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八关锁凤邑,公子褐裘来 > 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门不入 终南山力搏熊虎

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门不入 终南山力搏熊虎

是夜,蒲刚命窦冲、李辩率二千骑出南门,只沿路放火,不可恋战;命蒲恢率三千骑,带着蒲巍以及邓迈兄弟三人,出东门接应骊山守军;命太子蒲宏率五千骑等城外火起,出西门直奔阿房城。

汉主蒲刚亲领一万精兵,袭击段冲中军大营。其余步兵坚守长安,不得妄动。

原来蒲刚早命人传旨镇守骊山的蒲方,命他今夜渡过灞水,偷袭东门外西赵伪军。

二更天时,城外赵军攻城一日,早已钻进帐中歇宿。冬日天寒,连巡哨卫兵都躲在背风处烤火,根本不以为长安城中还敢派兵出来送死。

东方忽然喊杀声起,料是骊山守军已经依令来到。蒲刚命蒲恢与窦冲、李辩两支骑兵同时出城,一支往东杀,接应蒲方,一支往南纵火,虚张声势。

城东城南赵军阵中同时大乱,段冲不知汉军有什么诡计,忙命擂鼓备战。可惜汉军出城兵马太少,蒲方谨小慎微,夜中也不敢下令全力进攻。又兼西赵领军大将,皆是鲜卑旧臣,久经战阵。过不几时,就与汉军战了个势均力敌。

太子蒲宏领军出西城,冲过赵军,直奔阿房。陆英与蒙逊、延孤伴在太子身旁,三人各施手段,马前拦路者皆须一死。

五千骑兵踹营的踹营,杀敌的杀敌,将西门外赵军大营钻了个口子。段冲大急,怕汉军端了老巢,忙率中军追击蒲宏。

蒲刚大张旗帜,领一万精骑随出西门,直攻段冲大营。

赵军连番败于汉主之手,又对这位二十多年的天子心存敬畏。此时天黑月暗,四面八方喊杀震天,鲜卑士卒纷纷乱逃,竟无一丝斗志。蒲刚旌旗西指,猛追在段冲之后,一路大败赵军。

追了几十里,到了阿房城下,太子蒲宏列阵在前,汉主蒲刚追击在后。西赵军士魂飞魄散,哪里还有士气可言,大多绕过阿房,逃得不知所踪。

段冲麾下高盖、慕容永奋力搏斗,杀开一条血路,护卫皇帝段冲逃入城中。

蒲刚追至城门,见门洞大开,城上城下无人守御。他不禁心中犹疑,急令大军止步。太子及众将皆请令追入城去,蒲刚担忧城内有伏兵,坚决不从。

太子急道:“父皇,天予弗取,反受其咎!今夜白虏兵败如山倒,若不斩草除根,恐终遗患也!”

蒲刚怒道:“住口!你懂什么!兵法云‘穷寇勿追’,何况天黑难辨形势,如果城中有伏兵,你我岂不死无葬身之地?”

太子仍不甘,软言劝道:“父皇,儿臣愿亲率一支军马,入城为前锋……”

蒲刚打断他,喝道:“莫要再言!传旨,班师回长安!”

众将士无奈,只得遵旨回师。陆英三人在太子军中,皆摇头叹息,错过今日机会,不知何日才能灭尽西赵。

大军返回长安,城外攻城的赵军已经尽数撤去。点数战果,此一战也杀了五六千白虏,只是未能一举擒住段冲,实在可惜。

经过数日休整,段冲收拢败亡之军,从郊县强抓民壮,复有六七万之众。依然盘踞在阿房、咸阳之间,令蒲刚夜不能安枕。

渐渐冬来,天寒地冻,汉军赵军皆休兵罢斗,四处寻找粮草越冬。

陆英与蒙逊、延孤闲来无事,便在三辅京畿之地游猎,顺带整治乱兵,救助百姓。蒙逊与延孤随着陆英体会到了被百姓尊敬爱戴的感觉,整日兴头十足,巴不得多遇到几伙赵军。

冬至时分,连降数日大雪,田野积雪过膝,

山林间狐兔野狼出没。三人追逐猎物,渐至终南山下。

秃发延孤猎到一只野兔,沮渠蒙逊捕到一只孤狼,就在河边凿冰取水洗剥干净,陆英架起火堆炙烤成熟,三人分而食之。

延孤与蒙逊初尝陆英手艺之时,赞不绝口,差点连手指都送嘴里咬掉。如今日久,虽吃过多次,但总也吃不腻,总感觉这辈子没吃过这么美味的炙肉。尤其是那炙鱼,说是天下第一毫不为过。

陆英自然讲过了学艺的故事,只敢认天下第二,第一之位还是留给檀山仙钓飞熊老伯。

他三人正在大快朵颐,林间走来一人,身高近九尺,肩宽腰细,臂粗腿长,二十岁刚出头,面色黝黑,身披熊皮,肩上以钢叉挑着一个葫芦。

那人靠近十余步外开口道:“敢问朋友,能否分口炙肉给在下吃?远处即闻到香味,实在难忍饥饿,请恕冒昧!”

