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第255章 心学乍现翰林院

回到明朝当藩王 第255章 心学乍现翰林院

作者:老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1:57

第255章 心学乍现翰林院

武英殿。

朱元璋同样头疼不已,嘴上一口一个逆子,真出了事情,岂能不管他?

李善长和刘三吾则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开口。

“你们两个,倒是给咱出个主意!”

老朱显然有些不耐烦,哪怕面对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人,都未能将他逼得如此窘迫。

谁能想到,自己生得臭小子,却让他陷入窘境之中。

“皇上……”

刘三吾低声道:“宁王殿下说了,两日之后他要去翰林院讲学!”

讲学?讲个屁!

老朱抄起砚台,直接摔落在地。

随着“啪叽”一声,名贵的砚台被皇上摔了个粉碎,可见其心中之愤怒。

李善长想了想,继续道:“皇上息怒,宁王殿下虽然性格顽劣,却并非冲动之辈……”

说出这话,老李自己都有些语塞。

朱元璋则冷笑道:“不冲动的人,能偷偷跟着蓝玉北伐?”

“不冲动的人,能直接骂朱熹那老狗是伪君子?”

“不冲动的人,能把他爹气成这个样子?”

李善长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皇上,程朱之学经大宋,大元两朝以来,的确有些停滞不前。”

“微臣倒是觉得,可以让宁王殿下搅合一下这潭死水!说不定能让我大明诞生出新的学说!”

朱元璋不悦道:“那你就忍心,让咱的儿子被那些酸儒唾骂?”

“刘翰林,咱没说你,不要对号入座!”

刘三吾心里苦啊,他管着翰林院,结果翰林院的学子们,如今骂宁王比谁都欢。

皇上是不是在警告自己?

只是刘翰林不清楚,宁王当日俘获徐妙锦美人心,也算是被骂的一大原因。

“也罢,让这小兔崽子自己折腾!”

朱元璋大袖一挥,“刘翰林,告诉你底下那些个学子,积点口德!”

听闻此言,刘三吾哪能不清楚,皇上这是动了杀心。

“皇上息怒,臣一定安抚好翰林院!”

——

两日之后,翰林院成为了应天府学子们,最为关注之地。

大明宁王要在此处讲学,更要舌战群儒,反驳程朱理学。

“我听闻咱们的宁王爷,这两日在王府悟道!”

“呸!那逆王也配用悟道二字?分明是怕了!”

“今日就看翰林院的诸位师兄,如何让那逆王原形毕露!”

一众学子们结伴而行,那场面比看科举放榜都要热闹!

作为天下读书人榜样的方孝孺,心中却有些矛盾。

他只有学习程朱理学,本该抨击宁王。

可那位王爷,却教给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变通!

学问跟人一样,如果一成不变,那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沦为落后之流。

“鼎石,你也要去前去翰林院?”

铁铉已然起身,身后还有平安,瞿能和盛庸等人。

那三位武人,只能到达现场,表达对宁王的支持。

毕竟他们更擅长用长枪,弓箭和火铳。

至于铁铉则笑道:“宁王殿下大才,我更想知道殿下能有什么有趣的学问!”

“方兄竟然有意,何不同行?”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随即笑道:“善也,一起去听听殿下高谈阔论!”

——

翰林院。

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汇聚于此,堪比新年大集。

只因宁王这事闹得太大,就算是锦衣卫也没见过这等名场面!

宁王手持折扇,浑然没有惧色,甚至还冲“支持”他的学子们,友好招手。

“呸!什么宁王,分明是逆王!”

“这等混世魔王,去了大宁,真不知我大明是福是祸!”

“唉!皇帝陛下,赶快让他去祸害草原鞑子吧!”

朱权摘掉耳塞,宁王爷不是害怕,只是不想耳中充斥着一些污言秽语。

“诸位,稍安勿躁!”

刘三吾德高望重,一经出面,一众学子当即选择安静。

“今日宁王殿下,翰林讲学,希望诸位友好交流,切不可胡言乱语!”

刘三吾叮嘱过后,才示意朱权,可以开始您的表演了。

“本王今日为你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学说。”

朱权笑道:“此乃心学也!”

心血?

一众学子正要开喷,朱权笑道:“哪位仁兄能告诉我,程朱理学的核心?”

众人齐声答道:“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而“理”,则是理学的核心根本。

朱权笑着点头道:“很聪明,都学会抢答了!不过我心学的核心,则是致良知!”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熟读儒家经典的学子们,自然知道这等出处,正要开始反驳宁王,却发现有种魔法被魔法打败的感觉!

宁王的“致良知”,出自于孟子,你用程朱理学反驳孟子,岂不是你用你爷爷的话,来反驳你太爷爷?

学子们有些发懵,正所谓喷也不是,不喷也不是!

谁知道那狡诈的逆王,竟然拿出孟夫子的话来搪塞他们!

朱权见学子们逐渐安静下来,接着说道:“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这是我心学的另一核心,知行合一!”

“汝等谁能告诉我,程朱理学中的理为何物?你们谁见过理?”

有学子当即反驳道:“理存在于我等心中!理,就是天理!朱圣人的话,便可以上达天听!”

朱权反问道:“那大宋被蒙古人所灭,你们所说的理,可曾出来帮忙?”

“你们被蒙古人奴役的时候,天理可曾帮助你们?”

“正是汝等仅存的人欲,才使得更多仁人志士加入我父军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别特娘整天研究天理了,没事出来走两步,跟本王知行合一,岂不美哉?”

听闻此言,学子们陷入了思维陷阱,他们从抨击宁王,转为了研究所谓的“理”为何物!

“殿下可知,理在哪里?”

“朱圣人寻之不得的理,究竟为何物?”

“还请殿下为我等解惑!”

不求甚解的学子们,已经对朱权的“心学”产生兴趣。

当然,还有不少人依旧负隅顽抗,捍卫着程朱理学。

人影之中,一位粗布麻衣的老者,摇头道:“这特娘随了谁?比咱还能胡编乱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