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若有起跑线,有人出生在罗马 > 第225章 董方甄选!你欠我一袋大米

225.第225章 董方甄选!你欠我一袋大米!(

此刻,董余晖还不知道自己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更不知道长白山、旅游小组都站出来支持自己。

他只是安静的在直播间卖大米。

不过,此刻有点尴尬的是……

大米卖完了,但是,直播间的人数正在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着。

而且,原定的直播时长还没有到,要是提前下播的话,平台会扣分的。

不过这些倒也难不倒董余晖。

看着大家清一色的“董方甄选欠我一袋大米”的弹幕。

他歉意的拱了拱手,道:

“朋友们,对不住,董方甄选的大米库存已经清空了,要买的话,只有等明年了。”

“但是,没有买到米的观众们,你们也不要着急。”

“看,我这里还煮着一电饭煲的米饭呢,我可以替你们尝嘛。”

给直播间的观众们听无语了。

“???”

“皮这一下很开心吗?”

“欠我的一袋大米,需要你人来偿还怒火”

“林老师来替伱还大米债,也不是不可以。”

“楼上的,你算盘珠子嘣我脸上了。”

“……”

董余晖乐呵呵的看了一眼在线人数,此刻,实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了六十万加!

这下他可开心了,对着场外的工作人员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人数破六十万了,这种时候,必须要有福利。”

张云舒神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了,这时候来福利,肯定是为了留住观众的!

会发优惠券,还是搞在线抽奖?

结果下一秒,董余晖张嘴:

“把我珍藏的红肠拿出来,今天就这这一电饭煲米饭,我们给造了!”

张云舒:“???”

直播间的观众们:“!!!!”

关键的是,工作人员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煞有介事的回应:

“单吃红肠太腻了吧?酸黄瓜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

董余晖一口答应。

然后,就这样,外间助播的工作人员端来了酸黄瓜、红肠、小菜,还有碗筷。

真就大家一起,在直播间吃的喷香!

“我们董方甄选的大米,吃着就是香哈。”

“这一口大米入口,舒服!”

“诶?要不要给直播间的观众们先尝尝?”

“好啊,朋友们,看过等于吃过,来,瞅瞅这米粒,颗颗饱满,晶莹剔透啊!”

直播间的观众们,嘴角留下了不争气的口水。

“吃的真香啊,真不是人啊!”

“董老师,你性格这么恶劣,林老师知道吗?”

“嘴角留下了不争气的口水,啊不,泪水。”

“好气,凭什么你们吃的这么香?!”

就在这个时候,董余晖扫了一眼弹幕,正好看到了这条,乐呵呵的道:

“有观众问,我们为什么吃的这么香。”

“嘿嘿,当然是米好啊!”

工作人员戳了董余晖一下,默默道:

“董老师,别拉仇恨了,这米今年买不到了。”

“哦,那我圆个场子吧。”

董余晖放下了碗筷,悠悠的看向了镜头。

直播间观众们的拳头都硬了。

呸,这次要是说不出一朵花儿来,直播间都给你冲掉!

“我刚刚有提到,我们为什么吃不出大米的香味了?”

“那是因为在饭桌上,你得照顾不必照顾的情绪,回答不必回答的问题。”

“你不开心呐!你没有心情去品味那米的味道。”

“对吧?”

董余晖双手一摊,继续说道:

“其实我们吃的并不是具体的饭菜,我们吃的是一种状态。”

“那种状态里头,一定是爱人相伴左右,家里饭菜可口。”

“这种健康舒服的状态,就是生活的真谛。”

“所以,你们的餐桌上,摆放的是不是董方甄选的大米,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你爱的人,一起吃饭。”

“朋友们,今天家回家去吃饭吧,炒个土豆丝、来盘西红柿炒鸡蛋。”

“细细品味,美好无处不在、生活也无处不在。”

话音落下,直播间的弹幕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而后,普天盖地的评论弹出——

“回家,和家人吃一顿饭!”

“对,回家!给老婆煮一碗面,有她的地方,吃什么都安心。”

“想爸妈了,今年过年,团圆饭我来做,让他们也歇一歇。”

“今晚,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家!然后,他们歇着,我来张罗晚饭。”

“董老师,谢谢你的提醒,浪漫,一直在我身边啊!回家咯!”

