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

又一次大朝会,一名御史突然站出来禀奏:“陛下,臣请查孔家田亩,按朝廷现行政策,即便是孔家也不应例外,可如今山东一地清田进度甚慢,主要就是因为孔家。”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很多文官都有些措手不及,这可是孔圣的家族,怎么能这么粗暴的也来侵占他家的土地?

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驳道。

当初陛下赐给他们的祭田是说好了,不用交赋税的。”

可是更多的人就不满意这样的说辞,现在朝廷推行的政策,所有大族都受损了,凭什么你们孔家就特殊,孔子自己都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考上进士的士子都不能免俗,皇庄亦要缴纳赋税,孔家当然也不能例外!”

“你……有辱斯文!”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下面这群文官在这争吵,他对挑起这件事之后会引起的争议,心里已经有了预期。

不管开始怎么吵,最后的意见一定会逐渐趋同于清查孔家的田亩,并且逼着他们一起纳税。

还是那句老话,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的时候,孔家这个异类就格外扎眼,何况孔家除了孔圣的名头,连个正经做官的都没有,又有谁会为了他们下死力气卖命?

朝堂上的这群人可不是那些热血上头的年轻学子,会被孔圣这个名头给吓住。

就在大家争吵的正激烈的时候,一开始站出来的那位御史,再次发言了。

“臣私下里调查过孔家所拥有的的土地,当初陛下赐祭田两千顷,孔家历代得皇室祭田六百五十顷,更有孔家每年侵占的土地,综合下来不下于五百万亩!”

这个数字让朝堂上所有的大臣们都震惊了,之前没有人把这样的数据整合着说给他们听,他们也都只知道孔家土地应该挺多的。

可是超过五百万亩,还是有些太多了,已经赶得上一个大县了,这么多土地都掌握在孔家一家手里,而且很多还是祭田,不用交赋税。

就算是其他的几百万亩私田,依照之前朝廷收税的情况,他们缴纳的赋税恐怕也是少的可怜。

这下子所有人都没心情帮孔家说话了,你一家就占据了山东省五百分之一左右的土地,还不怎么缴纳赋税,当地的小民必然是活不成了。

无怪乎山东会是白莲教起义最多的地方之一,百姓压力太大了。

看到有人开始攻击孔家,刑部尚书杨婧可能是出于痛打落水狗的心思,也站出来说道。

“曲阜孔氏子弟在当地多有不法之事,打杀家奴,强买强卖,奸淫民女,放利子钱,兼并土地,主支欺压旁支,就连同宗的孔氏子弟也有很多受不了的,但民不敢告,官不敢究,臣之前亦不敢多言。”

这些情况朱元璋是有所耳闻的,但一直不好对孔家下手,就是不希望朝廷上的文官们跟着闹事。

现在看到手下的文官们一个个脸色难看,朱元璋的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想到锦衣卫密报的孔家家主说的话,朱元璋就火冒三丈,这次一定要好好把他们收拾一顿。

正在朱元璋冷眼旁观的实施,礼部尚书李原名也站出来说到。

“臣听闻,孔家家主孔希学每年春秋大祭之时不守礼法,皆饮酒,和妇人多有亲昵之举。”

群臣大哗,如果说刚才刑部的杨婧说的问题,只是些小事,孔家可以交出部分分支的族人就能解决。

礼部尚书李原名的这一刀就真的扎扎实实的捅在孔家的腰眼上了。

当代衍圣公孔希学在代替天子主持春秋大祭的时候,玩忽职守,这是不忠,在这样的大祭中同样要祭拜孔子,他不守礼,同样也是不孝!

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孔家作为孔圣后裔,居然出了这么个不忠不孝之人,若是加上之前举报的那些枉法之举,那就是不仁不义。

这一套连招打下来,孔家就要成一摊谁也不愿意沾染的臭狗屎了。

朱元璋骤然听闻李原名说的这个消息,都也有些火了,在明朝祭天从来不是一件小事,可现在有人告诉朱元璋,孔家在祭天的时候,就这表现,朱元璋活撕了孔希学的心都有了。

看着下面的百官现在把孔家做的好事一件件抖露出来,朱元璋眯着眼问道。

“那在众卿看来,该如何处置孔家?”

左都御史赵勉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陛下可令衍圣公闭门思过,罚俸即可,他到底是孔圣后裔,还是以规劝为主,至于其下犯法的孔氏子弟,全部交由刑部论罪。”

杨婧站出来和他唱反调道:“就看孔希学在代陛下进行春秋大祭的表现,就应该直接夺了他衍圣公的名号!此等无君无父之辈,若非是孔圣后裔,就应该杀了!”

有人站出来打圆场说道。

“唉,陛下身为天子,总不能因为这点小过失,就剥夺了别人的职位,这样有失宽仁。”

其他人心里顿时暗骂道,陛下什么时候宽仁过,凭什么孔家就特殊,我看你是巴不得孔家死。

朱元璋听他们讨论这么久,也没有听到合自己心意的处理方案,有些不满的问道。

“还有别的吗?”

群臣一时间都静默了,若是换成其他普通人家,他们早就建议朱元璋抄家灭族了,可孔子的后裔,总是有那么点特殊性的。

他们谁都不敢建议朱元璋下狠手,让自己在青史上留下个不好的名声,说不定这样的建议一出,就会立马遭到天下读书人的谩骂。

谁人当官不想有个好名声呢?特别是在朱元璋手底下,贪财就不用想了,查出来就是杀头,可是权力和名声总是要考虑的。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心中更生气了,看来还是低估了孔家在他们这些人心中的地位了。

朱元璋一时之间也拿不出来什么好的办法,他最擅长的粗暴处理手段,面对孔家也有些失灵。

不管这群读书人心里怎么想的,但嘴上孔子就是一个牌位,不动的时候没事,一旦动了,肯定有很多苍蝇站出来叫,烦都能把人烦死。

朱元璋也不希望把朝廷上的官员再赶出去一批,之前的晋王案牵连的人已经很多了,接连弄出来两个大案,朝堂上也会缺乏有经验的人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