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325章 预料不到的问题

崛起,从1900开始 第325章 预料不到的问题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325章 预料不到的问题

放置尸体的山坡,连续几天都响起了哭喊声。

死者家属面对亲人这样身首分离的惨状,哭的是撕心裂肺,嗓子都哑了。

沙勒警卫连的卫兵们端着枪远远站着,就像是尊泥塑木雕一般。

谁要是敢于情绪激动闹事,抡起枪就是一枪托,再不听话就要开枪。

好在这些人知道沙勒的凶名,来的时候也得到了忠义堂上层的警告。

直到尸体认领完,也没有酿成更大的事件,这些家属认领回尸体,把头颅接上,拉回去埋了。

至于破口大骂神马的,警卫们全当没听见。

谁家死了人也有这样的反应。

……

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时候,煤山镇至长兴段的路基准备就绪,并通过了中外专家们的测试,已经开始放置枕木,铺设铁轨了。

清末时期的铁轨,大都是进口的洋货,但陈天华他们的长牛铁轨,使用的是汉阳铁厂生产的。

这种三十英尺长,八十五磅/米的国际标准铁轨,表面上价格跟洋货持平,但汉阳铁厂并没赚钱,赔本赚吆喝。

究其原因,汉阳铁厂的成品合格率低,废钢铁多,总体生产成本就高。

这里面有诸多因素,炼钢高炉,炼钢焦炭,技术工人第各种主客观因素。

但最怎么着,咱还得硬着头皮上,支持国货,这是个颜面问题。

长牛铁路设计的是窄轨铁路。

陈天华开始也不太清楚,经设计专家们一解释,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眼下,国际标准轨距为1.435米,若比标准轨距宽的轨距称之为宽轨,像后世的现代铁路,高铁等等,均使用的是宽轨或超宽轨铁路。

国际标准化铁路,窄轨与宽轨铁路之间的优缺点,这是显而易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列车牵引力,安全稳定性等因素。

对于长牛铁路使用窄轨,专家们给出的理由是:

窄轨车辆小,转向空间小,综合建造成本低,火车机车的牵引力大,适合山区的支线铁路。

而长牛段铁路主要是运煤炭为主,不需要太大的运力和火车速度,且途中隧道多,坡度变化大且弯道多。

所以,设计使用窄轨铁路很科学。

整条铁路的铁轨和车辆,均为我国自主生产,由汉阳铁厂和其附属车辆厂提供。

只有火车头,也就是机车组,通过竞标,则是美国费城鲍尔温机车厂制造的蒸汽机火车头中标,击败了英国制造。

蒸汽机火车头是由英国最早发明与制造,但后期是美国货后来居上,他们的机车组物美价廉,其动力系统,牵引力诸方面比英国制造的优,且价格又低。

货比三家,陈天华当然选择了美国费城的蒸汽机车,这让英方很是不爽。

从煤山镇至长兴大运河码头的铁路专用线,必须在六月底之前铺设并测试完成。

从七月份开始,这段铁路转入试运行。

现在,建设指挥部比以往时期都紧张,铺路现场大量的建设材料,除了枕木,铁轨,大量的铁钉柳帽等,这些材料安全,需要有人保护。

沿途山民穷,加之山贼,偷盗十分猖獗。

除了偷盗,还要防止有人蓄意破坏,洪门太湖帮和他的主子都是虎视眈眈,贼心不死。

安全保卫,彭左护路二个中队的能力,陈天华实在是不敢恭维,他跟李兴鸿商议,从新军混成标中抽调出一个加强连队,共计二百人枪,对重要设施加强护卫。

除了铺设铁轨和安全保护,沿途停靠点,也就是车站建设,装卸点规划建设,成了指挥部和筑路总公司眼下忙碌的重点。

作为指挥长,不但要保障筑路要按质按期完成,还要注重建设成本,做到开源节流。

这些,够陈天华绞尽脑汁。

清末时期,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工作环境和条件,自然不能跟后世相比,陈天华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过问。

而且机构部门和人员不能轻易增加,否则成本上升了。

建设成本是投资各方关注的焦点,涉及中方和英方等各方利益。

无论哪方,说是建设成本超出预期,金额少还好说,多了,大家的嘴脸都不好看。

想想都明白,要让十数位投资股东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掏腰包,谁都不乐意,就是父子之间,亲兄弟都会闹矛盾,何况大家都是普通合作关系。

长牛铁路建设总成本,肯定是会超出预算的,因为一年多前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许多事情是完全不可预见的。

例如,冬季攻势的剿匪工作,就完全是预算之外的一笔开支,还有常年驻军。

剿匪,这本因是政府衙门的事,现在变成筑路总公司来承担,匪夷所思。

部队驻扎和开跋费用,千余人的军饷,枪支弹药,后勤保障,伤残死亡抚恤金等等,这可是多大一笔开支啊。

这个先期预算压根就没有?

当初谁想到金天龙会逃出牢狱,又投靠了东洋人,从此跟筑路总公司较上了劲?

……

杭州,河坊街四十八号,丰众银行总行所在地。

银行三楼小会议室。

这里挤满了接到通知,赶来参加投资会议的银行董事,各投资基金代表,铁路债券购买者大户等。

他们在会议室里激烈争吵着,为的就是长牛铁路要追加投资款问题。

一年半多前,丰众银行为了投资牛头山矿业,几乎倾囊所有储蓄,成为矿业公司大股东。

后来中途为了建设长牛铁路项目,丰众银行作为陈天华的有力支持者,自然是全力以赴。

但毕竟丰众是家刚开办数年的小银行,一家储蓄银行,储备金本身有限,为此,丰众银行对社会发行了铁路建设债券。

现在,长牛铁路建设超出预算,又要追加巨额投资,包括中、英在内的股东们,自然意见很大。

各种猜忌,谣传接踪而来,审计是免不了的。

作为主导者陈天华的钱袋子-丰众银行,必须在本次追加投资中有个高姿态,才能说服众多股东。

可在丰众银行内部,同样存在各种猜忌、争论与意见分歧等等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