“回家,哈哈~!”

“……”

在观众们的调侃中,直播终于圆满结束了。

看着灯光熄灭,张云舒陷入了一种静谧的沉默之中。

这场直播已经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以至于,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可以说什么。

倒是房间外的吴鹏他们几个,看到直播结束,拉着林枫走了进来。

“林老师,怪不得您和董老师是好朋友,你们俩都是才华横溢的那种人嘛。”

吴鹏眼睛里全是佩服,由衷的说道:

“之前,我想的是好好学习法律知识,可是现在我才发觉,光是学法律知识不够的,我还要看作品,把谈吐给提高上去。”

林枫听到吴鹏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表扬一下他的思想觉悟又提高了。

孙薇就抢先开了口,满脸都是笑意:

“吴鹏,你也知道你一张嘴就露馅呀?”

吴鹏也不恼,笑嘻嘻的回应孙薇:

“孙姐,你也别说我,咱俩,一个半斤,一个九两,反正都不足称。”

两人的对话让林枫无奈摇头了。

倒是周子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们俩真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不对,这一幕我还真不好形容。”

周子程摇了摇头,微笑着看向了董余晖:

“我也应该好好和董老师学习,多读一些书,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林枫点了点头,笑道:

“多读些书这点倒是对的,咱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你们仨能有这种想法,不枉费我带你们走这一遭。”

几人的说笑声,把张云舒的思绪引了回来,她目光灼灼的跑到了董余晖的身边,说道:

“董老师,你好厉害啊!”

“我第一次知道,直播带货,不仅仅是卖商品。”

“我在场外看着直播间的弹幕,发现你还启迪了观众,这简直就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董余晖看着张云舒崇拜的小眼神,笑了笑,神情中带着谦虚:

“任何一个职业,都能,也都可以带给人们对‘美’的启迪,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张云舒挠了挠头,她知道董老师没有说大话、空话。

但是这个层面,她还是觉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于是,张云舒干脆不想了,倒是问起了更为现实的问题:

“董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您带货的选品标准是什么?”张云舒指了指直播间的背景墙,张嘴:

“您卖书,也卖大米,这完全是不一样的品类。”

“怎么就凑在一起了呢?”

面对张云舒的问题,董余晖轻轻一笑,开口说道:

“来,我带你看一下外面。”

“什么?”

张云舒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董余晖已经率先往屋外走去。

和林枫擦肩而过的时候,也不忘招呼吴鹏他们仨:

“和我一起,到阳台上来。”

几个孩子懵懂的跟上的董余晖的步伐,趴在了阳台栏杆处。

董余晖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气,指着外面的风景:

“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水田,大片大片的水田。”

张云舒抢着回答道:

“这里和香樟村不一样,香樟村也有水田,但是是水田和旱地交织,那边靠着山,土地被分隔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

“但是这里打眼望去,都是水田,视野开阔,水田波光粼粼,很漂亮。”

董余晖笑着拍了拍张云舒的肩膀:

“你的观察力很不错。”

“现在,我可以回答你,为什么我卖的东西里面有大米了。”

“因为这里盛产大米,但是,这里又不是国家的主要产粮区,名气不大。”

“这就导致了,乡亲们有好的大米,但是根本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乡亲们也要生存,就外出打工,逐渐荒废了田地。”

“本地官方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想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进行新农村改造。”

“刚刚改造的初期,根本没有人来,但是道路打通了,租金又便宜,就吸引了一些主打田园风光的自媒体入驻。”

“我就是那个时候被吸引过来的,看到乡亲们的情况,就想着帮大家卖大米。”

“于是就在这边驻扎了下来,一边带货,一边跟进大米生产。”

“就有了你们今天看到的直播卖大米的事情。”

听着董余晖娓娓道来那段过往,吴鹏、孙薇、周子程三人,脸上都带上了恍然。

原来董老师选品是这样选的啊!

怪不得大米和书一起卖呢。

不过,张云舒显然有其他的想法。

她定定的看着董余晖,说道:

“董老师,你的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在香樟村复刻呀?”

