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52、泰定帝坐收渔利

新视角读元史 52、泰定帝坐收渔利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52、泰定帝坐收渔利

泰定帝坐收渔利

公元1323年,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被杀,地处漠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渔翁得利,轻松登基,成为元朝第六任皇帝。不过,他被视为自立的非法君主,死后没有得到庙号和谥号,后世只得以其第一个年号,称他为泰定帝。

泰定帝的父亲叫甘麻剌,是真金太子的长子、忽必烈的皇长孙。甘麻剌率军南征北战,立有军功,真金太子死后,本来他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可忽必烈不喜欢他,想立次皇孙为继承人,不料次皇孙死了,忽必烈又让三皇孙元成宗继承了皇位,皇长孙甘麻剌则被封为晋王,远迁到漠北。元成宗死后无子,又由次皇孙的儿子海山、寿山先后继位。甘麻剌作为长孙的这一支,却始终与皇位无缘,因而长期耿耿于怀。

泰定帝出生在漠北,从小在漠北草原长大,后来继承了父亲的晋王爵位。漠北是蒙古族的大本营,汉人很少,泰定帝不熟悉汉文化,是元朝皇帝中汉化程度最低的一个。漠北与中原路途遥远,来往不多,泰定帝在漠北草原,过着封闭的游牧生活。

铁失等人阴谋政变的时候,商议事后由谁当皇帝。当时,三皇孙元成宗一支已经绝嗣,也不可能再让次皇孙元英宗这一支的人当皇帝了,唯有皇长孙这一支的人合适。于是,铁失派使者去漠北,将这一情况告知泰定帝,表示愿意拥戴他登基。

泰定帝属于长子一系,却始终不能继承皇位,本来就怨恨在心,如今见有从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自然满心欢喜。可是,泰定帝为人谨慎多疑,又不了解朝廷内部的情况,担心政变不成,会惹祸上身,于是想了一个万全之策。

泰定帝扣压了铁失派去的使者,又派亲信慢吞吞地去给元英宗报信邀功。泰定帝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政变成功,他就登基称帝;万一政变不成,他扣压了使者,又派人报警,也是有功劳的。结果,亲信不慌不忙地去报信,还没有走到,元英宗就被刺杀了。

铁失等人政变成功,立即派人带着皇帝玉玺,到漠北草原迎接泰定帝去大都当皇帝。泰定帝大喜,可是,他十分谨慎,没有贸然去大都,而是在漠北他的地盘上宣布登基称帝。

泰定帝向天下颁布了即位诏书,即位诏书强调了他的嫡系长孙的地位,盛赞了祖父、父亲的功绩,以显示继位的合法性。泰定帝还下发诏令,表彰铁失等人维护蒙族利益的功绩,对他们加官进爵。铁失一伙兴高采烈,得意洋洋。

过了一段时间,泰定帝见局势稳定,没有什么危险了,便率领数万军队南下,到了大都,正式当了皇帝。可是,泰定帝到都城以后,看到的、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铁失等人使用暴力手段弑君,这在大蒙古国以及元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绝大多数人都十分愤慨,包括许多蒙古贵族也不能容忍,他们纷纷给泰定帝进言,要求严惩犯上作乱者。

汉族大臣们语言更是犀利,说铁失一伙大逆不道,穷凶极恶,他们今天能够杀害元英宗,明天也能刺杀别的皇帝,邪恶不除,必为后患。这话戳中了泰定帝的软肋。

面对群情激愤,泰定帝翻了脸,下令将铁失等政变骨干全部诛杀,把参与政变阴谋的五个宗王削去爵位,予以流放,铁失一伙的势力被一网打尽。元英宗临死前说得没错,铁失一伙确实不得好死。铁失等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最终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泰定帝一举诛灭乱党,平息了民愤,也得到人们拥护。可是,泰定帝并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甚至连他统治的天下有多大,都不清楚。泰定帝在京城没有根基和势力,他相信和依靠的,都是从漠北带来的旧臣,对原来的蒙古贵族和汉人大臣,全都保持着警惕,不敢放手使用。

泰定帝从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出发,对元英宗的新政全部予以推翻。泰定帝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不想有什么作为,因此,他的两个年号,分别叫泰定、致和。但朝廷弊端不解决,社会是不会安定平和的,反而会使各种矛盾更加激烈。

泰定帝自幼长在漠北草原,不熟悉汉文化,甚至听不懂汉话,自然不会重用汉人,汉族大臣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降低。汉族大臣向泰定帝提出了许多条建议,泰定帝一条也不采纳。

后来,泰定帝逐渐感觉到,治理由汉人为多数的大元朝,不懂汉话是不行的,于是也开始学习汉文化。可是,汉文化不是那么好学的,何况泰定帝已经三十多岁了,力不从心。泰定帝表面上也尊儒,在宫中开设讲堂,请名儒到宫中讲解儒家经典。不过,泰定帝根本不知道儒学为何物,更谈不上按照儒家思想治天下了。大元朝有这样一个文盲皇帝,自然就衰落下去了。

泰定帝自幼过着游牧生活,只知道放牧羊马,不熟悉农耕,更不懂得发展经济。偏巧这个时候天灾不断,水灾、旱灾、蝗灾、地震频发,粮食歉收,各地爆发饥荒,人们饥寒交迫。可是,泰定帝对此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元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实行南粮北运,元仁宗、元英宗为了缓和南方矛盾,逐步予以减少。可是,泰定帝时期又大幅增加,而且创造了元代的最高纪录。江南民众不堪重负,反抗之势又起,云南、四川等地也发生少数民族起义,元朝进入了多事之秋。

泰定帝在任五年,由于他缺乏治国能力,又不懂得汉文化,致使自元仁宗以来推行的汉化和新政全部夭折,改变了元朝正常的发展走向,反而有些倒退,致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各种矛盾激烈尖锐,大元王朝进入了衰落和混乱时期。

公元1328年,泰定帝在上都病逝,时年三十六岁。

泰定帝死后,各种矛盾开始爆发,发生了元朝历史上著名的两都之战,大元王朝乱成了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