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当

崛起,从1900开始 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当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当

“盖房子?”

老汉和他的儿子听罢都很是惊讶,没想到这位宋先生还出钱为义弟盖起青砖瓦房,这在望夫村里算是富农人家的标准。

父子俩心里面不免有些羡慕妒忌,没想到倒霉透了的这家,时运一转比哪家都好。

老汉大儿子看了父亲一眼,说道:

“这个不算难,预算明天晚上就可拿出来,我就是泥瓦匠,只是盖房子确实费时间,这个…”

他欲言又止的意思,宋小牛已猜摸得到,“堂兄请放心,请大伯和你监工,工钱自然不会少付的,亲兄弟明算账嘛。”

刚才上午坐船去时,宋小牛发现这位堂兄很冷淡,显然对这趟没工钱的活计很是不满,可能是碍于父亲面子,才勉强过来。

但返回来的时候,态度全变了,宋先生长宋先生短的,叫得挺欢。

唉,这世间势利眼多,亲戚也不例外。

“哎哟您误会了,我大儿子酒喝多了,他并不是这意思,堂兄弟之间帮个忙怎能算钱?”老汉不悦地瞪了大儿子一眼,连忙解释道。

他的大儿子自知说漏了嘴,也跟着解释,“宋先生,我不是这意思,我父亲说得对,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保证按成本核准,盖好房子。”

他的话引得顾祝年在旁偷偷瘪嘴。

“没有误会,盖房子是件大事,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晚辈的意思,监工的工钱还是要给的,这叫亲兄弟明算账,各负其责才能把事做到位。”

宋小牛言外之意就是监工我算工钱,但活得干好,别偷工减料的,到时咱们也不会含糊。

父子俩哼哼哈哈一阵,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就不客气了。

酒足饭饱,父子俩起身告别,宋小牛和顾祝年送他俩到门外河边,见老汉下船离去,这才回头到了屋,帮着收拾桌上残局,把草席铺开准备睡觉。

翌日大清早,顾母起来熬粥,用这次新米熬,熬出来的粥很绸很粘,感觉就是与以往不同,有了新的希望。

喝完粥,顾母开始收拾收拾衣衫等物品,理理家,做好出门的准备。

宋小牛和顾祝年兄弟俩则扛上锄头和犁到了田头,准备翻田。

昨天一整天,大年把田间的杂物都清理干净,还翻了一部分田土。

这下,俩人用犁,一个人在前面拉,后面的人把她犁的深度和方向。

俩人年青力壮,轮换着来,在昨天大年翻的基础上,到了中午,二亩多水田翻整完毕。

剩下的就是撒种子和施肥。

看着烈日当头,宋小牛招呼顾祝年到河边洗洗身子,干干净净回家再换上干净衣服,吃完昨晚的剩菜和米饭,到河边去等待阿华的到来。

没有等待多久,河面村口处一条大红色机帆快船“突突突…”过来了。

“大年,去把你娘和小年叫出来吧,快艇来了。”

“嗯…”顾祝年撒腿就往家里跑。

阿华手上的那条机帆快船的外观,已是今非昔比。

船身用木条和木板包裹,开有天窗和侧窗,使用大红色防水油漆涂抹,老远就能看见,格外醒目。

船舱里是草席和布毯,装有扶手的椅子和小桌子都固定在船身,内装饰也十分讲究。

整条船现在是载人的小客轮,唯一不同的是驾驶舱在船尾后甲板,马达还是老式样,用的是手摇柄。

“这哪里开来的洋船,怪漂亮的呵。”

“好像是往村东头去的,走看看去。”

“……”

望夫村里的男女老少们,被突突突声音惊叹,被大红色惊艳,纷纷跑向村东头河岸。

一些正捧着碗吃饭的村民,见隔壁邻居闹哄哄涌向村东头,也不问青红皂白,放下碗筷撒腿就跟着跑。

这年头,望夫村平凡得几乎被人遗望的角落,常年没啥热闹可凑,好不容易来个事,不去凑个新鲜,那不是亏大了吗?

“是我家堂弟认得义兄,是省城里来的大佬,老有钱了,这是来接我小婶一家人去看病。”

顾祝年的几位堂兄也在看热闹的队伍里,大堂兄正在骄傲地宣传、解说。

这下,他也觉得脸上有光。

“你家堂弟?大年呀…还是个小娃子嘛,能认得省城里的大佬?哄谁呐!”有人提出质疑。

“就是,吹牛皮!”

“……”

许多村民都难以置信,纷纷指责吹牛皮。

大堂兄被呛得脸红脖子粗,瞪大眼睛想要反击,可一时还真的解释不清,“那你们就看着结果吧,等会得给我赔礼道歉。”

大堂兄带上几个顾家兄弟,气鼓鼓地向东头河岸迈进。

这时,顾母双手挎着个大包裹,穿着件斜襟布衫,头顶挽了个发髻,插了个银簪子,戴上久违的玉手镯,红光满面地走了出来。

这一身,可都是压箱底的东西,玉手镯等还是她当年的嫁妆。

在她身后,是顾祝年搀着病殃殃的弟弟小年。

“哎呀,这下子顾家祖宗显灵了,没想到呀。”

“顾家婶子总算是熬出了头,儿子在外闯出了名堂,这不,让母亲着实风光风光。”

“……”

在左邻右舍一片复杂的目光和议论声中,顾母含着热泪,像梦游似的走向河岸。

难以置信,做梦都没想到过,还有这么风光无限的一天,死了都值。

在全村人的注目礼和祝福声中,顾母及大年小年蹬上了红色的机帆快艇。

快艇调头往村口河面上驰去。

二十分之后,快艇靠上双栖镇西码头。

阿华在镇西码头边上,自建了一个私人码头,叫陈府码头,可一次性停靠五条驳船。

宋小牛带上顾母及大年、小年进陈府叩拜了陈老太太。

其实,顾母跟陈老太太年纪相差不大,但看上去顾母反而老出很多。

叩拜寒暄过后,,再由快艇送他们去东浦镇那个诊所,并入住下来。

那里有床位,病人自带被褥等,旁边有厨房,有若干个专供家属烧菜的煤炉子。

平时的肉、鱼和素菜等均有陈府仆人划船送,每二天送一次。

东浦镇离双栖镇才二十里水路,一切都非常方便。

宋小牛和顾祝年见了都非常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