“我在香樟村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也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

“那里也产大米,虽然数量规模不比这里,但是我尝过,好吃的。”

“还有一些干货、竹编的器具之类的,都不错。”

说起这个,董余晖就有些惆怅了,他先是看了一眼林枫,才无奈的说道:

“之前我和你们林老师也有过这方面的想法。”

“为此,我还专门去香樟村做过调研,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林枫点了点头,也是带上了几分惆怅:

“是啊,那时候董老师还给香樟小学的孩子们上过课呢。”

听到这段往事,四个孩子脸上都带上了疑惑,既然都去过,为什么没做成呢?

林枫和董余晖一看大家的神色,就知道四个孩子心中所想。

董余晖轻轻的拍了林枫手臂:

“你来说吧,毕竟,那是你的家乡,你比我更加的了解。”

林枫点了点头,但是先反问了张云舒一句:

“云舒,你觉得带货这件事,关键点在哪里?”

张云舒想了一下,开口回答道:

“在于让观众认可主播,愿意为了主播掏钱。”

“要做到这一点,主播选品应该慎重,要卖真正的好东西,建立口碑。”

林枫听了,微微一笑,开口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一个点。”

张云舒瞪大了眼睛,有些不解。

林枫不疾不徐的接着说道:

“主播带货,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意,生意,就离不开生产和销售。”

“我们先说生产。”

“香樟村坐落在山间,土地被山势地貌天然的分隔开来,且因为山形的阻隔,每块地适合种植的东西都有所差别。”

“我举个例子,山体向阳的一面,和背阴的一面,植物长势本就不同,你们想想就知道。”

四个孩子听到这话,细细的回忆起香樟村的植被情况。

然后点了点头,在村里,好像真的每块地种植的东西都不一样。

村民有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

林枫看着大家的神色,知道他们想通了接着说道:

“这么一来,就导致了,香樟村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某种作物培养。”

“而卖货,需要‘量’的,生产跟不上,怎么卖?”

“走精细化的高端路线吗?”

“可是香樟村不管是人文底蕴,还是历史底蕴,都达不到呀。”

四个孩子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重重的点了点头。

孙薇更是说道:

“老师,我记得慈善机构来捐赠物资的时候,您留下了养殖蜜蜂,还有竹编的技术书籍。”

“其实,您是在一点一点的帮助香樟村,建立自己的底蕴,对吧?”

林枫笑了笑,赞许的摸了摸孙薇的头。

这时候,张云舒迫不及待的问道:

“老师,生产这一块,我知道缺陷了,那么销售呢?”

“在我看来,主播就是最关键的销售,只要主播号召力够强,总能卖出货物的吧?”

林枫听到张云舒的说法,轻轻一叹:

“主播能卖出东西不假,可是,卖出的货物,怎么到达消费者的手上呢?”

“你在城市中生活,早已经习惯了,今天下个单,明天快递员就能把东西送到你的手上。”

“那是因为城市交通发达,人员足够。”

“你回想一下香樟村现在的交通条件,狭窄弯曲的道路,最近的快递点在遥远的镇上。”

“这么长的时间差,消费者能等吗?货品的新鲜度能等吗?”

“所以,在香樟村带货这件事,困难重重啊!”

话音落下,吴鹏的脸上露出的失望的神色,对林枫说道:

“这么看来,香樟村的带货之路,还能遥远。”

孙薇也是叹气:

“香樟村的乡亲们想要富起来,真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

董余晖伸出手,轻轻的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道:

“这些事情,让我们大人操心就好了,小孩子嘛,快快乐乐的就行。”

“走,董老师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说着,他也招呼林枫:

“林老师,您也请?”

林枫微微一笑,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你这语气,怎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怕我把你吃穷?”

“呵,你看不起谁呢?”

“……”

两人说说笑笑,领着孩子们往楼下走去。

张云舒想着事情,落在了最后面。

然后,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困难是有很多,但是一点一点的克服不就完了?!

我家雪王冰城,不也是从一间几平米的小店慢慢做起来的?

林老师、董老师,你们等着!

我一定能想出办法,不管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