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如果是这样? > 第十九回:立新帝仲达专权 连东吴贾充下书

第十九回:立新帝仲达专权 连东吴贾充下书

话说司马懿大军东撤,留乐琳领兵一万断后,自率军疾行归许昌。乐琳受司马懿之计,以进为退,率军攻打虎牢关。有军士报上关来,孔明谓众将曰:“此必司马懿欲退军,反虚张声势,令我军勿追也。”遂令开关,大军一拥而出,将乐琳军马冲得大乱,琳回军自守,被姜维率军团团围住,魏延、王平已率三万轻骑出关去赶司马懿。琳率兵左冲右突不能得脱,汉军乱箭齐发,尽数往圈中射去,魏兵纷纷倒地。维大喝曰:“汝父乐进,昔日受魏国大恩!不思报本,反欲顺司马氏耶!”綝眼见势穷,长叹一声,拔剑自刎。魏兵见主将死,皆跪地请降。维令汉军割了乐琳首级,将投降魏兵解进关内,自率军亦向东追去。

话说司马懿令大军疾行东撤,自思乐琳必不能阻汉军追击,遂令张虎领军马一万,于洛水之滨据水结阵,以抗汉军。张虎领命去了。司马懿督军又行一阵,忽偏将军邓艾上前曰:“汉军锐气正盛,张将军恐不能阻之。吾愿领一军,于,前面林中埋伏,只教汉军有来无回。”懿大喜,将一万军马与艾,艾自去埋伏。

话说张虎乃自引军背洛水列阵。魏延率轻骑追到,副将王平曰:“魏兵背水为阵。败则皆没于水矣。将军虽骁勇,未可轻敌也。”魏延曰:“吾军士气正盛,正宜一鼓作气破之。”眼见两军交接,张虎大呼将士曰:“事急矣!诸军若不努力,皆死于此也!”魏兵皆奋勇。魏延见魏兵顽强,令王平率军冲击魏兵侧翼,魏兵遂乱。延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逼入洛水者无数,张虎见势不妙,只得引败兵千余骑,奋力杀出,径往许昌方向败走,延引军直追。

时天色已晚,张虎引败军逃过密林,魏延大军眼看赶上,忽然东南一声炮响,鼓角震地,火光冲天。延纵马看时,只见密林中杀出一只军马,将魏延之军,冲做两段。延大惊曰:“中计矣!”邓艾指挥军兵将魏延军队分为数段,延军虽多,然一片大乱。前方张虎见有援军,亦杀回,魏延率军死命冲突,出了包围,然回首不见王平,复杀回阵中,将王平救出。邓艾见魏延勇不可当,令众军放箭。延冲突数次,皆不能入。时姜维率军赶到,邓艾兵少,不敢再攻,率军缓缓退却。延军受挫,不敢再追,姜维见邓艾军容严整,虽退不乱,亦不欲追,二人率军回关。

到了关内,魏延言中了邓艾埋伏,问艾何人也。夏侯威出曰:“此人乃义阳人也,姓邓,名艾,字士载,幼年失父,素有大志,但见高山大泽,辄窥度指画,何处可以屯兵,何处可以积粮,何处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独司马懿奇其才,遂令参赞军机。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懿戏谓曰:卿称艾艾,当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其资性敏捷,大抵如此。此人深可畏也。”孔明曰:“吾观天书,亦知此人能为,不想其在司马懿军中,此吾之失也,文长无过。”遂赏了魏延、姜维,派人探听敌情。

却说司马懿大军疾行,邓艾、张虎赶上,言杀退追兵。懿大喜,重赏邓艾。次日夜晚,大军回到许昌,懿不及卸甲即入府,见曹髦尸,首枕其股而哭曰:“弑陛下者,臣之罪也!”遂将髦尸用棺椁盛贮,停于偏殿之西。懿与师计议半晌,遂入殿中,召群臣会议。群臣皆至,独有尚书仆射陈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书荀顗召之。泰大哭曰:“论者以泰比舅,今舅实不如泰也。”乃披麻带孝而入,哭拜于灵前。懿亦佯哭而问曰:“今日之事,何法处之?”泰曰:“若罪于少将军,恐不妥,请独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懿与师沉吟良久,懿问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师曰:“成济大逆不道,可剐之,灭其三族。”济大骂曰:“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师令先割其舌。济至死叫屈不绝。弟成倅亦斩于市,尽灭三族。后人有诗叹曰:“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诛三族,只道军民尽耳聋。”

太傅司马孚请以王礼葬曹髦,懿许之。司马懿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改元景元元年。璜改名曹奂,字景明。乃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也。奂加封懿为相国、晋公,赐钱十万、绢万匹。其文武多官,各有封赏。