陆英笑道:“兄台快请过来同享,何必如此客气!”

来人大喜,快步上前,从肩头取下葫芦,说道:“我这葫芦里还有几口浊酒,若是不嫌,便请同饮。”

沮渠蒙逊笑着接过酒葫芦,先饮一口,握着葫芦递给来人一条狼腿,说道:“请问兄台尊姓大名?”

来人边啃肉边道:“在下姓薛名勇,是山间猎户,自幼以打猎为生,无父无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蒙逊笑道:“薛兄相貌不凡,岂能寂寂无名于山野,何不投军报国,去战场上挣个封妻荫子?”

薛勇闷头道:“本想投军,奈何身无寸功,去了军营也难以出头,便想着如何取个投名状,再做打算。”

蒙逊拿着酒葫芦片刻,才递给秃发延孤。延孤饮了一口酒,直呼痛快,转头递给陆英。

又听蒙逊道:“不知兄台打算取个什么投名状?”

薛勇道:“听说西赵伪朝有大官来此狩猎,我想杀他一两个头颅,去长安城中献给天子,怎么也要混个屯将当当。”

秃发延孤奇道:“薛兄孤身一人,就敢去刺杀西赵大官,万一失手岂不白送了性命?”

薛勇笑道:“山中猛虎我也搏过,黑熊之皮也是我赤手空拳剥下……几个鲜卑白虏,何足挂齿!”

秃发延孤也是鲜卑人,虽知他并不是说自己,但听到这番言语,仍不免嗤笑出声。

薛勇看他一眼,见他肤白发黄,也不理会,仍自顾吃狼肉。

陆英饮一口酒,笑道:“薛兄志气胆识令人钦佩,只是独身闯虎穴,太过冒险!若是不弃,我等愿助兄一臂之力!”

薛勇瞪大眼睛望着陆英道:“此话当真?”

陆英含笑点头道:“绝无虚言!”

薛勇起身,抱拳道:“薛勇该死!观二位容貌,还以为几位朋友是那段冲爪牙,谁知也是我辈中人!”

陆英大笑道:“我与西赵仇深似海,段冲恨不得食我之肉,岂会是他之一路!”

薛勇打量他几眼,见他身穿道袍,年轻俊逸,狐疑道:“道长难道是陆神仙?”

陆英又笑道:“神仙不敢当!在下陆英,草字华亭。这位是匈奴沮渠蒙逊,这位是秃发部王子延孤。”

薛勇激动地道:“真是陆真人?常听人说陆神仙替天行道,普济万民,不想在此相识,真乃三生有幸!”说罢又分别与蒙逊和延孤见礼。

陆英道:“众口相传,难免讹误,要知一人心,还得亲眼观其行。”

薛勇毕恭毕敬,再无方才倨傲之色,望向陆英的眼神,难免带着三分神圣的仰慕。蒙逊一直留意观察薛勇举动,见他确无不轨之意,方才放下心来。

待薛勇吃尽半只狼肉,满足的打个嗝,蒙逊问道:“薛兄所说西赵大官在何处行猎,可知其姓名?”

薛勇摇头道:“只是听附近堡壁中乡民说,见到有大队鲜卑骑兵向西入了山,却不知是何人。”

蒙逊道:“不管是谁,既然让我们碰上了,总要扒他一层皮下来,事不宜迟,我等这便入山吧。”说罢,眼神询问陆英。

薛勇爽快答应,起身扛起钢叉,挂上空了的酒葫芦,当先大步行去。陆英三人牵马跟随。在密林间行了一个多时辰,见远处有大队马蹄印记。

薛勇猎户出身,最是擅长寻踪觅际,他从马蹄与粪便判断,约有一千骑,经过此处已经最少一日。

陆英说道:“看来这个大官着实不小,能有一千扈从,必是西赵有数的几个重臣。”

沮渠蒙逊也道:“兄长说得对,我们逮到大鱼了!”

