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如果是这样? > 第十三回 兴土木魏主身陨 反曹魏辽王兴兵

第十三回 兴土木魏主身陨 反曹魏辽王兴兵

话说诸葛恪随李丰到了长安,见了孔明,哭拜于地曰:“小侄全家皆被孙权所杀,望叔父看在小侄亡父份上,与小侄报仇。”

孔明忙扶起细问,恪俱言原委。孔明曰:“此乃司马懿之反间计也,孙仲谋虽是英雄,未必不识此计,然其疑心甚重,只是苦了贤侄一家。”恪咬牙切齿,誓要报仇。孔明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我国新占长安陇右,民心未稳,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动刀兵,汝且去上庸孟达处,联络旧部,打探消息,若东吴一旦有变,即可长驱直入,直取荆州,后报仇有望也。”恪然其言,拜谢再三,取了孔明将令,赴上庸去也。

孔明遂召费祎、蒋琬商议,二人皆言要休养生息。费祎曰:“现下魏国失了长安,潼关,民心动荡,若得数年修养,恐元气又复也。”孔明笑曰:“吾有一计,可教魏国不战自乱。”费祎、蒋琬忙其详。孔明曰:“吾观天书,魏主曹叡实乃好大喜功,酒色之徒。今贤明纳谏,皆因我军攻城掠地,东吴虎视眈眈也。不如请圣上做书一封,与曹魏罢战,使人通东吴,亦与曹魏讲和。则外敌一去,曹叡自现原形也,丞相再多献美女珍玩,叡必不理政务,祸乱国家也。若真如此,叡数年后必死。我国只需以逸待劳,后趁势而伐,天下可定!”二人大喜。孔明遂召回马谡、魏延,换高翔去守潼关,以示不防。又上表后主刘禅,求两国罢战。刘禅遂下国书,与使者带往洛阳。孔明又使人告东吴,孙权因失了诸葛恪,陆逊病重,正不欲兴兵,见信大喜,忙修国书送到洛阳。

魏主曹叡见蜀吴皆来书罢战,心中大喜,忙回书应允。诏司马懿收兵回都。封懿为太尉,总督军马,安镇诸边。懿拜谢去讫。孔明安抚各郡百姓,鼓励农耕,推广马钧所造水车,于是关西各处民心皆安,百姓乐业。孔明又送曹叡美女百人,珍玩无数,叡心甚喜,以为蜀汉再无争夺之心,遂在许昌大兴土木,建盖宫殿;又于洛阳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观,俱高十丈;又立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博士马钧监造,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选天下巧匠三万余人,民夫三十余万,不分昼夜而造。民力疲困,怨声不绝。令巧匠造高台一座,台上立一铜人,手捧一盘,名曰承露盘,接三更北斗所降沆瀣之水,其名曰天浆甘露。又铸铜龙凤两个:龙高四丈,凤高三丈余,立在殿前。又于上林苑中,种奇花异木,蓄养珍禽怪兽。少傅杨阜上表谏曰:“臣闻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敝百姓之财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纣为倾宫、鹿台,以丧其社稷;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陛下当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法则,以桀、纣、楚、秦为深诫。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饰,必有危亡之祸矣。君作元首,臣为股肱,存亡一体,得失同之。臣虽驽怯,敢忘诤臣之义?言不切至,不足以感寤陛下。谨叩棺沐浴,伏俟重诛。”表上,叡不省,只催督建造高台,安置承露盘。又降旨广选天下美女,入芳林园中。众官纷纷上表谏诤,叡俱不听。

却说曹叡之后毛氏,乃河内人也;先年叡为平原王时,最相恩爱;及即帝位,立为后;后叡因宠郭夫人,毛后失宠。郭夫人美而慧,叡甚嬖之,每日取乐,月余不出宫闼。是岁春三月,芳林园中百花争放,叡同郭夫人到园中赏玩饮酒。郭夫人曰:“何不请皇后同乐?”壑曰;“若彼在,腾涓滴不能下咽也。”遂传谕宫娥,不许令毛后知道。毛后见叡月余不入正宫,是日引十余宫人,来翠花楼上消遣,只听的乐声嘹亮,乃问曰:“何处奏乐?”一宫官启曰:“乃圣上与郭夫人于御花园中赏花饮酒。”毛后闻之,心中烦恼,回宫安歇。次日,毛皇后乘小车出宫游玩,正迎见叡于曲廊之间,乃笑曰:“陛下昨游北园,其乐不浅也!”叡大怒,即命擒昨日侍奉诸人到,叱曰:“昨游北园,朕禁左右不许使毛后知道,何得又宣露!”喝令宫官将诸侍奉人尽斩之。毛后大惊,回车至宫,叡即降诏赐毛皇后死,立郭夫人为皇后。朝臣莫敢谏者。

