,名之为青楼。

陆英入内扫了两眼,寻到许黄民三人进去的房间,便让堂倌将自己领到其隔壁。言称等待贵客,先要些美酒,暂时无须歌舞。

陆英一人在房中饮酒,临窗赏景,听得隔壁歌舞渐息,觥筹交错之声响了一阵。他心知三人即将进入正题,便屏息凝神,靠墙壁静听。

听那许黄民笑道:“侍中大人,贫道前夜得神人托梦,道是当今天子乃文昌梓潼帝君下凡,会稽王乃相宫司禄星君转世。神人嘱咐贫道要尽心辅佐天子与王爷,更要与忠臣股肱勠力同心,共保大吴万世基业。”

一人惊诧问道:“神人可曾告诉道长,股肱忠臣该为何人?”

许黄民仍笑道:“神人曰,前朝中书令、安北将军王献公文度之子,忠勤恪礼,国之懿亲,正为其人。”

那人大喜道:“当真如此?神人果有此言?”

许黄民道:“千真万确!”

那人畅怀大笑,赞叹不已。许黄民所说王文度正是这人的先父,他名曰王国宝,官拜辅国将军、黄门侍中。另一人乃其胞弟王元达,现为司徒长史。

兄弟两人谄事会稽王孙玿,排挤正道,党阿群小,实为国贼。王国宝兄弟出身太原王氏,当今天子皇后王法慧便是其远宗,会稽王妃为其堂妹。

天子兄弟二人皆娶太原王氏女,但王国宝兄弟不受太傅谢和赏识,在朝中并不得志。王国宝虽然还是太傅的女婿,但谢太傅厌恶他趋炎附势,人品不端,一直打压他升迁。

直到兄弟二人攀上了堂妹夫婿这颗大树,才逐渐升到高位。

王国宝沉吟道:“此事非同小可,定要在庙堂之上公然宣出。若是道长悄然去奏于陛下,陛下定然以为过矣。即使禀报会稽王,想来王爷也必赧于认可。”

许黄民心中正作此想,否则何必跟他兄弟在此装神弄鬼,直接去对陛下和王爷言说即可。

如此一来,陛下和王爷怎么好意思逢人便说,朕乃文昌帝君下凡,寡人乃司禄星君转世。旁人还道圣上兄弟二人中邪了。

必须要由他人之口说出,而且必须要使大家都深信不疑,才能达到目的。

许黄民道:“侍中大人所言极是!贫道深知陛下谦逊谨慎,若奏于私室,陛下定要制止这骇俗之言。不知大人可有良策,贫道若能于朝堂之上,大臣之间公布此言,则陛下与王爷定然大喜,于大人岂非一桩功劳?”

国宝之弟王元达思索一阵,言道:“腊月二十日正是陛下诞辰,何不趁万寿节时,在大司马门前做一场万寿祈福法会,届时道长可上承天意,宣读神旨,还有谁敢质疑?”

王国宝击掌赞道:“妙!元达此言妙极!我明日便禀告王爷,筹备万寿祈福大会。”

许黄民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心中也痛快非常,三人开怀畅饮,更深方归。

陆英在隔壁听他们织构甘言蜜语,一心媚主,挖空心思希旨求进,不禁反感作呕。国有此等谄媚佞臣,何患不亡?

该当想个法子,搅了他们所谓的万寿祈福法会才是。当下也没心思再听,结过酒钱离开青楼。

此时天晚,也不方便再去太傅府打扰,陆英寻了一个僻静处,打坐调息,就这样挨了一夜。他勤修天真道人含章拳,如今体魄内息不知上了多少重楼,这点寒冷对他而言自不算什么。

天明后,陆英在街市吃了碗羊肉汤饼,顿时浑身冒汗,肚腹中暖烘烘的。他买了些腊肉、鸡鸭、葡萄酒等货食,踱步来到朱府,想拜会一下朱家人。

进入府中,朱琳琳、朱孚热情相迎,与他奉茶闲叙。朱琳琳十四五岁的少女,早忘了昨日的不快,此时言笑晏晏,三人相谈甚欢。坐了半日,陆英告辞离去,又至太傅府中。

李玄阳见到陆英笑问道:“华亭,昨夜去何处快活了?你在建邺城中有甚亲朋故旧,竟一夜未归?”

陆英答道:“昨夜我在秦娥居遇见一位老邻居,便去讨了杯酒喝。 ”

李玄阳疑惑未解,陆英便将许黄民与王国宝兄弟之事大略讲了一遍。

李玄阳笑道:“他上清宗愿意捧人臭脚,你又何必掺和其中?随他什么天帝下届,终归是要吃五谷杂粮,饥寒了要生病,烦恼了会痛苦,理他们作甚!”陆英无奈,只能对以苦笑。

李玄阳又道:“听闻今日宫中下了中旨,拜杨逸少之子杨子敬为中书令,还加驸马都尉,命他休妻,尚余姚长公主。这公主才弃荆州桓氏,便要嫁入杨家,嘿嘿,倒是占尽风光。”

陆英道:“可惜杨子敬当世才子,遇到了帝女垂青,却要休妻再娶,人生无奈事大抵如此。”

李玄阳道:“如今的杨家,虽说朝中并无要职,但根脉深厚,子孙蕃息,尤其在会稽郡枝叶茂盛,田园山泽姿产丰饶。皇帝这是要扶起杨家,再立一根大柱不成?”

陆英却不这般想,恐怕召杨子敬入京除授新职,是谢太傅为了制衡会稽王一党,做的铺垫。

之前因为太傅之女与杨家长公子杨元琳离婚一事,杨谢两家交恶,太傅一直排挤杨元琳,到数月前才给了个秘书监的职位。

现在太傅已决意避位,便想扶起杨子敬,与谢家众子侄一同对抗太原王氏的咄咄逼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杨子敬雪天吟诗,遇到了长公主,陛下要杨子敬尚公主,做驸马,那么杨子敬到时是帮谢家还是帮皇家就不可知了。

这些心思,陆英不愿对师傅言明,因李玄阳一直敬重倚护谢太傅,对谢太傅不尊重的话,最好休提。

шwш ⊙тTkan ⊙¢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