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万仞 > 第六十二章

万仞 第六十二章

作者:紫白金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2:22

第六十二章

死牢与其他监牢不同,这是一座地下监牢。只有两座望楼,初来之人甚至都寻不见地方,也实在看不出森严之感。

在厚厚的黄土层上挖出豆腐块一样的监区,四周上下都垒着巨大的青石条,砌的严丝合缝,仿佛一个又深又阔的天井,沿着天井四壁掏出一孔一孔的窑洞,这便是牢房。

只有一条通道可以连通井口,要是碰到雨雪天气,就会扣上一个六尺见方的石门,锁的死死的一丝光都不透。

结案判决的死囚都会在这里羁押,等待最后的时刻。所以这里有个外号叫“通天井”。

任你王侯将相、达官显胄,进了这里都终日等待着死期将至,凄凄惶惶,又奢望万一之恩。

囚犯们在恐惧与焦躁中日夜流转,不知今昔是何年。甚至很多人还没等到押解出去宣判就已经疯了。

死亡在这里并不可怕,反而是漫长的等待令人煎熬,生怕一道“恩旨”下来,斩罪成了剐罪,一人变成了满门。

于是每当这里的犯人被提押上去行刑,其他监牢里的人反而会道一声“恭喜”。

钱日生被人夹持着,在摇篮中吱吱嘎嘎的下降,随即被人一推,进了一间木栅号子里,只听背后砰的一声大门紧锁,叮里当啷的一阵锁响,他才从浑浑噩噩中略醒过神。秸秆草铺的霉潮味和骚臭味混杂在一起,浓烈的呛人,让他忍不住的作呕。

他借着天井上透下来的光,打量着四周,窑洞里黑黢黢的,勉强能看见十来个犯人,或静坐,或踱步,有的念念有词,有的抬头望天……真跟壁画上的菩萨一样,姿态各异。

钱日生一关便是六七天,渐渐的他反倒解脱了,直接躺在干草铺上,盯着墙壁上的爬虫发呆。想到自己和瘦狗喝酒嬉笑的过往,他便笑;想到翠儿在灯下帮他缝补衣衫,他就哭。就这么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突然就觉得人生可贵,以至于牢房外多了个人都没有发觉。

“王令到。”何遥的声音隔着木栅传来。

钱日生眼睛眨动了一下,起都懒得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只听一阵锁响,何遥迈了进来。

“扶风听旨。”

钱日生听到“扶风”二字,立刻起身跪地。

何遥面无表情展开宣读:“扶风,受质他国多年,简拔回京本应报国奉忠,竭诚励志。岂料乃不思效命于王,于斗室内擅见不明之人,私语终日。外伪觐见之名,内作首鼠两端之备。此番归国,希图谋求非分恩荣,便利他国,图谋不轨。着即赐死。”

钱日生跪在地上,越听越不是个滋味,心里甚至嘀咕就算扶风真的在此也是死路一条。听到这么个结果,他重重的吐了口浊气,心想:去他妈的。

“你有什么要说的。”

钱日生颇为平静的摇摇头,不辩解,不恼怒,不叫喊。

何遥等了一会儿却还没离开,钱日生歪着头看着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我需要怎么做?”

何遥沉沉的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定了什么,从袖中又掏出一个卷轴,徐徐展开。他面对着有些惊愕的钱日生,干哑的说道:“扶风,听旨。”

钱日生刚要站起来,闻言诧异的双目圆瞪随后又跪了下去。

“世子扶风,深居虎穴,劳苦功高,十年来忠心耿耿,不夺其志,屡立奇功,可托大事。着,加封扶风王,授予太常寺副卿,总领同文馆。”

仿佛晴空一道焦雷,震的钱日生目瞪口呆。两道截然相反的圣旨同时宣读,纵使再怎么冷静的人也会被打的晕头转向。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何遥,脸色青白不定又转为潮红,心有余悸又激动莫名,说话都结巴了:“这……这是……我……”

“殿下,”这么多天来,终于有人对钱日生使用了称谓,何遥搀起眼前还在茫然中的钱日生解释道:“依大雍律,所有外臣归国必先试心询审,这是朝廷惯例,王上将生死二字都赐予殿下,望殿下体谅。”

他随手一挥,随从鱼贯而入开始帮钱日生更衣洗脸,钱日生身体陡然抽空,脑子空白的差点仰倒在地,终于在众人簇拥下走了出去。

何遥一边劝慰着一边将钱日生引出牢房,却越走越深,钱日生回头看了看出口方向,有些狐疑的停下脚步:“这是去哪里?”

“贺三川已被羁押,雍王下令殿下需要旁听。”

……

贺三川的日子并不好过,自打佳梦关被捉,便被扭送京城,要不是自己当时当众言明身份乃贺谨质子,声称受扶风之命前来搜取重要物证,他真怕自己在地方上就被黑了。

自从进了死牢,立刻就提交刑部问审,丞相府为此专门派出了二品司丞冯襄,本以为能够简单说清的事情,不知为何“扶风”那头不仅没替自己作证,反而推的干干净净!

这么一来口供截然不同,自己反倒带了极大的嫌疑,几番审问搞得他昏头胀脑,他曾想说明钱日生当时乃伪装扶风下达指令,可这和自己在佳梦关的说辞不一,说出来反倒越描越乱;想让钱日生作为人证,结果对方听后冷笑,反倒盘问起钱日生死因!

对方一句话叼的他死死的:“既然当时是世子让你离开,你为何又回去了?”

