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050章 年前拜望

崛起,从1900开始 第050章 年前拜望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050章 年前拜望

他以为陈土根对其母亲,施展了啥阎王殿里带来的妖术,吓得赶紧退出门外。

陈天华接过借据,仔细看了一遍字条内容,认定是原始凭证之后,冷冷一笑,把那张欠条撕得粉碎,扔向范明忠,冷哼道:

“范二少,我家不欠你们范家钱了吧!”

“是是,还清了还清了。”范明忠连忙点头哈腰称是。

还没等屋里人做出任何反应,陈天华转身离开前堂向院门走去。

站在前堂门外的范玉香,很好奇地看向陈天华。

她发现在双栖乡,居然有不怕她母亲和二哥的人存在着,此人一定很神奇。

瞧见陈天华朝她走了过来,她白皙的脸上,立马泛起了一片红云,羞涩地低下头去。

陈天华见她羞答答的模样,不知乍的竟然停下脚步,低头调侃道:

“以后谁给你介绍男人,千万别找像吴大少这种自以为是的蠢货,这不是在丢东铺陈大少的颜面吗?在这之前,你好歹还算是他的未婚妻呀!”

说完,他坏笑了笑没再做停留,大步流星的走出范家庭院,跳下乌篷船解开绳索,一脚蹬在踏埠上,小船箭一般离开码头。

“你…混蛋!”

吴玉香在他背后跺脚甩手,气得浑身发抖,她恨不能上去撕烂他的嘴。

来到河中间,陈天华猛然想到这五十大洋还在自己怀里,可没见范家人追出来呀。

让船靠岸再还回去?

算了,范二少自己不要,范太太自己不收,能怪谁呢?

再说了,一个上午折腾受气,死了许多脑细胞,这就算是精神损失费嘛。

陈天华自嘲了一下,划船向横湖方向驶去。

而此时,范明忠正跟他母亲细细道出原尾,母子俩此刻气得没辙,恐怕只能哭晕在毛厕里啰。

……

“哥,你总算是回来了。”幼娟在门口张望,因为中午等着陈天华回家吃饭。

“嗯…怎么啦?”陈天华点了点头疑惑道。

他若无其事的走进堂屋,然后用双手使劲搓揉,那张被寒风吹刮得冻僵了的脸颊。

“根儿,给你火铳暖暖手和身子,刚换上的木炭,还很烫手。”母亲把手上的一个黄铜器具递给陈天华。

这种被母亲称为火铳的圆形器具,并不是明朝时期用点燃火药发射出铅弹的武器,而是一种携带式小型暖炉,纯黄铜铸造。

这种暖炉,器内放置木炭或刚燃完还有火星的稻草灰,暖手器的表面盖子,充满着一个个像绿豆大小的孔,密密麻麻,这些即是散热孔也是取暖孔。

暖炉既可以暖手,也可以暖脚,也可以暖身子,很实用,是时下江南大户人家在冬天里常用的取暖器。

陈天华上次去绍兴城里,一下子买了二大一小三个纯铜暖炉回来,让大家在冬日里暖和些,不至于满手满脚都生上冬疮。

“哎呀我不要,我那么年轻火气旺盛,咋可能用上这些?我买回来就是给你们三个人用的。”

陈天华把母亲塞到手上的取暖炉,又推回母亲怀里,然后端着洗脸盆和毛巾,从灶头汤锅里舀出热水来,准备洗把脸。

“那洗完脸就抓紧吃饭吧。”母亲说道。

“嗯…”

洗把热水脸,绷紧的脸皮松弛了下来,感觉舒服多了。

他挂好毛巾坐下来吃饭。

冬月里家里没有任何暖气,但一家人的自身体温,加上热水灶台和三个暖炉等产生的热量,还是给屋里增温不少,至少比湖面上强多了。

划船时他戴着一副毛线手套,否则手被冻得握不住划桨。

穿越到清末过第一个冬天,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环境下生活,陈天华微微有点不适。

“根儿,范家的债咱们还清了?”母亲还是忍不住唠叨那么一句。

“那是当然,上门去还钱,岂有不清之理。”陈天华轻飘飘说道。

他当然不可能告诉母亲,有关还债这一系列奇葩的事,以及他把钱带回来的过程。

不过,范明忠把欠条还给了他,他当场撕了,没有凭证,我倒想看看,你范家能怎么着?

让你狗日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那就好,娘总算是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咯咯…”母亲开心笑了。

“哎呀嗯嬷,我都说过了嘛,今后这些事您就少操心了,家里一切有我呢。”陈天华装出嫌母亲唠叨的样子。

“对对…有我的根儿了,那大家快吃饭。”薛婉珍连忙收回话题。

“趁热吃,天气冷了菜饭凉得快,趁热…”陈天华喊道。

……

进入了腊月时节,再有半个月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

但清末还没开始叫上春节这种称谓,应该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的。

而时下仍然用过年,除夕守岁等等词汇来表述。

接近年关,许多学堂在腊月十五之后也要开始放年假。

镜明学堂是中西学堂,学堂里有洋教师,接受西方教育制度,每七天为一个礼拜,礼拜日即为休息日。

陈天华自珍珠卖给陈宗玉之后,近一个半月时间里都在双栖乡家里忙碌,除了水产商行的事还有陪母亲到各家还债,修缮自家房屋等等。

腊月十七那天,野外气温都在零下五六度左右,陈天华冒着寒风,划着他的小划船进城来了。

船上,放置着他水产商行野钓来的大草鱼,螺蛳青等等,每条十几斤,共有十条。

一百七八十斤重量,压在小划船舱内沉甸甸的,宛如陈天华心里的情谊。

到了城里,他先给干二叔陈宗玉送去六条大的草鱼和螺蛳青,作为年前礼物。

对于商人,鱼是吉祥物,六六大顺,年年有余这都代表良好的祝愿。

陈宗玉很高兴,他让佣人剖腹取出内脏,然后做成鱼干晒着。

绍兴一带最喜欢做鱼干,一条十七八斤重的大鱼干,那味道好极了。

在家里,陈宗玉留着陈天华吃了顿午饭,临别时,他回赠一只很大的‘金华火腿’。

忙完了陈宗玉这边,下午陈天华当然得去拜会镜明学堂的师长蔡鹤卿先生,义姐刘玉芳和义兄陈琪美等人。

“哎呀,咱们的渔夫送鱼来了,美哉美哉。”刘玉芳见面先是一番调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