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376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崛起,从1900开始 第376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376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清末,还是在待建中的山区,能聘请到留洋医学生,且熟悉特种作战战术的军医,那就是捡到宝了。

陈天华跟李兴鸿对视一下眼神后立刻道:“很好向先生,你对于个人薪酬与工作环境有什么要求?”

向东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沉声道:

“禀大人,小的还有一件事需要坦白,还是待在下把话说完,大人再决定是否要谈薪酬问题吧。”

此话一出,着实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会议室内气氛一下子凝聚起来。

什么,还有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

作为推介人的郑坤也被吓得冒出冷汗,刚才还受到主公表扬与肯定,这下此人还弄出屁漏,岂不是说他初审不严格?

郑坤难过地吞咽了下口水,很不满地瞪了向东一言。

“向先生,但说无妨。”

陈天华还是镇静自若,他没有过多犹豫,心里暗忖,只要不是跟贬卖或吸食阿片有关的事,都好商量。

“小的有犯罪记录,前不久刚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还有小的其实不是现役,而是二年前已被开除,因为在南洋水师服役期间,小的出手打伤了长官。”

李兴鸿等人愣住了,他不明白这个出色的军医,怎么会跟现实过不去,好不容易冒出来一个优秀的军医,却是个冒犯长官之徒,这是军中大忌。

看着李兴鸿等人那张惊愕的脸,陈天华则不露声色地继续问道:“向东先生,你因为什么要打伤你的长官?”

向东苦笑道:

“那名长官很贪婪,经常随意刻扣下属军饷去赌博,他有过硬后台,大伙是敢怒而不敢言,小的那天多喝了点酒,一气之下出手伤了他,结果被判入狱,上个月我才刚刚出狱。”

陈天华听罢微微一笑沉声道:

“其实本官对你的犯罪记录,完全不感兴趣,军官刻扣军饷已是犯罪在先,而本官所关注的,是你愿意把你毕生的西医知识与技能,无私传授与人吗?”

向东咧嘴一笑,说道:

“当然愿意,知识与技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将毕生所掌握的技能传授于人,后继有人,相当于自己的生命在延续,有什么理由拒绝?请大人放心,小的会积极为自治区培养新人。”

陈天华跟李兴鸿嘀咕了几句后,对向东沉声道:

“我们同意聘用你,担任自治区中心医院院长,兼新军混成标团医官长,你的任务是需要快速培养一大批西医学员出来,尤其是战场急救人员。”

向东点了点头,沉声道:

“恕我直言,培养西医人员需要培训条件和器材,可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能有这种条件吗?还有,如是这样,小的需要帮手,大人能给我充分的人事权,足够的经费吗?”

陈天华微微一笑,道:

“这是当然,培训场所就在区中心学堂里,作为中心医院院长,你拥有人事行政和财务支配的权力,人员聘任等由你完全负责,需购买的设备和仪器,只要你能列出详细清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负责给你采购到位。”

向东脸上有了些神采,他稍显紧张的说道:“如果是固定薪水,请问,外聘一位西医大夫一个月能有多少银元?”

他没问自己薪水,却巧妙地问西医大夫,很有策略,大伙听了则都笑了起来。

终算切入到本质问题,陈天华道:

“向东先生,如果你同意加入的话,本官现在就可以向你保证,你的月薪是五百块银洋,一套西式小洋楼加小院,配二名卫兵,战马,佣人等都配套到位。”

“你招募来的西医人才,只要是留洋回国的,月薪二百块银洋起步,自治区都提供住宅,战马等配套设施。”

哇噻,月薪在二百银元以上,不管在哪儿,这都算是顶级高薪了,整个大清国,打着灯笼也无处寻找。

而他每月五百银元,年薪六千大洋,这可是天文数字啊,在外面,十年也达不到这水平。

现在来看,似乎能赚到的钱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而且这位大人,似乎对人才尤其重视。

向东的眼睛亮了起来,起身抱拳作揖道:

“禀大人,从即刻起,小的愿意为大人的自治区效力,开始期待能为您服务。”

陈天华点了点头,道:“没问题向东先生,医院属于军民两用,战时可作为战地医院,平时对百姓和军人开放,你的编制放在自治区政府,属郑坤先生管辖。”

“好的,小的多谢大人垂恩!”

“……”

……

新年开春以来,煤广自治区进入了空前的建设**。

煤山-牛头山矿区的铁路,开始全面铺设铁轨,以及各支线铁路铺轨工程,也一并展开。

主线以及各支线路程加起来足有七十余里,铁路沿线的安全保卫工作又提到日程。

陈天华所在的指挥部要求,在六月底之前通车试运行。

铁路沿线的电话电缆工程,也在有序进行。

除了铁路建设,煤山镇和槐坎镇的基本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自治区行政中心,中心医院,中心学堂,商业街区,丰众银行,大型百货商店,成片商业住宅区,人才中心等。

依据陈天华的规划,所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在煤山镇与槐坎镇之间的区域展开。

因为这两镇之间四十里标准公路已建成,相当于将两个镇合并成一个新的特大型城镇,经过数年建设,最终将两个镇连成一片。

而这些区域,均为荒山野岭,通过开山填充平整出来的地带,并不影响牧马场和耕地面积。

现在,从江南各地,以及山东、河南河北的数万民工,还有数百上千的知识青年,以及海归高级人才到达煤广自治区来创业。

这里的自由民主,重视人才,多劳多得的生存环境,高薪酬吸引了海内外的各种人才。

有人说,煤广自治区就是个独立王国,这里有点像西方资本主义体制的一个缩影,有点国中之国的稚型。

随便别人怎么议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