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第634章 科教兴国,人才兴邦

回到明朝当藩王 第634章 科教兴国,人才兴邦

作者:老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1:57

第634章 科教兴国,人才兴邦

大宁卫。

长途跋涉过后,朱权等人终于抵达了封地。

虽然封地的士兵未能入朝作战,却在边境等待接应。

这一路上,从朝鲜带来的人才们,得到了来自大明军人的礼遇。

他们搬不动的行礼辎重,会有士兵帮忙。

有拖家带口,老弱妇孺走不动的,则有明军让出马匹。

安成焕看在眼里,无不感受自己选择前来大明,是如此英明的决定。

“殿下,这座城池,已经是铜墙铁壁!”

安成焕感慨道:“城墙之上,还留有炮口,让火铳手有机会瞄准射杀敌人,好一座坚城!”

朱权含笑点头,“这座城池,并非属于本王,而是所有大宁百姓,还有每一个愿意为大宁贡献的人。”

城门口,除了大明百姓,还有金发碧眼的弗朗吉传教士。

“朱权殿下,我们已经进一步加强了红夷炮的威力,同时缩减了它的重量。”

“干得好,凯瑞!你距离送别人去见上帝,又更进了一步!”

“能够得到神使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幸!阿门!”

凯瑞.博格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红夷炮,会送多少大明的敌人,去见了上帝……

同样是见上帝,两人互有理解,也未尝不可。

几位王妃早早等候,尤其是朱权的长子,在韩月儿怀中,见到父亲的那一刻,不断挥舞着小手。

将儿子抱在怀中,一股血脉相连的感觉,使得朱权深有触动。

“燿儿,可想爹爹了?”

“想!”

朱盘燿,这是朱权给儿子取的名字,至少在他看来很是难听。

可惜自己那位父皇,连二十代的名字都取好了。

他的下一代,正是盘字辈,任何一位后代,都要带个盘字。

就像大哥家的允字辈,和四哥朱棣家的高字辈。

朱权本来觉得心里苦,可转念一想,岂不是说明他的儿子们特别能“盘”?

“殿下有后,真乃我大宁之幸事!”

安成焕如今还顾虑朱权年轻,恐怕没有子嗣,谁知人家已经造人成功。

这些朝鲜过来的人才,最后的一点顾虑也已经消失不见。

有了后代,就代表家业无忧,能够将封地完美地延续下去。

韩月儿接过朱盘燿,叮嘱道:“燿儿我先带走,你回去再去看他。”

朱权点了点头,来到徐妙锦、蓝彩蝶和凌月奴面前。

“我先看看孩子,不过分吧?”

徐妙锦娇声道:“知道你带了这么多人回来,月奴姐姐已经准备好为他们检查,防止有疫病滋生。”

蓝彩蝶轻声道:“妙锦妹子已经准备好了宴席,本姑娘则帮这些人安排好了住所!”

凌月奴娇柔地将玉手搭在朱权身上,“说说吧,怎么感谢我们?”

朱权想了想,诚恳道:“有求必硬!”

随即,迎来了三位王妃的粉拳捶胸口。

——

安成焕发誓,即便是朝鲜的王城,也没有大宁卫这般巍峨。

城中风气开放,不仅有大明百姓,草原牧民,以及金发碧眼的弗朗吉人。

如今更是多了他们这些朝鲜人。

安置的房屋都是砖房,并未因他们是新来之人,便居住在简陋的窝棚。

安成焕看过大宁,这里就没有所谓的草房与窝棚,百姓遵守一切规章制度,而这些看似繁琐的制度,却间接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排泄物统一放置,由专门的人负责运输出城,随后储存灌溉田地,亦或是当做金汁守城备用。

这样的做法,保持了城中清洁减少疫病的同时;更能物尽其用。

令安成焕最称奇的地方,莫过于大宁卫的“往来无白丁”。

有些花甲老人,这辈子恐怕再难以识字。

朱权则令各家各户的孩子,只要到了五岁的年纪,就要统一送到名为“学校”的地方读书识字。

宁王府会提供三年的义务教育,只要你送孩子去读书,每月就能领到米面。

这等好事,对于百姓而言再高兴不过,也许有人会拒绝读书识字,可没有人会拒绝米面粮油。

就这样,很多小孩子即便过了三年,没有继续选择读书,依旧不是文盲,能够识的很多字。

至于那些打算继续深造,又没有钱财的家庭。

宁王府则给予了两项政策,若是你家孩子在某一项有足够的天赋,宁王府会给予学费全免,不过平日里要勤工俭学,将来也要在宁王府做事以作为交换。

至于天赋不足,想要靠后天努力改变命运的学子,宁王府同样不会放弃他们,而是提供所谓的“助学贷款。”

你的学费依旧全免,不过将来同样要变相“卖身”到王府做事。

朱权曾经算过一笔账,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才,在老百姓中已经是十分罕见。

培养出这样一个人才,加上还有其他技能培训,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前期的学费投入。

所谓的投入,不过是每日让他们吃饱穿暖,没有后顾之忧去读书。

若是学子中有几个隐藏的天才出现,那这笔买卖简直是大赚。

“对了,殿下管这叫科教兴国,人才兴邦!”

安成焕念念有词,大宁卫从不高看读书人,也不歧视匠户、民户、甚至是商户。

这也使得更高等级的学府“高中”,教授的知识更为复杂多样。

可谓是诸子百家,应有尽有,即便是宁王,偶尔也会前来授课。

这等学术氛围,才是安成焕最喜欢,最钦佩的地方。

他在朝鲜不过是喜欢研究火器,就被扣上了不务正业的帽子,甚至连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他则成为了火器局的科长,当然这火器局并非朝廷官职,而是宁王设立。

至于局长,则是那位名为凯瑞.博格的传教士。

这位金发碧眼的弗朗吉传教士,总是神神叨叨,宣传着某位名为“耶和华”的人物。

安成焕每次都是搪塞过去,什么特娘的耶和华,有宁王殿下厉害么?

“大明太好了!大宁太好了!”

安成焕已经展望在这里的美好生活,他若是能迎娶一位大明女子,以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那才是人生赢家。

“殿下放心,我定会研究出子母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