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56章 让江南自治

崛起,从1900开始 第256章 让江南自治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256章 让江南自治

张之洞是有恃无恐。

而赵凤昌这口吻表露出他有点迫不及待,可以说是急功近利。

其实,有谁能理解总督大人张之洞此时的无奈。

煌煌大清帝国,万里江山,南北兵马百余万,大小将领成千上万,可有谁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

一生抱负的他,本应享受荣华,却每日披星戴月地操劳。

眼看着国势渐衰,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那些大臣贵族们,说起来个个都是舌灿莲花,天花乱坠,其实阴奉阳违,以公器而行私事,贪污受贿,损国而肥己,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放眼天下,真不知还有几人在为国操劳。

岁月不饶人啊,他做梦都想早日推行君主立宪,自己理所当然地出任首相之位,实行新政新朝。

张之洞默默瞅着右侧案几前,那正襟危坐的陈天华,只见他双目炯炯,清彻深邃,就这样隔着大案与自己对视,眼中看不到丝毫畏惧与不安。

玛的,这哪里像个刚成年的青年商人,倒像是个妄想称霸天下的枭雄。

忽然,张之洞不由得一阵心慌意乱。

“大少爷,刚才竹君先生的提问,你可大胆回答一二,无妨。”

张之洞话锋一转,突然来了个试探性的肯定,意思是你可以大胆地说。

有了张香帅扔出来的这句话,陈天华对于赵凤昌的提案,不说几句是过不了关的。

他心里清楚,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总统共和制,谁都挽救不了中国。

“恕我直言不讳,草民认为君主立宪制在大清国只能是流于形式,因为国内外资本主义势力在不断扩张,朝廷出面需要有个姿态进行安抚,要知道,统治者是不会放权或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陈天华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模式,均不适合于当下大清国,实际是大清国的统治者,就先说慈禧,她会轻易交权吗?

丢下这句话,把张之洞和赵凤昌的希望之火,一盆凉水给浇灭了。

这眼前景象,就连这位没涉足官场的年轻人都能看清,君主立宪在目前是真的没戏。

除非…

“那你说,搞成总统的民主共和制呢?”辜鸿铭抛出个更大胆的命题。

今天是怎么啦,这些人都疯了,都不要命了吗?

这种危言耸听的敏感话题,都有人敢摆上桌面上来谈,还真不怕有人去告密。

陈天华听了都是浑身鸡皮疙瘩起,毛骨悚然。

“共和制?哼,这在中国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东西,搞资本主义这套玩意儿,是在经济基础和全民素质达到一定水准才行,而目前大清国,四万万同胞,在温饱线之上的了了千余万,接受过私塾教育的人数,加起来也就四五十万。”

“这二个数目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国度,97%左右的人在温饱线下挣扎,99%左右的人是文盲,你却想搞资本主义共和,搞民主,其结果就是极少数在那争权夺利,谁说都是真理,接下来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国家更穷,百姓更苦。”

对于这个所谓的民主共和制想在中国实现,陈天华更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袁世凯之后的几十年乱局,不能说明问题吗?

“什么?民主共和制也不行?照你的意思还是现在的封建**?”辜鸿铭疑惑道。

“国体一时半会改动不了,那咱们现在静下心来可以抓新军,兴办教育,努力引进东西洋科技,改善交通,搞实业,夯实经济基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时水到渠成。”

什么,又是一个康有为、梁启超的唯新思维。

张之洞听了遽然一震,他似乎对这个显得特别敏感,继而从喉咙间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他咧嘴讥刺道:

“当年康梁搞维新变法时,也是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最终失败了,而你,居然也要重蹈覆辙?”

陈天华很冷静地看着张之洞,双手一拱沉声道:

“总督大人,恕草民斗胆直言,五年前唯新失败,那是因为老佛爷反对,光绪帝力量薄弱,现在同样存在这种状态。晚生意思,可先在湖广、两江地区动起来,练新军,兴实业,办学堂等等,咱不论是唯新还是改良,就是实实在在干实事,让湖广、两江地区先富强起来。”

“你是说搞独立割据?”

冷眼旁观的吴殿英,可再也忍不住了,他尖着嗓子激动的直接点明。

他一直支持张之洞搞南方独立,自成一体,可真正支持这个做法的人不多。

张之洞本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赵凤昌是个典型的立宪派代表人物,他主张主公北上京师,奏请大清立宪。

辜鸿铭是在保皇与共和之间摇摆,他认为主公张之洞独立,必须依赖列强支撑,他倾向于日本。

陈天华看了吴殿英,抱拳沉声道:

“吴前辈此话太露骨了,晚生可没这么说,在下认为武装割据,现在还谈不上,自治比较合适。以草民之见,眼下的国体需要有一个强悍又开明的领导者,来治下国家,整个疆土统一不了,咱先从南方开始自治。”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受别国尊重,首要的是要强大,而强大的基本就是要强国富民。在中国,无论是封建**,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带领民众抵御外侮,走强国富民之路。”

“所以,草民刚才说什么制度对眼下的华夏国体,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咱们能否齐心协力,共同推举张香帅为南方诸省领袖,半公开的搞自治。”

陈天华干脆公开挑明了说。

实际,这是他来江宁府之前,心里一直在盘算的,那就是自己下一步的路应该怎么走。

事实证明,单凭实业是救不了中国,但可以兴国富民,这是个基础。

若是一定要扯上以实业救国之道,那必须跟强权联手,联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