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习

回到明朝当藩王 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习

作者:老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1:57

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习

奉天殿。

那许久未曾露面的宁王殿下,竟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倒是令群臣大跌眼镜。

熟悉的打了个哈欠,随后退到末席,借着身前官员的掩护,朱权开始打瞌睡。

毕竟上朝起得太早,他还是大明的花朵,需要充足的睡眠。

朱元璋抬眼望去,看到那逆子躲藏在官员之后,至少模样像是那么回事,倒也懒得搭理他。

朱标则摇头苦笑,十七弟从来都讨厌所谓的早朝。

可惜,父皇有令,由不得他。

“咱的大将军,踏破北元王庭,立下不世之功勋!”

朱元璋笑道:“如何对待被打怕的蒙古人,汝等有何高见啊?”

皇帝难得问计,群臣们自然要各抒己见。

“臣以为,夷狄不可与之相处,当稳固长城,防御其南下侵袭!”

这等保守之策,朱权听了直摇头,本想继续睡觉,可大臣们的谏言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微臣以为,可册封逃走的北元太子官职,让其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称臣又如何?依旧没有实际上的成效,古往今来,少数民族短暂称臣,随后完成反推的例子数不胜数!

“臣以为,北元鞑子如今王庭陷落,正是人心惶惶之际!陛下理应加派兵马,肃清草原,令我大明再无边患之忧虑!”

朱权实在是忍不住吐槽。

肃清草原?说得何等简单?

真以为蒙古人是木桩,等着你来杀不成?

人家不会迁徙而去?

你明军还能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守在草原不成?

此举之会加深两族仇怨,如今的压迫有多大,将来的反击报复就有多强。

朱元璋同样皱眉不语,他对群臣的谏言,显然并不满意。

都是些保守之策,甚至是故步自封。

“善长啊,跟咱说说,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理草原。”

身为文臣之首,如今的内阁首辅,李善长被点名提问,早就了然于心。

“回禀陛下。”

李善长躬身行礼,笑道:“如今草原之上,闻我明军声威,无不退避三舍,陛下理应将利益最大化!”

“收其钱财,劫掠其人口,霸占其马场!”

李善长的话,引起了老朱兴趣,“且详细说说!”

“蒙元自中原逃回草原的贵族无数,他们藏富于民,将来这些钱财,会用以招兵买马,必须断绝后患。”

“妇女孩童,迁至中原,让其耕地务农,不与其兵丁之利,两代以后焉能与我大明争锋?”

“至于水草肥沃的草场,更是要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元人无战马,便是虎无爪牙,不足为惧!”

李善长可谓是釜底抽薪,但依旧是那句话,草原幅员辽阔,根本不可能打搜刮干净。

短期内颇有成效,可称其以往下去,那些漏网之鱼将会积蓄力量,趁着朝廷不备,随时准备南侵劫掠。

朱标紧皱眉头,显然李善长此计,并不和太子爷的胃口。

“韩国公,此计太过激进,若是处理不好,投降的部落,可能会重新反叛!”

大明太子爷直言道:“何况草原辽阔无边,我等又岂能尽数掌控?”

听闻此言,李善长也只能摇头苦笑。

至少施行此计,短期内草原夷狄再无崛起可能。

“诸位大人,一口一个夷狄,当真是无礼至极。”

朱权打了个哈欠,“本王本想小憩,奈何太过吵闹!”

位于末席的宁王突然开口,倒是引得大臣们侧目而视。

“宁王殿下,对这些夷狄有何高见?”

“本就是夷狄,殿下何必说我等无礼?”

“蛮夷之辈,岂能与我等中原汉家平起平坐?”

老朱紧皱眉头,这等态度,与他拉拢可用的蒙古贵族背道而驰。

“想要处理草原,请诸位先纠正态度。”

朱权一步踏出,负手而立,面对群臣毫不怯场。

“本王以为,夷狄之分,乃千古陋习!我大明若想长盛不衰,便不该搞对立,应当吸收他们,同为中华一份子!”

此言一出,惹得群臣一阵白眼,此乃大逆不道之言。

“殿下可知,当年蒙元对我中原汉人犯下多少罪行?”

“昭昭天理!我等与他们皆有血仇,岂能承认他们?”

“军国大事,殿下还是少说多听为妙!非我等顽固,而是蒙元鞑子狼子野心,分明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朱权无奈一笑,“若说仇怨,自战国时期,燕赵两国便时常打击匈奴,劫掠其人口、战马。”

“秦王扫**,又派蒙恬将军北击匈奴,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

“至于汉朝,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再次将匈奴人打得抱头鼠窜!”

“唐朝李药师夜袭阴山,一举擒获颉利可汗,令其献舞长安!”

“再说我朝大将军蓝玉,踏破北元王庭,杀蒙元皇帝,草原游牧民族,受到的屈辱岂不是更多?”

群臣一个个面带骄傲,虽然宁王殿下在反驳他们,可举出的这些个例子,却让他们心生自豪。

“若一直忆往昔仇怨,只会故步自封。”

朱权笑道:“诸位苦读圣贤书,莫非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么?”

吏部尚书詹徽深吸一口气,随即问道:“殿下之意,是让蒙古人,尽数成为我大明之民不成?”

朝堂之上,政见不合,哪怕是父子兄弟,也难免唇枪舌战。

至少朱权的话,在詹徽看来,分明是大胆至极,甚至会影响大明安宁。

“本王的确是这么想的。”

朱权毫不忌讳道:“蒙古人擅长骑射,若他们能真心归附大明,以后何愁骑兵?”

“本王接纳,认同大明,致力于建立多民族国家的人,而非负隅顽抗,还做着成吉思汗白日梦的蠢货。”

想到术赤,朱权会心一笑,若是此举得到父皇应允,他定会拉拢术赤,让其归顺朝廷。

“此乃谬论!”

礼部尚书李原名颤颤巍巍,从群臣队列走出。

“殿下,夷狄之分,乃祖宗开始便有!”

“老臣即将告老还乡,也不怕得罪人,便由老臣与殿下辩论一番吧!”

朱元璋虎目微睁,冷哼道:“老匹夫,竟然嘲讽咱儿子说的是谬论!”

朱标生怕父皇一怒之下,血溅朝堂,赶紧劝道:“父皇,且看十七弟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