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35、平定李璮叛乱

新视角读元史 35、平定李璮叛乱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35、平定李璮叛乱

平定李璮叛乱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候,漠南汉地发生一件大事,山东军阀、汉族将领李璮,打着恢复汉族政权的旗号,举兵叛乱了。

李璮,山东潍坊人。李璮的父亲李全,是金末地方武装红袄军的首领,占据山东益都一带,先后与金国、南宋为敌,被南宋军队所杀。李璮的母亲杨妙真,也是红袄军首领,武艺高强,独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武术界所推崇。

李璮在父亲死后接管了队伍,仍然是地方武装的首领。在木华黎经略中原的时候,采取了拉拢地方武装的政策,李璮便投靠了蒙古。当时投靠蒙古的地方武装首领,比较出名的还有张柔、史天泽等人。他们是最早归附蒙古的汉人,被蒙古封官进爵,称为汉人世侯。

李璮的父母都是著名武术家,他从小习武,武艺高强,而且野心勃勃。李璮起初的势力仅局限在益都(今山东青州市)一带,经过十多年努力,李璮兼并了周围一些地方武装,势力扩大到大半个山东,而且向南发展,夺取了南宋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等四座城池。

蒙古统治者十分器重李璮,将宗王塔察儿的妹妹嫁他为妻。后来,李璮又娶了王文统的女儿。王文统是金莲川幕府成员之一,被忽必烈任命为平章政事。

可是,李璮势力增强以后,野心膨胀,想要反叛蒙古,建立自己的政权。对李璮的反心,许多人都看出来了,汉人世侯之一的张宏,就曾经向忽必烈进言,说李璮必反。忽必烈正在推行汉治,极力拉拢汉人世侯,只好先采取笼络的策略,加封李璮为江淮大都督,赐金银符六十多枚,同时对他保持着警惕。

公元1262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得不可开交,忽必烈亲率大军征伐漠北,中原一带兵力空虚。李璮觉得机会难得,终于公开举兵叛乱了。

李璮在起兵之前,秘密召回了留在燕京的儿子李彦简,还写信告知了岳父王文统。李璮发布文告,传檄各地,打着恢复宋朝的旗号,号召中原民众和汉人世侯起来造反,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汉人政权。李璮起兵之后,杀掉境内的蒙古官员和戎军,迅速攻占了济南。

李璮为了起兵成功,给南宋皇帝写信,要求联合出兵,共同抗蒙。南宋则要求李璮,先归还被其占领的海州四城。李璮无奈,只好归还城池,以表诚意。可是,南宋已经偏安江南多年,实力弱小,不敢与强大的蒙古对抗,又与李璮有杀父之仇,所以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兵,并没有全力支持他。

李璮原先以为,他打着恢复宋朝的旗号,中原民众和汉人世侯必会群起响应。可是,宋朝丢失北方已达一百三十多年,北方长期在辽国、金国、蒙古的统治之下,人们对宋朝已经十分陌生,汉人统治的观念也很淡漠,再加上忽必烈推行汉治很有成效,因而中原民众几乎无人响应。

在北方有许多汉人世侯,他们很早就投靠了蒙古,自身得到很多利益,因而大多数都忠于蒙古。汉人世侯不仅没有响应李璮叛乱,反而听从蒙古大汗的命令,向李璮展开攻击。

李璮叛乱时,忽必烈正在漠北与阿里不哥决战。起初,忽必烈有些恐慌,他担心李璮打出恢复宋朝的旗号,汉人响应,北方会陷入混乱。

谋士姚枢为忽必烈分析了形势,指出李璮不会得到江南政权和北方民众的支持,并且说:“李璮有勇无谋,他起兵后应该有上中下三策,我料定他必出下策,就是据守济南,我们正好可以瓮中捉鳖”。

姚枢还献计说:“对付李璮,用不着蒙古大军回去,当地汉人世侯的武装就足够了。建议可由史天泽负责平叛。”

忽必烈听了很高兴,放下心来,随即任命史天泽为平叛总指挥,由宗王合必赤协助他。同时,忽必烈命汉人世侯的武装力量迅速向济南集中,合围李璮。忽必烈还处死了与李璮有联系的王文统。

史天泽是汉族人,可在他父亲史秉直那一代,就归附了蒙古,对蒙古十分忠心。史天泽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即率部奔赴济南,同时令各地武装,急速向济南聚集。

史天泽到达济南后,立即修筑围城工事,防止李璮突围。不久,各地武装纷纷赶到,将济南围得水泄不通。李璮身陷孤城,真成瓮中之鳖了。

李璮确实有勇无谋,他攻占济南以后,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坐等南宋出兵和民众响应,白白耽误了两个多月时间。如今城池被围,只能被动守城了,好在济南城坚固,能守一阵子。

史天泽见济南城坚墙厚,易守难攻,为了减少伤亡,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围而不打,坐等城中粮尽。李璮知道史天泽的用意,知道守在城中,早晚是死路一条,于是多次组织突围。可是,史天泽已经修好了围城工事,李璮军队根本冲不出去,而且伤亡惨重。

李璮守城五个多月,城中终于粮尽了,战马也吃光了,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军心涣散,许多人坠城投降。李璮知道末日已到,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妾,然后投大明湖自尽,可惜没有淹死,最终被史天泽军队抓获。

李璮被擒后,史天泽与宗王合必赤共同审讯他。史天泽喝问:“大汗没有亏待你,为什么叛乱?”

李璮见有蒙古王爷在场,心生一计,血口喷人,说:“你与我约定共同起兵,为何背盟?汉人世侯结盟反蒙,恢复大宋,可惜一个个贪生怕死,致使大事不成。”

史天泽听了,勃然大怒,又担心他胡说八道,下令将李璮斩首。

李璮叛乱只有半年多时间,就兵败身死,而且平叛所用的兵力,主要是汉人世侯的武装力量,蒙古军队不是很多。

可是,李璮的叛乱,却引起忽必烈对汉人的警觉,尤其是李璮的血口喷人,更令忽必烈感到不安。后来,忽必烈逐步削夺了一些汉人将领的兵权,并取消了汉人世侯的世袭,这对于汉族官僚与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