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343章 发展实体经济

崛起,从1900开始 第343章 发展实体经济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343章 发展实体经济

这些民兵待集训合格之后,可发放从民团中缴获来的毛瑟1871步枪,长人十发子弹。

按理说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这里是非常浅显的道理。

为什么还有人积极主动呢,这可不是国家征兵!

关键在于,在广德和煤山山脉这一带地方势力,相互之间打仗的时候很少,往往都是对峙状态,当兵不见得就能打仗。

以前槐坎镇的那些民团队员,三年还没有放过一枪的大有人在。

陈天华明确宣布,在他管辖的地区,不准再种植什么罂粟,更不能加工阿片,他将龚氏家族的阿片加工厂当众用炸药炸毁,断了有些人的贪恋。

将满山遍野的罂粟全部捣毁,山坡除了开辟牧场,还派人到湖州府一带高薪聘请农业专家,到槐坎镇考察,指导如何利用这里环境,种植农作物。

鉴于广大山民铲除了罂粟,似乎一下子没了收入,他一方面让许云媛和镇长郑坤,带上现银洋到湖州、嘉兴、余杭等地采购粮食和生活物资。

庞大的采购大军由罗二虎派出一个宪兵排武装押运,到长兴转装一个粮食专列到煤山镇,再用牛骡车慢慢运到槐坎镇。

有了这条铁路,一切方便多了,今后牛头山段通车,火车直接到槐坎火车站,那就更加方便。

就因为有了这条铁路线,杭州、湖州、长兴等地的一些人才,也愿意受聘到槐坎来求业。

除了给困难户配发的大米之外,还有日常的生活用品,被褥、衣服鞋帽等。

“郑坤先生,要想提高槐坎镇所辖三个乡的生活水平,光靠着军政府拨款买东西那是杯水车薪,要积极的为老百姓们找出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华夏的一句名言。”

陈天华在许云媛的办公室里,对郑坤这样说道。

“陈大人,您的建议我认为非常正确,可我现在刚上手,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划,您有什么具体指示吗?”郑坤反问道。

以他的经验和阅历,当然知道谁是槐坎镇真正的主宰。

“我建设,派出一个副镇长带队,必须是擅长和外面打交道的那种能说会道类型,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到湖州府设立槐坎镇办事处,向湖州府四周范围内公开招收一批教书先生、医生和郎中大夫。”

“槐坎镇,以及下边二个乡,必须建立起初级学堂,有条件的话,还要建一所高级学堂,镇里要建一家政府公立医院,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我对教书先生的要求是,必须要精通汉语,上过洋学堂的那就更加的好,如果有教学经验那优先录取。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都需要,最好有西医大夫,有一年以上的医生经验。”

陈天华侃侃而谈。

对于陈天华的称谓,郑坤还是费了脑筋的。

想了想还是觉得许云媛那些人对他的称呼比较贴切,就说道:

“指挥长大人,槐坎镇是在浙皖交界线上,这里贫穷落后环境复杂,郎中大夫和医生和护理人员还好一点,怕是没有教育方面的人才愿意来,因为这里大都是文盲,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生活水平也很低。”

你特么的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啊,陈天华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

“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才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是通过收入来展示的,还有白花花的银洋做不到的事情吗?”

这话说得真够霸气的,世界上能有几个人经得起银洋钱砸的?

“另外,我再强调一次,我们槐坎镇这一下正在大搞建设,道路,工矿企业,蓄牧业,农业等,这里街道上大力开商铺,物资通过火车,从长兴几个小时就到,目光要长远,也得依靠派出去的人宣传。”

“明白了大人!”

郑坤对于这位年轻大官的话,那是彻底无语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指挥长大人,对于教育和医疗是如此的看重,愿意花费大价钱聘请人才。

这说明,这位大人物是想把槐坎镇当做自己家园一样的建设,长期性质可不是短暂的装装样子。

这对老百姓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啊。

按照槐坎镇的规划,由许云媛、明珍和郑坤到春萨乡和清拉乡,也在一周时间内成立了简单的办事机构,招收了一批工作人员。

开始核实各自的居民数量,准备发放每户五十至一百大洋的补贴。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眼下是缺人的时候,只要有私塾文化能认字能打算盘就更好,就可以招收到镇、乡公所工作。

“大人,想要参加军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春萨乡一周时间来了足足六百多人,清拉乡更离谱,达到了八百多人,加上槐坎镇的这七百多人,合起来数量突破两千人了。”

罗二虎一脸疲惫的从各报名点回来,一屁股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这里的人头脑简单,认为当兵能吃王粮,听说新军军饷不低,个个都来参军。

“乱弹琴,告诉他们,新军目前不招募新兵,我们现在招募的是牧场马伕,各工厂工人,筑路工和搬运装卸工,还有就是伐木工,其余的必须保证家里有劳动力开荒种地。”

陈天华抽着大雪茄烟怒斥道。

他在槐坎镇这个办公室,是原来龚氏家族龚老大的。

装修和家具摆设都是超豪华,地面是大理石,还有意大利进口的小牛皮沙发。

最让陈天华满意的是,背后的书橱和办公桌,居然是黄花梨木打造的。

这放在几十年后可是价值不菲。

这里有单独的卧室和茶室。

其中茶室用的茶具,是来自华夏的紫砂,倒是挺会享受。

然后目光炯炯地说道:

“让这里所有的青壮年都到建设工地,工厂去做工挣钱养家养活自己,若发现有抽大烟偷懒者,就强迫他们戒烟,押解到工地,隧道工地去监督劳动,可采取必要的刑罚。”

陈天华最厌恶那些躺在炕上抽大烟的那些人了,浑身骨瘦如柴,双目无神,就像是行尸走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