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00章 陈述计划

崛起,从1900开始 第200章 陈述计划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200章 陈述计划

见长辈李经方已经在上首太师椅上就座,李淑贞放开挎着陈天华手臂的手,理了理衣衫袖子,逐向前走上几步,面对李经方双膝下跪。

陈天华见状,也恭敬跪在李淑贞右手边。

“侄女倩华携未婚夫君陈天华,叩见叔父大人。”

“晚辈陈天华拜见叔父大人。”

俩人都是齐刷刷向上首的李氏族长李经方三叩首。

“都起来吧。”李经方虚抬双手算是回礼了。

“谢叔父大人。”

陈天华搀了把李淑贞共同起身。

“宗室礼毕,咱们就不必太拘束了,都是新派人物,到沙发上就坐,我不太习惯坐硬木椅子。”

李经方从上首太师椅上下来,径直走向柔软的进口小牛皮沙发,在上首单人沙发上落坐后,又抬手示意。

李淑贞和陈天华见长辈落了座,这才点头哈腰的落座在下首的弧形沙发上。

这是陈天华自穿越以来,第一次坐回沙发,比起硬木椅子来,那种舒适感就是不同,屁股底下不梗,很柔软贴肌。

怪不得李经方不太愿意在中式椅子上谈事,因为他长期公使出洋,习惯于坐在松软的沙发椅子谈古论经。

“你就是陈天华,字华之。”李经方目光炯炯上下打亮了陈天华,低声说道。

从一进门,他就注意到这位年轻人,高大挺拔,天庭饱满,眉宇间透着智慧和勇气。

“晚辈正是。”陈天华起身拱手。

“很好华之,你岳父在信中都详细描述了你本人,以及你

们小俩口本次来沪要谈论的事宜,这样吧,咱们就不拘礼数了,你坐到我左手边来沙发上来,这样好谈事。”

李经方笑盈盈说着,指了指左手边上空着的一个单人沙发,示意陈天华过去坐。

李经方会客厅里的沙发,属于私人定制,上首位是一对宽大的单人沙发,中间摆放着一张红木方形小茶几,上有一盆鲜花。

下首位是半弧形五座长沙发,前面放着一个大点的方形茶几。

上下首位之间,约有六七步远。

陈天华坐在下首,这符合中华传统伦理礼束,可要是上去坐在李经方的左手边,这等于跟长辈平起平坐,这有悖于时下社会的习俗伦理。

但这恰恰符合西方礼教。

况且,坐在身边方便于双方沟通交流。

陈天华想了想拱手回礼,“谢叔父大人抬爱,晚辈华之恭敬不如从命。”

说完,他上前坐在那把单人沙发上。

刚坐下,一位秀气的年轻女佣进来,端上沏好的极品西湖龙井摆在茶几上,然后低头退出并把门轻轻关上。

李经方手一摊笑呵呵道:

“倩华、华之,你们小俩口请用茶,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大家不要太拘礼,老是拱手弯腰的这太累了,咱们之间放松交谈,你们还是叫我大叔吧。”

“是…”

“是…大叔。”

陈天华其实最高兴,作为现代人还真的不习惯这些繁琐礼数,说不到一句话,就动不动拱手垂裳,搞得神经高度紧张,唯恐礼数不到,莫名得罪了面前的长辈。

“这清茶不知合口味?”这问语像开场白轻松调侃,是李经方有意引导,意在放松。

极品西湖龙井,茶汤色淡,嫩绿喜人,茶味清幽,入口润滑,生津回甜,叶底细嫩,均匀成朵。

清淡雅香,能提神醒脑。

陈天华端起杯子,轻轻吹了口气,抿了抿茶味,点头道:

“家乡的名茶,清香色淡,怎么喝都是亲切可口,晚辈很

喜欢这口味,百喝不厌。”

“哦,那好吧,看来华之也是个家国情怀浓厚之人,那我们就有话直说吧。”

陈天华颔首微笑,放下茶杯,两眼平视对方。

“你岳父亲笔信中讲到,你准备在安徽广德兴办一个煤矿?那里也是我的家乡,不知你有否计划?也有几成把握?”

先前李存智给李经方写有封亲笔信,原本是由陈天华来上海亲自带上,后来计划作了调整。

改由孙勇携带信函到李府拜叩,征得允许之后,约定时间,再由李淑贞陪着陈天华前往,这样一来就不显得唐突。

李经方接触西方文化颇多,没有儒家文化的繁琐,喜欢直接了当的直奔主题。

这种交流方式,恰恰陈天华喜欢。

“好的大叔,晚辈将整个事件的来拢去脉,以及计划大样向大叔禀报。”

“好…直接说吧。”李经方抬手示意。

“事情要从二十几天前的长兴之行开始……”

陈天华逐将事情的详细经过,以及他的突发奇想,事后计划等都逐一讲述。

他特别强调了东洋人的阴谋,包括谋杀,篡改,强抢明夺,秘密勘探牛头山地区等事实。

李经方认真听讲,不时地提问、共同探讨,见陈天华说到精妙之处,他还不是地点头赞叹。

或许陈天华还真是时运亨通,他可能没有料到,这位大叔李经方,对东洋岛国的当权者们,怀有十分的仇恨。

李经方出任过大清国驻日公使三年,其间跟日本朝野关系密切,他十分了解这个东洋岛国贪婪的狼子野心。

回国之后,他多次提醒父亲李鸿章要多加防范,对方可能随时都会发动对华战争。

果不其然,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由于清朝政府上下的长期**,最终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陆军更是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议和。

第二年的三月初,李经方随父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与伊藤博文进行谈判。

其间,日本右翼强硬派行刺李鸿章,企图挑起双方的全面战争,借机吞并中国。

所幸李鸿章只是左夹骨中弹,并未伤及脑颅。

李经方清楚记得,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等采用威逼胁迫等手段,限清政府立即作诺。

最终,他代表大清国与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不尽如此,他还被朝廷委为割台全权大使,到台湾跟东洋人办理相关交割手续,受尽屈辱。

弱国无外交!

这种屈辱与家国仇恨,他铭记在心。

所以,李经方一直主张,利用英法美的西方联盟,来牵制东洋岛国对中国不断吞噬的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