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小霸王 > 第5章 没有叫错的外号

五代十国小霸王 第5章 没有叫错的外号

作者:公司要黄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23:18

第5章 没有叫错的外号

幽州府地处北方,距离易州城大概一百五十多公里,人口少说要有数十万人之众,别看这人口比现代社会的四线城市还不如,但在唐末却着实不少,毕竟唐朝版图极大。

可安史之乱后,人口便急剧缩水,近几十年来,又由于‘冲天大将军’黄巢的起义造反,各个州府连年征战,群雄割据,造成了人口更是稀少的境况。

据史籍记载,当时“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足见战争破坏之惨烈!

而宋初的官方统计的户口,也仅约500万户,约1600多万人,唐末五代时期,可以说是历史上能比肩五胡乱华时期的黑暗阶段了。

此时整个唐朝人口也仅仅只有不到3000万人,幽州作为唐朝360州府之一,能有数十万人已经是人口繁盛之地了。

当然,幽州府的地理位置优越,几条官道直通范阳城、燕州府、涿州府、檀州府、蓟州府等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刘申所在的易州府是今河北易县,大概位置在保定,离幽州府中间还隔着一个涿州府。

早些年唐十五道中,‘河北道’的节度使治是范阳城,相当于省会城市,是为‘卢龙’之地,比之幽州府到也不差。

他的爷爷刘晟,原本就是卢龙节度使旗下的一名镇将,所以刘申祖籍也在范阳,逃难才会回到范阳城,后来辗转才去的易州府。

不过自从幽州立府后,由于其地理位置和重要程度等因素,便开始超越省会范阳城,俨然成为了北方的第一大城市。

所谓镇将,并不是什么镇守大将军,相当于镇子的意思,在唐朝,部队按人数分成了军、守捉、镇、戍、屯戍等,跟现代部队的军师旅团营连排一样,只是当时唐朝人少,没这么多级而已。

镇和戍分三等,500人是上镇,300人中镇,300以下为下镇,50人为上戍,以此类推。每镇每戍,都设置镇将和戍主。

而军和守捉所领的数量又比镇和戍多,将军也就是一军之长,至于人数嘛……

唐朝的部队分为了常住军和中央军,中央军就是皇帝的禁军,常住军就是那些镇守各地的军营部队和边防部队。

随着唐朝后期打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节度使成了区域最高长官后,每个军的数量也不一定了。

唐朝那些武将所谓的一二三品,都是武散官,临时性的,相当于一级顾问,二级顾问,有仗打的时候,自然都是顾问说了算,顾问升级成实权人员。

没仗打的时候,便是个爵位,大部分将领并不实际领兵。

唐朝后期真正领兵的人,很多都是由节度使来册封的类似中军大将、参军、左卫营长等,却并没有唐朝实际册封的品阶。

Ps:这里介绍了唐朝的军队体系,是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才明白的,不知道对不对,当然说的也有些罗里吧嗦了,大家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越过,如果说的不对,也是抱歉抱歉!

继续剧情……

快马加鞭未下鞍。

刘申与一众护卫,数量马车,浩浩荡荡的行进了一天一夜,才于第二天中午左右到了幽州府。

北方的农历春天和秋天,是最舒适宜人的时间,淡淡的柳絮纷扰于空中,阵阵的凉风吹拂于脸庞,太阳不太热,空气又不太冷。

可即使是这样,由于古代的官道是土路,待赶到幽州府时,刘申与护卫也已经与灾民无二,衣衫都黏在身体之上,主要是骑马不停颠簸,就容易出汗。

尤其是臀部的地方,早就被汗水浸湿了好几次,又被大风吹干,此刻黏黏糊糊、硬硬邦邦的,很是恶心。

还好,不止他们一群人如此,进城的人也都是黄土灰尘满身,狼狈不堪者,比比皆是。

刘申虽为公子,却也同护卫家丁一同骑马而行,马车里全是家当。

春风和煦,太阳高升,明媚的春光照射大地,万物一片生机。

幽州府城前是宽阔的一马平川,城市比之一路所见均要高大壮硕了很多,高大青石夯土堆砌的城墙前,一座足能并排五辆马车进入的城门,而城池附近也是行人繁多,进城出城都排着一行行整齐的队伍。