却说魏主在宫中,夜至三更,忽然一阵阴风,吹灭灯光,只见毛皇后引数十个宫人哭至座前索命。叡因此得病。病渐沉重,命侍中光禄大夫刘放掌枢密院一切事务;封曹休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叡病渐危,急令使持节诏司马懿还朝。懿受命,径到许昌,入见魏主。叡曰:“朕惟恐不得见卿;今日得见,死无恨矣。”懿顿首奏曰:“臣在途中,闻陛下圣体不安,恨不肋生两翼,飞至阙下。今日得睹龙颜,臣之幸也。”宣太子曹芳,大将军曹休,侍中刘放等,皆至御榻之前。叡执司马懿之手曰:“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不背后主:偏邦尚然如此,何况大国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岁,不堪掌理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勋旧臣,竭力相辅,无负朕心!”又唤芳曰:“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遂命懿携芳近前。芳抱懿颈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言讫,潸然泪下。懿顿首流涕。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须臾而卒;在位十一年,寿三十四岁。

当下司马懿、曹休,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芳字兰卿,乃睿乞养之子,秘在宫中,人莫知其所由来。于是曹芳谥叡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司马懿与曹休辅政。休自视甚高,视司马懿为无物,每有大事,皆独断之。更兼有侄儿曹爽为辅,爽字昭伯,自幼出入宫中,明帝见爽谨慎,甚是爱敬。爽门下有客五百人,内有五人以浮华相尚:一是何晏,字平叔;一是邓飏,字玄茂,乃邓禹之后;一是李胜,字公昭;一是丁谧,字彦靖;一是毕轨,字昭先。又有大司农桓范字元则,颇有智谋,人多称为智囊。此数人皆爽所信任。于是国中之权皆归曹休,司马懿亦不与争。

话说诸葛亮修养生息五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库充盈,民心皆附。这一日,闻得曹叡驾崩,心中大喜,忙唤费祎、董允、蒋琬、马谡等来商议。众人皆曰国中兵精粮足,可以发兵伐魏。马谡曰:“魏主年幼,曹休专权,吾有一计,可令魏国自乱,我军可趁势取之。”孔明问计将安出,谡曰:“辽东公孙渊久有不臣之心,若派一使臣,多携金珠,说其造反,魏必去讨伐,则司马懿与曹休必争兵权,魏国之乱不日可待也。”孔明大喜,依计而行。

话说曹芳年幼,曹休大权独揽,这一日,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称辽东公孙渊造反,自号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建宫殿,立官职,兴兵入寇,摇动北方。芳大惊,即聚文武官僚,商议起兵退渊之策。

却说公孙渊乃辽东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也。建安十二年,曹操追袁尚,未到辽东,康斩尚首级献操,操封康为襄平侯;后康死,有二子:长曰晃,次曰渊,皆幼;康弟公孙恭继职。曹丕时封恭为车骑将军、襄平侯。太和二年,渊长大,文武兼备,性刚好斗,夺其叔公孙恭之位,曹叡封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孙权遣张弥、许晏赍金珠珍玉赴辽东,封渊为燕王。渊惧中原,乃斩张、许二人,送首与曹叡。叡封渊为大司马、乐浪公。这日蜀汉使者至,以金珠相赠,说以厉害,促其造反,曰起兵之日,汉亦出兵相助,事成后平分中原。渊大喜,重赏使者,与众商议,自号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副将贾范谏曰:“中原待主公以上公之爵,不为卑贱;今若背反,实为不顺。更兼司马懿善能用兵,西蜀诸葛武侯且不能取胜,何况主公乎?”渊大怒,叱左右缚贾范,将斩之。参军伦直谏曰:“贾范之言是也。圣人云: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今国中屡见怪异之事:近有犬戴巾帻,身披红衣,上屋作人行;又城南乡民造饭,饭甑之中,忽有一小儿蒸死于内;襄平北市中,地忽陷一穴,涌出一块肉,周围数尺,头面眼耳口鼻都具,独无手足,刀箭不能伤,不知何物。卜者占之曰:有形不成,有口无声;国家亡灭,故现其形。有此三者,皆不祥之兆也。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渊勃然大怒,叱武士绑伦直并贾范同斩于市。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来。

正是:才将土木劳中国,又见干戈起外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