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北元延续元朝国号
北元延续元朝国号
朱元璋得知元惠宗逃走,大都不战而获,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心中大喜,认为元惠宗能够顺应天命,于是给他上谥号为“顺帝”。《元史》是明朝写的,所以,在《元史》当中,元惠宗被称为元顺帝。
朱元璋占领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将大都改名为北平,但元朝并没有就此彻底灭亡。元朝朝廷逃到上都,后来又逃到了漠北和林,继续沿用元朝国号,与明朝对抗。不过,元朝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统治,偏安遥远的漠北一带,只能算一个割据政权了,所以史称北元。
在明军即将兵临大都之时,元惠宗召集文武大臣,沮丧地宣布迁往上都。大臣们痛哭流涕,有人主张固守京师,与明军决一死战。
元惠宗叹息着说:“如果不走,朕岂不是复作徽、钦吗?”徽、钦是指北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他们被金国俘虏,吃尽苦头,死在了异国他乡。元惠宗心灰意冷,已经陷入了绝望。
公元1368年7月28日夜里,大都城门大开,元惠宗带领皇族和朝廷大臣仓皇出逃,一路如同惊弓之鸟,连山峰塌方都认为是明军追来了。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奔波,元惠宗一行终于到达了上都。
上都,是开创元朝的忽必烈发迹称帝之处,是蒙古向南征服中原的出发地。没有想到,蒙古人南下统治中国近百年之后,现在又回到了起点。当初,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和江南,何等的耀武扬威?如今却丧权失地,又是如此的狼狈不堪!元惠宗感慨万千,心潮起伏,泪水长流,叹息不止。
此后,元惠宗意志消沉,心情忧郁,身体每况愈下,两年后病死,享年五十一岁。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被称为元昭宗。
朱元璋对北元残余势力自然不肯放过,他统一中原之后,继续出兵北伐。公元1370年,朱元璋仍然任命徐达为主帅,三路出兵,攻打上都。元昭宗抵挡不住,只好又逃到更远的漠北和林。
和林在现在蒙古国境内,是成吉思汗和大蒙古国的发迹之地,也是蒙古族繁荣聚居地区。元昭宗在这里得到蒙古民众的支持,休养生息,招兵扩军,势力有所恢复。
朱元璋对北元势力仍然不肯放过,公元1372年,又举行第二次北伐。明军依然兵分三路,攻击和林,双方开展了岭北之战。结果,明军没有获胜,只得撤兵回返。
岭北之战以后,元明双方暂时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也随之形成了新的边界。此后,双方仍然战争不断。朱元璋又多次举行北伐,沉重打击了北元势力,但暂时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公元1378年,元昭宗去世,他的弟弟继承了皇位,被称为天元帝。在天元帝时期,北元屡次遭受明朝打击,势力进一步衰弱。
为了彻底消灭北元,公元1388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二十年之后,朱元璋命大将蓝玉为主帅,率领十五万大军,再次举行北伐。明军兵强马壮,一举攻克了和林。
天元帝抵挡不住,只好带领残兵败将继续北逃,一直逃到现在的贝尔湖一带。蓝玉率军穷追不舍,最终追上了元军残部,双方开展了最后的战斗。
经过激战,明军大获全胜,俘虏北元皇族和大臣三千多人、男女民众七万余人,北元的宝玺、印信等朝廷所用之物,也全都落入明军之手。天元帝被杀。至此,北元灭亡了。
北元虽然灭亡了,但蒙古民族依然顽强地存在。后来,蒙古人又建立了政权,但不再使用元朝国号,国号恢复为蒙古。
此后,蒙古民族主要活跃于蒙古高原,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个期间,蒙古既有内部争斗,也有对外扩张,一度势力还比较强盛,始终与中原政权共同存在。
直到公元1675年,大清王朝建立三十年之后,蒙古各部落才全部归顺了清朝,重新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是一个坚强伟大、不屈不挠的民族!
朱元璋经过多年浴血奋战,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记述明朝历史的正史是《明史》,笔者将依据《明史》的记载,继续撰写《新视角读明史》。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