他回答的无可奈何:“为防止世子出事,我去尾随护驾。”

“结果真就出事了,”冯襄极为老辣,三言两语打的贺三川无话可说:“那如你所言,世子既已获救,你为何立刻又跑了?”他特地将“跑”这个字拖得有些重,带着点做贼心虚赶紧离开的意思。

“我不是跑,我是去佳梦关拿取物证。”

“三川啊,你到底还年轻,不能误了前程啊,”冯襄头发花白,卧蚕似的眉毛压着一对三角眼,每句话都说的咄咄逼人:“你说的这些,世子均毫不知情,现在钱日生又死于西昌,马先倒是证明了你确实离开,却也不知道有物证这回事。”

他表情严肃,三角眼灼然生光:“你这样的态度我们就只能照章办事了。”说完他“啪”的一拍桌子:“来啊!”

一众官吏迈步出来,冯襄将手一挥声音高亢的说道:“用刑!”

从此,贺三川痛苦的日子来了,三更用刑,五更挨打,没有一日安生。牢头暗下受了指使,翻来覆去变着花样的绷扒吊烤,鞭子抽的他死鬼似的破口大骂,直到喊不动了对方又用竹条浸了盐水轮番猛抽。

狱卒们一句问题也不问,只顾着用刑炮制,打的贺三川血花四溅,浑身上下竟没一块好肉。

贺三川身子被高高的吊着,有气无力的耷拉着头,只能看见狱卒们来回晃动的双腿,心里是又悲又愤又觉凄凉。

“认了吧,何苦呢。”刑部的一个官员掩着鼻子劝道:“钱日生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杀了就杀了呗。”

贺三川摇摇头,他清楚对方是要逼供了,一旦认了就成了杀人灭口、销毁罪证,父亲真就坐实了通敌外逃的罪名,贺家可就彻底栽了!

血水滴滴答答的从嘴边滴落:“他是人证……我没杀……”

自己出身名门,出入扈从跟随,鲜衣怒马;在外带兵更是意气风发,岂料竟然一日之间打落凡尘,直下地狱。他心里越想越恨,越恨越挺,鞭影一晃而过,贺三川痛的面目扭曲,他身上疼的如同火燎,他咬着牙横声道:“打的真好!”

耳边只听“日”的一声,鞭子啪的直抡头上,贺三川仿佛到了极限,脑子“嗡”的便晕死了过去。

贺三川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大牢里,他接着微光无力的打量着,只见黑暗处一杆烟锅伸了出来就着灯火燃了,一团烟雾缭绕弥漫开来。

他咦的一声,发现光圈柔和之处,一张面黄髯须的国字脸正平静的看着自己。

“二叔?”

骤然落难之际,二叔的到来让他顿时宽了心,随即委屈和焦急一起凝在脸上,他赶紧坐下来:“你也给抓来了?”

贺远山耷拉着眼皮,腮帮子一凹,又嘬了一口这才摇了摇头,眼中看不出一丝的波澜。贺三川知道父亲和二叔关系并不融洽,印象中两人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对自己说过“老人的事情和你无关”。

“你啊,长不大!”贺远山眼皮一番,烟杆子指着贺三川:“怎么给冯襄抓到了把柄?”

贺三川内心繁杂,对这个话题他不想多说。

“那冯襄是刑部推官出身,你手里连个字条都没有就敢出去查案?还查你父亲的事情,避嫌你懂不懂?”贺远山烟锅轻轻敲了敲桌面:“你恐怕不知道吧,这个冯襄,和咱们贺家可是刻骨深仇。”

“啊?”贺三川一愣,还真不知道自己家和冯家竟然还有不小的过节!

贺远山鼻腔里喷着烟雾,盯着烛火追忆着往事继续说道:“他儿子当年从军,姓冯的上下打点了个遍。结果你爷爷军令如山,说人人都有儿子,凭什么他冯襄竟敢通过兵部驿站给自己下信,今天宽限了他的儿子,别人的儿子怎么办?”

贺三川是带兵的武官,也最恨带关系兵,宽纵了其他人不服,管的严了就会得罪人。爷爷的话语说的他内心也是一拱一拱的赞同。

贺远山瞥了他一眼,含着烟感哼了一声:“老爷子眼里揉不得沙子,偏偏就把他儿子编入了先锋营,结果攻占沙河城的时候深陷重围,被砍的尸体都拼不全。”

油灯爆了一下,贺三川这才从话语的沉浸中醒了过来,无声的叹了口气。

“所以,”贺远山掸了掸身上的烟灰:“冯襄对你的案子,对你父亲的案子,一定会往死了办!”

贺三川叹了口气,目前的症结是父亲的下落,是怎么落得个“叛逃”的罪名的。这个罪名查清楚,冯襄再怎么报复,也没法光天化日的栽赃。

“棘手啊,你爹——”贺远山脸色阴沉。

贺三川抽了一口凉气,被烟味呛得有点像咳嗽,却见贺远山眼皮猛然一翻,声音压得极低:“你跟我说实话,你爹有没有和你……”

他谨慎的看了一眼门口,随即做了个执笔书写的动作。

贺三川点了点头,说道:“有是有,但是无非是一些叮嘱的言语,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随他们看。”

“确定?”

贺远山紧跟着问了一句,眼神牢牢的望着贺三川。

“真没有不能见人的,二叔,难道你还信不过他吗?”

贺远山抿了口烟,在嘴里酝酿了一会儿,才闷闷的吁了出来:“这就好,这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