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80章 长牛铁路

崛起,从1900开始 第280章 长牛铁路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280章 长牛铁路

彭左身后几个穿着军装的人,陈天华和伊恩他们都鄙视他们。

光看走路的姿势,就知道这些家伙们平时很懒散,不参加或者不组织训练。

但进门后的眼睛却一直死死盯着许云媛那三个美女。

看那副馋涎欲滴的模样,恨不能立刻把她们扒皮吃了!

都是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前些年混迹于江湖,有了点名气,积累了些资本,就开始吃老本享受。

平时里装的是人模狗样,肚子里就是一堆垃圾。

陈天华、伊恩等人靠着南墙而坐,沙勒、彭左等和他们的手下靠着北墙而坐。

双方寒暄几句之后,伊恩首先说明了来意,这次在煤山镇只待一个晚上,明天清早开拔前往长兴县。

作为东道主,沙勒站起来对伊恩,陈天华他们说道:

“大家远道而来,晚上你们就在二层会议室和几间贵宾室铺开休息,兵士们就在大院里扎帐篷,晚上我请你们吃地道的当地菜,这里不缺少野味,我的厨师手艺也很不错。”

“多谢镇长大人的关照。”陈天华抱拳谢过。

伊恩他们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似乎他们就是矿业方主人,这些安排都是理所当然。

旋即,陈天华亲自下楼,给宋小牛等传达指令。

士兵们将伊恩,许云媛等人的生活用具搬上二层,实际就是行军床和被单,夏天这些装备十分简单。

宋小牛指挥队员们在大院里搭建帐篷,马弁们则把长官要员们的马匹,放入马厩饮水喂草。

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

回到杭州,陈天华忙着安排丰众银行文秘们整理材料,拟定修建铁路的可行性报告。

他把这条铁路线命名为‘长牛铁路’,成立长牛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指挥长由中、英双方派出代表。

指挥部成员中,浙江省巡抚衙门,安徽省巡抚衙,布政使衙门等都要派员参加,长兴县和广德县两地衙门,更是在指挥部下属职能部门负责,他们被要求组成民工建设队伍。

指挥部下调若干个职能部门,例如规划设计处,基建处,筑路处,计财处,民工调配办,保卫处,审计办……

这是个庞大工程,需要各方人员统一协调。

长牛铁路的基调,还是官督民办,中外合资方式。

不拿朝廷一分钱,还给地方衙门增加税收,此等好事自然要求当地政府全力支持。

张之洞对这个项目十分重视,江南一带目前缺乏的就是矿产资源,而作为动力煤炭更是首当其冲。

关于江南诸省相对自治方案,由他跟北京紫金城正在谈判博弈之中,解决江南煤炭自给自足,这也是谈判中的筹码之一。

陈天华的计划书中明确讲到,煤炭不光是解决江南地区的生活生产用煤,还要建设焦炭窑场,有了焦炭就能冶炼钢铁。

将来还要建发电厂,而煤炭正是火力发电厂的根本。

由张之洞总督衙门的全力督办,省、府、知三级衙门当然不敢怠慢,不出钱,出力那是应该的。

要当地衙门具体解决的事宜,首先是山林土地的征拔归属问题,其次是建设者,也就是民工。

这个民工组织可是个庞大的数字,沿途开山架桥,时下又没有过多的机器,全靠人力。

建设期间暂设为一年半通车,需要民工始终保持在十万人以上,否则影响进度。

盛宣怀和李经方他们除了筹集资金,还提供筑建铁路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勘探合作公司。

在专业技术方面,英方也会派出一支汇集各方专家的综合技术团队。

在上海,中英双方经过数轮谈判,终于达成了中英双方共同建设长牛铁路的合作协议。

英方原则同意陈天华关于长牛铁路建设的计划书,包括双方股份投入比例和资金支持。

英方关注的,是长牛铁路所有权和经营权年限问题,盛宣怀、李经方和陈天华商议后,作了适当让步。

长牛铁路指挥部的指挥长,自然是落在陈天华肩上,英方派出伊恩为副指挥长,中方还是满意的。

陈天华和伊恩之间,从长兴煤山镇,耀金矿业等事务上合作,双方都很有默契,而且彼此欣赏与信任,这很重要。

事不宜迟,双方合作协议敲定之后,忙忙碌碌在家待了没几天的陈天华,又得风尘仆仆赶往第一线。

丰众银行今后二年间的投资重点,就是牛头山矿业,耀金矿业和长牛铁路,以及他们今后的衍生企业。

所以,丰众银行总经理坐镇重点投资企业,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淑贞怀孕差不多三个月了,作为头胎的她生理反应很大,岳母白素灵几乎每天都过来探望。

母亲也专程从双栖镇赶来,这段时间就住在湖畔小岛,陪伴关注着儿媳。

当然,这些事用不上陈天华来插手,他的重心还是在事业上,目前各项事业均处在爬坡阶段,稍不留神就会滚落下来,粉身碎骨。

陈天华决定将长牛铁路建设指挥部,设在煤山镇。

因为煤山镇是长牛铁路的中间位置,而英方则认为重点是先建煤山镇到长兴县城这段铁路。

煤山镇六个矿区,目前已全面高产,用牛车拉煤的原始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矿区量产。

现在各矿区挖出来的煤堆积如山,日晒雨淋的每天损失不少,就算中方不合作,英方也准备自己建一条铁路线。

陈天华同意此方案,因为煤山镇至长兴段相对难度小,也就凿二个隧道。

而煤山镇至牛头山则至少六个隧道,而且都是从原始森林中穿越,工程量巨大。

为了便于协同,缩短管理半径,牛头山矿业总部就设在牛头山镇,而不是广德县城。

陈天华坐镇煤山镇,往南骑马八十里到达长兴县,水路经大运河一个半小时可直达杭州。

三小时可到达上海。

五小时到江宁府。

在清末这个交通落后时代,这已经算是相当十分便捷了。

从煤山镇穿越森林,加盘山路约摸有七十里路。

陈天华准备先开辟一条简易山路出来,将来牛头山矿井挖出来的煤,可通过煤山镇经铁路转运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