是夜,司马懿急招文武百官议事,懿曰:“今虽立了新帝,然汉军驻守虎牢关,虎牢以东,一片平原,无险可守,若汉军进了中原腹地,我国岂不处处受敌乎?汝等有何计能敌诸葛亮?”邓艾出班奏曰:“丞相莫虑,末将愿领轻骑,于洛水边沿路骚扰,若汉军来则劫其粮草,令其军疲自乱也。”懿大喜,加封艾为征西将军,令艾领军前去。司马师出班奏曰:“近闻襄阳失守,二弟不知所踪。现襄阳失守,樊城必不保也,不若将樊城及南郡送与东吴,派一舌辩之士去江东,晓陈厉害,联合东吴抗击蜀汉,两面夹击,必能破蜀。”懿大喜,问谁敢去,贾充自思杀了魏主,国中多有怨言,如不立功,恐难服众。遂出班曰:“微臣愿往。”懿大喜曰:“如若公闾前去,必能成功。”遂备齐金珠与樊城、南郡各地印绶,着充带去东吴。又有秘书郎钟会出班曰:“启禀丞相,现洛阳以西皆归蜀汉,唯有宛城尚在,臣愿领一军去宛城防守,令汉军不敢全力东进。”懿亦喜,拨兵马二万,加封钟会为镇南将军,卫瓘为副将,领军前去宛城防守。

却说贾充到了健康,时孙权尚在病中,命孙峻接见。峻恼恨前番欲攻荆州为蒋济所阻,遂命武士立于左右,各执军器,召贾充入。充整衣冠而入。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殿上。充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近臣引至帘前,充芝长揖不拜。峻大喝曰:“何不拜!”充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臣。”峻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试我刀剑利否?”充大笑曰:“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吾一儒生尔!”峻曰:“吾非惧尔,尔欲作说客,来说我东吴伐汉,令鹬蚌相争也?”充曰:“吾乃中原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炫耀刀剑,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峻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赐坐而问曰:“吴、魏之利害若何?愿先生教我。”充曰:“今吴王病重,大权都在将军,将军欲与汉和,还是欲与魏和?”峻曰:“蜀汉势大,吾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充笑曰:“诸葛亮一时之俊杰,有鬼神莫测之机;我大魏丞相司马懿虽精通兵法,然数败于诸葛亮。若魏被灭,则汉必攻吴,将军自问可敌诸葛亮乎?”峻低头不语。充续言曰:“若魏吴二国连和,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近日荆州被汉所得,难道将军不欲夺回荆州否?今我主愿将樊城与南郡交于吴主,愿二国同心抗汉。”峻大喜曰:“先生之言,正合吾意。吾将禀报吴皇,先生少待。”遂进见孙权,俱言之,权应之,下旨两国结盟。峻出,重赏贾充。将国书与充带回,充欣然回转许昌。

孙峻送了贾充,即令整顿兵马,接管樊城及南郡诸城。丞相顾雍奏曰:“今魏国献上城池,并无好心,欲令我东吴与蜀汉相攻也。近日汉军新得襄阳,樊城与襄阳近在咫尺,汉军必取樊城也。南郡也就罢了,今司马懿将樊城交于我国,实乃借刀杀人也。望大将军三思。”峻不听其言,曰:“前蜀汉占我荆州四郡,尚未报仇,今我必取樊城,且将挥军西进,取诸葛恪首级,方解我心头之恨。”遂集结大军二十万,令徐盛为先锋,中书令阚泽为参军,兵发荆州。

却说诸葛亮在虎牢关帅府聚集众将,安排东进许昌之事,忽闻有魏军至宛城防守,探马报来,为首乃小将钟会也。魏延出班曰:“请丞相给末将一只兵马,愿去取宛城。”夏侯威曰:“将军不可,这钟会并不一般,乃颍川长社人,姓钟,名会,字士季,太傅钟繇之子,幼有胆智。繇尝率二子见文帝,会时年七岁,其兄毓年八岁。毓见帝惶惧,汗流满面。帝问毓曰:卿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帝问会曰:“卿何以不汗?会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帝独奇之。及稍长,喜读兵书,深明韬略;司马懿与蒋济皆奇其才。今钟会守宛城,必不能轻忽也。”魏延不信,坚决要去。孔明曰:“文长休要轻敌,吾观天书,这钟会实乃智勇之将,必要小心对待。”延愤然曰:“若取不得宛城,敢当军令。”孔明见其意甚坚,只得应允,嘱咐延再三小心。

正是:休道少年无能为,妙计败得老将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