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127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崛起,从1900开始 第127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127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有时,陈天华也会跟她聊一些人生抱负和意义,做人做事的原则等。

胡瑶香从小喜欢和崇拜英雄,陈天华在她心目中升华成了英雄,心灵上又多了份敬重。

如果不是家庭中道变故的原因,她的人生轨迹,也许是另一种烂漫景象。

下班后,胡瑶香回到大宅院。

自从三房满月后,范成贵府上的心思都放在幼小儿子、年轻的三姨太身上。

俗话说:母以子为贵。

胡瑶香又回到独守空闺的日子里。

突然,她在窗户上望见乡团练张平陪着一行人过来。

费家的费二爷费映屯他认识,还有一个顶戴蓝翎的中年男子进入小客厅,挺着大肚子,走路的时候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

这不是县衙的巡检官候常山吗?

费映屯、候常山到来,范成贵在门口候着,一起陪着进的小客厅。

这么晚了,来家里密谈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想了想,胡瑶香从楼上下来,出了自己偏院,往三进院的小客厅走去。

她善于偷窥。

……

“成贵兄,这事看怎么处置,大家有个说法,我也好回去跟家父和长兄讲清楚情况。”刚一落座,费映屯就开腔了,神色有点落魄。

自从一年前陈天华大闹翠微居之后,谢桥费家可把陈天华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总想着机会实施报复。

派人跟踪许久,一时间找不到合适时机。

目标机会是等来了,那就是陈天华搞了间石灰窑场,规模还挺大的。

让费家没想到的是,范成贵与刘文杰也投资入了股,还成了第二三大股东,这让费家有点投鼠忌器。

毕竟把石灰窑场搞砸了,范成贵与刘文杰经济严重受损,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这个时候,河泊所见石灰窑场生意火爆,就想弄点河泊管理费用,理由当然是原材料挖掘,因为挖掘地点均属于河泊。

他们张贴布告,禁止村民将开挖出来的贝壳,直接跟双柄窑场交易,应由衙门统一收购云云。

与此同时,委派洪门湖绍帮的兄弟们封锁湖面。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迫使业主自动找河泊所、或工房谈判,每年上交一笔可观的管理费就完事。

这个动机,刘文杰看得清楚,他提出主动找县衙工房谈判,上贡些所谓的河泊治理费,破财消灾。

可紧盯在背后的费家,不想就这样善罢甘休,他们炮制出一个‘盗挖国家矿产资源’的事件,先来个匿名举报。

举报信到了县衙,县尉费如纯心领神会,他立马派出巡检官候常山下去,装模作样的如此这般一番,盗挖事件成立,张贴衙门公告,彻底封锁原材料挖掘,准备抓人下狱。

与此同时,费二爷出资让洪门湖绍帮上门挑衅,制造械斗。

双管齐下之后,他们找到范成贵进行摊牌。

这就是下午陈天华和刘文杰没寻到范成贵的原因。

他神秘失踪,实际是去了谢桥,跟老大费映鹤与二爷费映屯见面。

“成贵兄弟,我们费家要对陈天华动手了,你不会介意吧。”费映鹤冷冷道。

“哎哟映鹤兄,你们费家找陈天华了断江湖恩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范某岂会介意?只不过双栖窑场有范某数千银洋投资,这个损失…嘿嘿…看怎么算。”

范成贵是个江湖中人,他拎得清,见费家找陈天华算旧帐,他立马撇清关系。

“这个很好办,费家找得是陈天华本人,而并非双栖窑场,只要把他弄进监狱里,他的股份将被衙门没收,作贱拍卖,这窑场就是你范成贵和刘文杰的了,最后,我们费家也注入资金,像双栖学堂那样的合作。”费映鹤胸有成竹。

范成贵沉思片刻,抬眸道:“这事范某没意见,只不过所有事情,得让范某撇清关系,免得乡里乡亲的被别人戳穿脊梁说闲话。”

他的意思很明确,陈天华怎么样,最终落得什么下场,跟他范成贵没有关系,千万不要把他弄成是出卖者之一。

他会继续演戏,表示竭尽全力在帮助陈天华。

这种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想法,费映鹤焉能不知,他笑嘻嘻道:

“那是当然,这事过后请你跟文杰兄先打个招呼,免得他还在一厢情愿地瞎起劲。”

“没问题。”范成贵颔首微笑。

“好好,成贵兄请喝茶,咱们就在这静等佳音。”

“……”

费家兄弟俩正陪着范成贵在公所里弹冠相庆,谈笑风生时,费家师爷神色匆匆进来,走到费映鹤身边耳语,并递上一份公文抄件,“这是老太爷从城里派人专程送来的。”

费映鹤听罢脸色变了变,从师爷手里接过公文抄件一瞧,气得双手发抖,他愤恨地将手中茶碗往地上一摔。

“啪嗒…”一声脆响,一只价值不菲的青花瓷茶碗碎成几瓣,茶叶和茶水四溅。

“怎么了大哥?”

一旁陪着范成贵聊天的费映屯见状,惊得连忙起身走到上首位,从费映鹤手里接过公文抄件一瞧,也是面如土色地嘟囔道:“怎么会是这样?不是说李存智今后没有多少能耐了吗?”

范成贵也凑上来一瞧,公文是浙江巡抚衙门下发的行文,其中有成立浙江省军务司决定,任命淮军驻浙第一协协统李存智,为按擦使,节制全省军务。

他也是大吃一惊。

原来,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突然在上月初病逝于北京,李存智等李氏族亲纷纷上京吊丧。

外界估计,李鸿章突然离世,李氏家族并没有合适接班人,可以从他手里接下整个淮军。

也就是说李氏族人在政坛,军界,一旦失去了李鸿章这种参天大树,将一落千丈。

李存智在浙江政坛,也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充其量就是保持标统不变,但警备署等将被撤销。

没想到,李鸿章临死前,将他的整个权力体系和军事体系都全托盘给了袁世凯。

尤其是他倾注一身心血的淮军。

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这是李鸿章给清朝光绪帝的遗奏。

不久,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全部衣钵,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辖北洋新军和淮军新军。

实际,所有淮军将领遵循李鸿章遗训,都誓言效忠于袁世凯。

袁世凯凭空得到如此厚礼,当然懂得知恩回报。

将李存智提升为淮新军第一协协统,兼任浙江按察使,节制全省军务。

这就是袁世凯对李氏家族的回报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