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三十二章 忽悠汤若望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第三十二章 忽悠汤若望

作者:有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7:53

第三十二章 忽悠汤若望

看到小宦官向自己点了点头,朱由检知道晚上的賜宴已经安排好了。

于是朱由检摆驾回宫,去会一会西夷汤若望。

汤若望,原名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字道未,欧罗巴哲蛮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达濠镜,开始传奇一生。

原时空,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

汤若望还受崇祯帝之命,成功造出大炮,并完成了《火攻挈要》一书。该书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知识,是明末有关西洋大炮的最权威的著作,一直到清朝中叶都很有影响。

另外,汤若望翻译了哲蛮矿冶学家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全书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该书未及刊行,后便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遗失了。

汤若望现在正好在京城活动,希望获得大明皇帝支持,帮助他传教。

朱由检自从穿越以来,一直忙得焦头烂额,所以一直没有想到这个工具人,直到昨夜贤者时刻才记起来这茬。

于是朱由检特意命人取了汤若望的资料阅读。

在发现其人此时就在京城后,朱由检立刻让人安排晚宴,准备好好忽悠一下他,榨干他的每一点价值。

晚宴是以土豆为主材的,各种原本的宫廷菜谱,加上朱由检前世印象,以及受到朱由检启发,御膳房自主创新的花式,所以,单单土豆就做出了一百零八道菜。

朱由检这样安排也是有其用意的。

首先,用尽一切可能推广土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皇帝示范,土豆的身价、档次就上去了,农民种起来也就有利可图,商人也会加速流通。总而言之,可以尽快把土豆推行下去,应对更严重的干旱。

其次,用大明文化震撼汤若望,体现对他的看重,为接下来的事情铺垫。华夏美食是连敌人都可以俘虏,什么军事机密,在外邦领钱当差的大兵眼里,还不如一顿饺子。

再者,和山珍海味比起来,土豆要便宜得多,降低成本。朱由检特意作秀,在饮食上做出表率,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提朱由检处处算尽心机,汤若望接旨的时候是一脸懵逼的。

他想过无数种召见的可能,但是从来没有奢望大明皇帝陛下会单独宴请他。这份荣耀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毕竟根据他的经验,大明皇帝并不怎么待见外来宗教,甚至尊佛抑道的小说《西游释厄转》还被封禁了。

这样的环境,也导致他传教不是很顺利,所以,汤若望迫切想要争取大明皇帝的支持。

因此,在得到如此天赐良机后,汤若望愣了一会儿,立刻就跪谢天恩,好好隔空拍了大明皇帝陛下一番马屁。

像孙子送爷爷一样,送别传旨太监后,汤若望就开始焚香沐浴,香皂恨不得吃三块洗三块,都快洗秃噜皮了,才换上最庄重的衣服,然后往身上撒香料,十三香都装了两荷包,生怕遮不住体臭,弄个“君前失仪”的罪名,误了忽悠大明皇帝陛下的大事还罢,丢了脑袋就冤枉了。

时间飞逝而过。

汤若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站在了大明皇帝面前,规规矩矩施礼完毕,朱由检点点头,很满意,暗道:“还算一个识时务的人,知道入乡随俗。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反之亦然,而且现在的大明,蛮夷们还不敢乱跳。不像……”

于是朱由检准其暂免繁文缛节,并赐座入席。

朱由检没有遵守华夏传统文化中的“食不言寝不语”,而是选择边吃边谈。

其实,第一次了解明末历史的,一定会被彼时的风俗时尚震撼。

不同于普通人印象中的古板保守,明末的先人们玩得也很嗨。

甚至女士们都会模仿有技术的失足妇女的漂亮穿戴,打扮的花枝招展,然后出去浪。

这才真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种种诱惑,和程朱理学的口是心非,让他们信仰崩塌,彻底迷失了自己,成为**和贪婪的奴隶。

朱由检正是因为知道这一切,所以才不会用单纯的礼义去苛责臣民,而是诱之以利,给这些蠢驴脑袋前挂上胡萝卜,等到平定内忧外患,还可以适时提拔几个酷吏,用大棒整治一些开倒车的“贰臣”。

朱由检厚待汤若望也是要树立典型,吸引大明以外的人才投效。

能够让牛顿、伽利略这些人慕名而来,是最理想的情况。

不过,朱由检对此并不抱多大希望。

而且,朱由检也不认为大明百姓里就没有智力远远超过那些大神的人。

毕竟人类历史上,总是会对称似的,在不同地域同时代出现差不多的牛人,比如老子只比释迦牟尼大六岁,墨子只比苏格拉底大七岁,李世民比穆罕默德大二十八岁,郑和比亨利王子大二十三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则是同一年离世的……

一切就好像安排好的程序——如果西方历史没有造假的话。

所以,朱由检坚信,只要把大明读书人从八股解放出来,以华夏民族最聪明的特质,又有领先世界几百年的上帝视角,肯定会有很多“伟大”科学家层出不穷……

朱由检很和善地嘘寒问暖一番,就开诚布公道:“道未啊,你应该听说了,朕新建了一些大学。”

汤若望急忙点头称是。

朱由检继续:“朕今天召你前来,有三件事要你去办。第一,朕知道,你颇有学识,所以,朕希望你能将所学整理成书,作为相关大学的教材。第二,朕要新建一所大学,名为大明皇家外交大学,朕想让你到那里去任副校长,招募组织人才,教授西学、外邦语言等等。第三,朕欲让你为大明招揽有学识的人才,不论西方还是哪里,只要肯来大明皇家大学执教,朕绝不亏待。而你若能为朕办好其中任一件事,朕会封你为男爵,办好两件,封子爵,办好三件,封伯爵和大明皇家科学院院士。”

汤若望强忍心潮澎湃,听完朱由检开出的价码,急忙跪地表忠心:“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必肝脑涂地报复陛下!”

“是报答!”朱由检以手扶额,这家伙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汉语说得很地道,成语也用得可以,怎么突然整出这么一句。

汤若望冷汗都冒出来了:“陛下教训的对!微臣才疏学浅,贻笑大方了……”

“好了,朕不会在意这些无心之失。爱卿还有何要求,不妨都说出来,朕酌情给你办了。”

汤若望喜出望外,端端正正施了大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