薛勇跟着马蹄又走了几十里,隐隐已能听到呼喝之声。地上积雪深盈尺数,马也奔跑不快,是以马蹄声并不明显。

薛勇如一只猎豹,撒开长腿飞奔,陆英三人将马系在树上,赶紧追上去。

到了山下,见到此处有百余骑兵,当中一位年少白面男子,狐裘大氅,正骑在马上引弓搭箭。他瞄准一只雄鹿,倏地放矢射去。

身旁围猎的亲卫见男子射中,齐声喝彩,山呼万岁。

陆英看得真切,此人便是西赵伪帝段冲。老天有眼,让他今日撞在自己手中,定不能放他离去。

薛勇三步并作两步,在段冲放箭之时,已飞跃而起,挺钢叉向他刺出。段冲全神贯注在鹿身,等察觉之时,已来不及反击。

他反应也快,于马上一仰身,将弓箭弃在地上,双手握住了薛勇钢叉。

薛勇身高力大,将叉一抽,段冲被拽下马来。正要上前再刺,旁边慕容永马槊早递到他面前。薛勇向侧方闪开两步,举起钢叉与慕容永战在一处。

陆英在远处静观,这薛勇在地上与慕容永骑马相斗,钢叉长槊交攻,也丝毫不落下风。山野间自有英雄,此人真是好汉一条。

沮渠蒙逊与秃发延孤虽不识得段冲面貌,但听呼喊万岁之声,也知此人是谁。两个抽出刀,并肩冲上去,直奔段冲。

段冲从地上起身,怒气勃发,拾起弓连珠二箭向蒙逊与延孤射来。他两人以刀拨落箭杆,速度不减,已近段冲十步之外。

赵军急急鸣警,四处骑兵涌来此处救驾。蒙逊与延孤双刀夹击段冲,段冲抵挡几下,便藏在亲卫身后,任由众人缠斗。

陆英见机不可失,飞身跃上一株树干,从头顶直扑段冲。段冲抬手又是一箭,陆英拂尘一抖,便将箭羽扫开。

段冲紧跑两步,跃上一匹马便想逃。陆英哪里肯让,落地之后更不稍停,拂尘如剑直刺他后背。

按理来说,这一下定要扎无数血窟窿出来,谁知刺中段冲,竟丝毫没延缓他身形,仍然被他驾马奔逃。

陆英心中惊奇,展开步伐追上去。西赵骑兵呼喊着拦阻陆英,虽然伤不了他,但那段冲却也跑远了。

陆英摆脱西赵骑兵,还待再追段冲,回头见薛勇与蒙逊、延孤三人皆陷入重围,恐怕难以脱身。他心中叹息一声,看来此人命不该绝,今天又功败垂成了。

陆英救出三人,让他们先走,自在后面抵挡赵军。赵军本就惧怕陆英,又急于保护段冲,不一时便尽数撤走。

薛勇再见到陆英,垂首道:“薛勇无能,将天下英雄看得忒小了。光那慕容永一人,我便胜他不过,竟然还妄想刺杀段冲。若不是我拖累,陆真人定能杀了段冲小儿,为我关中百姓报仇。”

陆英拍拍他胳膊,说道:“薛兄不必气馁,你有这个胆魄,便胜过无数豪杰。生死各有天命,段冲今日命不该绝,再说多也无用。我明明击中了他,却未伤他分毫。想必是他衣服之内着了软甲,哼,还真是怕死的紧!”

薛勇抱拳道:“陆真人,我也不去投军了,此生便跟定了真人,为民除害,除暴安良,不比做个狗屁屯将快活多了!”

沮渠蒙逊笑道:“薛兄快人快语,当真大丈夫也!跟着华亭兄自然快活,起码这炙鱼炙肉便永也吃不腻!”

陆英也笑道:“薛兄愿意随我一同救助百姓,也是百姓之福,陆英何敢推辞?只是有一点, 切莫再称呼真人、神仙,叫我华亭便可!”

薛勇躬身道:“大哥,薛勇是个粗人,认定了陆大哥是可以托付之人,这辈子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大哥受我一拜。”说着便拜了下去。

陆英赶忙扶起,说道:“贤弟不必多礼,能得贤弟臂助,我求之不得。”

秃发延孤道:“兄长,我若不是什么首领之子,便也不再回部落去了,跟着兄长才觉痛快!”

陆英开怀笑道:“人之相交自有因缘,该聚则聚,该散则散,贤弟何必强求。若是你我缘分未尽,我便是赶你走,你也走不了!”

秃发延孤也跟着舒畅起来,拿目光看向沮渠蒙逊。

蒙逊道:“我当然也不愿与华亭兄分别,只是尚未向吕大将军复命,总觉心中不安。待来日事了,再来与三位贤兄共闯江湖,将这天下不平之事都管上一遍。”

陆英笑而不语,薛勇听他二人言语,心中也渐感亲近。没用了半日,这四个年轻人便成了情同手足的兄弟。

薛勇提议,离此不远有一座坞堡,堡主常用自酿的酒与他交换野味,可去那里暂歇。此处坞堡乃终南山阴十数家共建,方圆三四里,内居一千余人。

堡主叫郭亮,乃是本地豪族之长。原本几百顷地都是郭亮所有,家境殷实,人丁兴旺。自从鲜卑在华阴反叛以来,不得已结堡而居,又恢复了几十年前父祖的生存方式。

陆英一行人受到了热情款待。郭亮听闻长安城中缺粮,从堡中筹集了二百石粮食,派人跟随陆英送去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