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197章 翁婿交底

崛起,从1900开始 第197章 翁婿交底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197章 翁婿交底

其一,袁的势力大都集中在北方,他突然间在江南插进来一个锲子,目的不言而喻。

若李存智能成活,则将来就有可派作大用。

其二,李存智毕竟是李鸿章族亲,还不是他袁世凯小站练兵冒出来的亲信。

像冯国璋、段琪瑞等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优秀军人,这才是他真正的心腹爱将。

李存智心里像明镜似的清楚,身在江南浙江,这里是张之洞等人的势力范围,自己势单力薄,有陷入重围之感。

若自己不能成活,随时都有被袁世凯弃子的可能。

唯一让他心里有底气的,是手下四千条人枪,这是他赖以生存和起家的底子。

但是,谁都明白,养军队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目前他的军费来源是闽浙总督府,浙江巡抚衙门。

这样很受制于人。

李存智明白,要想今后有真正的话语权,不受制于人,就得自己解决军费来源。

所以,他把这个宝押在陈天华身上,就像当年左宗棠把宝押在胡雪岩身上,李鸿章把宝押在盛宣怀身上,都是一个道理。

而胡雪岩只是左宗棠的钱袋子,盛宣怀只是李中堂的干儿子。

但是,陈天华是自己的小女婿,本质上还是差了一份亲情与忠诚。

现在,陈天华雄心勃勃地想搞煤矿,虽说困难重重,但倘若成功了的话,也就彻底解决了他李存智军费开支的后顾之忧。

今后,他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行使按擦使的权力,甚至于购置最新军械,扩充军队等。

有了钱,军队才有发挥出最悍力量。

“华之,我听了一下,认为你的请求有二,一是疏通盛宣怀,让他支持你开办牛头山煤矿,二是找个理由弹压一下长兴耀金矿业,我说得没错吧。”李存智询问道。

“岳父大人高见,这二点正是小婿的请求。”陈天华点头称是。

李存智想了一想回复道:

“这样,咱们先办通第一件事,如果盛宣怀他同意你开办牛头山煤矿,汇丰银行也同意跟你合作,那么第二件事,我会安排人去办妥。”

这言下之意就是,一旦有了开办牛头山煤矿的可能,他就敢动用新军,强行干预湖州府长兴县,侦办耀金矿业违规违法之事宜,不惜以得罪浙江地方衙门。

反之,牛头山煤矿不可能开办,或不是由丰众主办,那他决不会轻举妄动。

在没有地方衙门的请求之下,擅自动用新军力量干涉地方军政,意味着跟自己军费较劲。

“小婿谢过岳父大人。”

陈天华听罢,高兴地从椅子上起身,躬身施礼表示感谢。

他自然听明白李存智的用意,这已经算是全力以赴在支持他的计划了。

“请问岳父大人,下一步小婿怎么办才妥,请您老明示。”

陈天华抛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明为询问请示,实际就是请李存智表态。

一句话,就是如何去拜见盛宣怀。

人家一个正二品朝廷大员,没有重要人物的引见,恐怕连面都不会露一下。

就算是递上李存智的拜帖,盛宣怀也不一定会买帐。

毕竟李存智只是从三品武官,二人从没打过交道共过事,在李氏宗族中,他还不属于李鸿章嫡系一脉,只是堂侄。

“这个我心里早有打算,我会亲笔书写一封密信,你带上它先去上海,找现任李氏族长李经方,而他跟盛宣怀在李中堂身边一起共事多年,感情深似亲兄弟。”

李存智很从容地对陈天华说道。

“李经方?”

陈天华不由得嚅嚅了一边。

李存智见陈天华脸显疑惑,自然明白小婿对李氏家族的内情有所不知。

“华之啊,我们李氏族亲的脉络关系,现在应该可以详细告诉你了。”

“多谢岳父大人信任。”

对于李鸿章家族的详细信息,陈天华不是搞历史研究的学者,自然了解甚少。

接着,李存智向陈天华详细介绍了李氏家族的产业结构与分布,主要成员情况。

其中重点讲述了李经方,以及李经方与中堂大人的特殊关系。

那年李鸿章四十岁,还仍然是曾国藩手下的高级幕僚,默默耕耘了十五年,没有机会独立行事。

最让他尴尬的事情,就是他膝下还没有儿子。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是件让李鸿章抬不起头来的事。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李氏族长将李的六弟李昭庆七岁的儿子过继,取名李经方。

没想到,有了儿子李经方之后,李鸿章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顺风。

过继第二年,李鸿章受命独立创办淮军,不久调任江南省巡抚。

后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在李经方十五岁那年,也就是过继的八年之后,李鸿章奉命接替曾国藩,进京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此开始了呼风唤雨的三十年。

而且,过继之后的第二年,李鸿章继室赵氏终于生下一子,就是李经述。

十四年之后,小妾莫氏又为其生子李经迈。

在李鸿章心里,李经方就是自己的福星。

诚然自己有了嫡子李经述之后,面对家族和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李鸿章在正式场合郑重声明:

李经方就是我的嗣子,家中长子,享有合法继承权。

从此,家族里正式确认李经方为少族长,李府一哥位置从此无人撼动。

李经方本人也十分争气,乡试中得举人,而且精通五国语言,曾出使过英国、日本、德国等国。

后期,他一直在李鸿章左右从事,相当于中堂大人的一等大秘,和盛宣怀同为李中堂的左膀右臂。

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期间,部分洋人和朝廷大臣曾秘密劝说李鸿章拥兵自立,成为大总统,李经方积极运作,坚决拥护。

但遗憾的是,李鸿章最终没有采纳,这让李经方心悔意冷。

在李鸿章死后,李经方沉默了,他看透了清政府的**无能。

在上海,他有空就帮着盛宣怀参与跟外国人打交道,参与矿山铁路方面的筹建。

多余时间里,他当寓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