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840章 最大规模的炮战

崛起,从1900开始 第840章 最大规模的炮战

作者:清波凡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15:31

第840章 最大规模的炮战

这半个多月来,共和军捷报频传,陈天华用兵如神,从武汉三镇一路沿长江南下,势不可挡。

他一下子摆平了安庆,芜湖、镇江、扬州、常州、苏州等沿江主要城市和乡镇,所到之处,犹如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

这种架势,洋人们自然不敢再轻易去得罪陈天华,免得本国利益在日后的南方政权中受损。

上午九时许,随着舰炮和江防炮的轰鸣声响起,江宁战役终于打响了。

“命令所有要塞上的重炮,岸防炮,给我狠狠地开火,临阵退缩怯战者,立斩之。”张勋大声下令。

为此,他的江防军司令部,向各岸防阵地派出了督战队。

为了这次战役,他将江防军司令部,从浦口渡江迁移至下关码头后面的幕府山下。

“轰…”

“轰轰…轰轰轰…”

“……”

敌我双方没有任何的试探,从一开始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交战,舰炮与岸防炮对轰,开始是各有千秋。

混合舰队的舰炮口径大,数量庞大,参战的舰炮加在一起,足有二百门重炮。

而江防守军火炮也不少,分散隐蔽多点。

幕府山,乌龙山和狮子山,这三个要塞上的新旧火炮,合计共有七十余尊。

沿江的新旧岸防炮,野战炮等加在一起,也有四十余门,总计一百二十门炮。

就这样,江宁战役的第一阶段-外围战,就开始了清末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炮战。

长宁外城北部天空,以及江面上曳光得赤红一片,硝烟弥漫得蔽天遮日,这都是双方飞舞的炮弹惹的祸。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双方优劣势的分水岭,逐渐突现。

共和军的舰炮数量多,口径大射击快,当然是火力猛,逐渐的压制住了清军火力。

激战二个多小时下来,清军各要塞炮台和江防工事,均被强大的舰炮摧毁,但共和军舰船也受损不少。

到了正午时分,江面上的共和军舰船,有一艘浅水炮舰被击沉,二艘受损严重,五艘被击伤退出战场。

这是自共和军组军以来,庞大的长江舰队,第一次出现军舰击沉、击伤,退出战场的现象。

炮战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半天下来,双方的虚实都摸得一清二楚,再没有任何玄虚可言。

沿江滩头上的岸防炮,悉数被摧毁,共和军的步军,在军舰上马克沁重机枪,速射炮的掩护下,开始像潮水般的向江岸上涌来。

“冲啊!”

“冲上岸,杀进城去!”

“……”

失去了滩头阵地,张勋的江防军都被迫退进外城,充分利用城墙高和坚固,进行负隅顽抗。

站在血狼号旗舰上的共和军大元帅,也是本次江宁战役的共和联军总司令陈天华,他冷笑了笑,忽地脸容一敛,对着数个作战参谋和副官命令道:

“传令下去,命李兴鸿的第一师,全力进攻上元门和佛宁门,而浙军孙勇师,则佯攻城东的观音门和尧化门,宋小牛旅乘快艇进入外秦淮河,攻击江东门。”

“所有舰炮,轰击上元门,佛宁门和江东门等江防阵地,不要怕浪费炮弹,给本帅连续炮击,炸开一道道缺口来。”

“遵命…”

众作战参谋和副官们扣靴敬礼,转身进入会议室改建的联军司令部,那里是一台台火花式电台,各人向目标部队传达大元帅军令去了。

陈天华这是利用钢铁,来换战士性命的战争戏码,他要从这几次镇江和江宁战役中打出声威,打出军威,从今往后,让敌人闻风丧胆。

正午刚过,各登滩部队都陆续用上了简单的午餐,各人抹了抹嘴,准备战斗。

利用短暂的吃饭、休整时间里,广大伤员都抬上军舰,进行非常从容的治疗。

陈天华历来重视战役后勤保障,食粮,军服,关键是伤员处置,他的军舰船只,就是最好的战地医院,医疗条件一流。

充足的战略物资储备,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让广大官兵冲杀起来,无后顾之忧。

这些,是对面清军根本无法比拟和想像的。

当然,共和联军,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卒,心里都清楚,下午开始的战斗将是残酷、激烈的,谁都有可能战死在这里,但这别无选择,只有向前进,攻入城去,去争取最后胜利。

江宁外城的北部,东部和西部前,绵绵数十公里的高大城墙前,战鼓声,号角声,马嘶声,响彻云霄。

不到一个小时里,陆续有二万共和军部队和一万浙军,如潮水般涌到城关外,将城池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有将这明城墙推倒之势。

共和军的五色旗,各师旅的主将旌旗,那是迎风招展,不可一世。

而明城墙的墙头之上,大清朝的黄龙旌旗,也是猎猎飘扬、针锋相对。

按照共和联军战前动员大会的布置,这次攻击的重点是上元门和佛宁门,这两个外城门是江宁府城,面向长江天堑的北大门,最重要的关隘,它以观音门、阅江楼、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等,组成沿江防御体系。

主城墙高三丈八尺,也就是十二米,宽十米,这里共有退守的江防军,加以巡防营守军,合计二万八千余名,城墙上设置有轻重机枪,迫击炮,严阵以待。

幕府山,乌龙山和狮子山要塞,虽然他们的炮台都被摧毁,但还是撤出来少数野战炮,他们转移场地,临时搭建重炮阵地,支援城防。

江防军统帅张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是个骁勇善战之将,他今年56岁,参加过甲午战争,抵抗过八国联军,镇压过义和团,身经百战。

他跟总督张人骏表态,愿与城池共存亡。

随着联军统帅陈天华的一声令下,一时间里是外城墙外战鼓如雷,号角长鸣。

舰威,分别向数个目标城门处开炮,他要用重炮轰开城墙一个大缺口。

“轰…轰轰…”

“哗…轰隆隆…”

重炮就是厉害,最坚固的城墙,被炮弹长时间的轰炸,最后的结果,那就是瘫塌。

明外城墙,被轰开了三个大缺口,城墙上所有炮位,火力点被炮火悉数摧毁。

攻城,那必须依靠重炮。

最先到达的二万共和联军,率先展开攻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