刘申所带大约二三十人,且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高头骏马,远远的还没到门口,就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等到得门口之时,大门附近那些面有菜色,瘦瘦弱弱的地摊商贩、背着手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妈、寻找灵感的文人骚客以及众多表演真实,决不像装扮的残疾乞丐和要饭花子们,都被城门士兵轰跑。

幸好没有喊上一句“城管来了……”,不然估计骚乱更大。

随着门口被清空,一辆双马的高车独立于大门中央等候,马车后面也是站了一排威武凶猛的披甲军士,每位士兵都手持长枪,枪尖在阳光下森寒无比。

车门打开,里面走出一名瘦高的中年人,微笑着迎在中央,向着刘申这边拱手作揖了。

高声叫道:“前方客人,可是刘氏公子申否?”

阿枭见此,立刻喝住自己这方停马,看了看后面嬉皮笑脸,吵吵闹闹,干啥都有的一群人,凑到刘申旁边说道:“申哥,你看人家的排面,人家的说的小词?刘氏公子申否?你再看看咱们的人?”

刘申的耳畔传来了后面的聊天声……

“老枪,这特么就是幽州府啊?真大,你看那城墙都是大青石头的,比咱们那边的土鳖城墙结实多了!”

“哇,天哥,你看,幽州府真你娘的大啊!”

“你看那边,独眼龙,好多花姑娘,一会我们去耍耍呀!”

“老子从小特么就在幽州府里跑江湖,对里面熟的很!狗头,一会请你个瘪三吃东西怎么样?”

“雷子哥,听说幽州府的东西贼贵,是一座销金窟,城里面都是按贯花销的,有些东西甚至都用银子了!是不是咧?”

“……”

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刘申看了看对面一排排站列整齐,庄重萧杀的士兵,又看了看自己这边乱七八糟、流里流气、一脸痞相的部曲家丁。

不禁安慰自己道:“还好,自己这边长的比他们都帅一些,这样自己也就欣慰了!毕竟我们处在一个看脸的美好时代!”

遂绿着脸扭头向后看去,众人本还在嘻嘻哈哈,忽然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意从前面袭来,一看原来是老大正用杀猪佬一般的腥红眼神瞄着众人的脖子和裆部。

这些人赶紧闭嘴不言,一个个如同鹌鹑,有的低头摸马,有的抬头望天,更有甚者假装自己成了盲人,紧闭双眼,双手向前瞎摸,那意思是好像在表达,我是残障人士,请大家关爱我……

震慑住了自己这边一群脑子瓦塔拉的家伙,刘申提马上前,也是一抱拳,微微一笑的答道:“我是刘申,你是何人?”

“回公子,吾乃是将军坐下的长史,姓纪名自显,今特奉将军命,迎接公子入城。”

刘申坐在马上,点了点头,这老纪看起来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瘦瘦高高,面白无须,没穿甲胄,头发扎着一根青色的发簪,说话也是文绉绉的,哦,这叫知书达理,一看就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生。

长史也是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或秘书长职务,具体管什么不好说,但什么都能插一手,这老纪口中的将军就是自己的大伯刘仁恭了,如今也是幽州府之主。

老纪的职位如果放到现代社会,那可就不得喽!

省长加军长的秘书,你就说够不够**吧,不够?那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呢?

他在打量老纪的同时,这位纪秘书也在打量刘申。

同样是瘦瘦高高的个子,年纪很轻,脸如刀削,头发发量浓密,眼神中有些不似年纪的风霜与老练,其他就没什么特点可言了,哦,对了,这位公子衣着朴素,不,应该说叫破衣喽嗖,完全没有一点勋贵家公子的意思……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位就是将军的亲侄子,老将军的亲孙子,肯定以为这位小伙子是富商大户的奴隶、花坊龟公的儿子、街边保洁阿姨失散多年的亲外甥!怪不得这位公子能有一个‘刘布衣’的绰号呢。

果然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