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244章 恶意浓烈

一品权相 第244章 恶意浓烈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244章 恶意浓烈

周新良身穿举人服,自然是杨继业这个秀才的前辈。科考之路漫漫,每一级之前,都会封堵众多晋级者。有的读书人,一辈子都会卡在童生这样的功名之外,更不要说秀才、举人和进士这些高等位的功名。

在举人面前,杨继业哪怕知道周新良过来不怀好意,面子上还必须要先尊重周新良这个举人。可不会想孙晓君对周新良那样。

周新良见荣盛酒楼大门打开,从里面出来的,居然是一个秀才。这个秀才很面生,年少,英俊,但不管怎么说,在垣武城中,一个秀才不会放在周新良心里的。

对于杨继业所说,周新良如同没有听到一般,如风吹过。

“杨咏石,你果然先在酒楼了。”孙晓君见杨继业出来,笑着往杨继业那边走,如同老朋友一样。

“孙兄好。”杨继业对孙晓君做一个作揖礼,却依旧看着周新良。

“诸位君子、同窗,”孙晓君还没走到杨继业身边,站住,大声对围在附近的学子、文士说,“这位杨兄,就是《咏石》诗的杨咏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孙晓君大声吟诵《咏石》诗之际,到来的人,也就明白这个看起来年轻而陌生的人,就是之前听说过的杨咏石。

“好诗,好志向啊。”孙晓君吟诵之后,感叹地说。

这时候,周新良也知道杨继业的身份。原本不在意、也不想搭理的少年,但因为有不小的诗名,他也不敢完全无视。看向杨继业,周新良多了一份敌意,也多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孙兄过誉,小子在学业上不过是一个后进末学,偶尔得一句表达心志之言,比之各位贤者,那时望尘莫及的。”杨继业说着,团团地作揖,给所有在场的人行礼。

杨继业这一出场仪式,给垣武城文士、学子们一个很好的印象,谦逊、知礼、温文尔雅。这样的人,哪怕是从荆蛮楚地出来的,也被人高看一层,何况《咏石》诗在前,没有人能够敢说在诗词上,超越于杨继业。

周围的人,有不少人给杨继业回礼,口称杨咏石。

周新良见杨继业一出场,就成为众人瞩目,然后给在场的人留下良好印象,自然很不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垣武城,任何所在都应该是他周新良出头露脸才对。

“杨秀才,”周新良突然扬声说,“我且问你。这家酒楼是你所开?”

“周前辈,这不是我的。我是读书人,自然心在圣学。”杨继业温言而说。

“既然不是你的,怎么从酒楼出来?你即使狡辩,也无益了,谁还看不出,你与这家酒楼的关系?”周新良沉着脸说。

杨继业笑一笑,自然感受得出周新良带来的恶意。不过,相比于朱成章这样的存在,这个周新良又算什么?往前走两步,距离周新良稍微近一些,才说,“周前辈这话,我可不敢苟同啊。今天,周前辈早早过来,难道你站过的地方、踩过的路,都是周前辈之物不成?很显然不是啊。

这家酒楼的老板,是从柳河县城过来的,之前在柳河县城,我到他家吃过几次饭,算是老乡家熟人。到垣武城来,我找一家胃口适合的酒楼吃饭,没问题吧?周前辈,这家酒楼的饭菜,不知你有没有品尝过,其中的酸菜鱼、无骚羊肉,都是味美精品,确实值得常吃……”

“……”周新良没想到杨继业会这样说,还给酒楼借机打广告,招揽客人,“杨秀才,你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怎么能够与酒楼商贩混迹在一起?如此说来,之前的杨咏石之名,怕未必真了。”

杨继业对周新良的过往并不熟,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周新良,可对方一见面就要污自己文名,自然也不会忍。但脸上笑容依旧,说,“周前辈,到酒楼吃饭,就是混迹商贩?在下可不敢苟同。

我想,今天到荣盛酒楼而来的各位文友、贤达、高士,都是为对对联而来,做这一文雅之事。再说,周前辈也时常进酒楼、茶室的,难道也是混迹商贩?”

“你……”周新良一时间无法驳斥,顿口呐言。

“各位文友、高士,我受荣盛酒楼之托,来为今天征联之事,解说几句。”杨继业不在理会周新良,而是看向四周,见到来的百余人都注意到他,才继续说,“荣盛酒楼的上联已经挂在三楼,今天是征联的第一天。

荣盛酒楼欢迎所有文士、学者前来对联。按照之前所说,只要有比肩上联的好联,赠送银一万两,作为奖励这位出联达人学有所成,也以此表达酒楼对勤学者的敬意。

不过,酒楼三楼窄小,容不下太多的人。为此,有谁想先上楼一观上联者,得出一两银买一个进门的资格,免去有人搅闹,反而坏了文士的风雅。

收取这一两银,到三楼后,只要想出一联,哪怕无法比肩上联,酒楼都会返还之前的一两银,另赠一两作为感谢。”

“去三楼还收银两?我呸。”在周新良身边,立即有人对收费有了反应,态度激烈,想引发大家的共鸣来反对这一点。

杨继业并不解释,可孙晓君却接了话,说,“难道你没听吗,到三楼后,只要对出一联,哪怕并不好,酒楼不仅退还所交银两,还会馈赠一两。这样做很好,就是免得让一些白丁也混到其中,坏了这样的雅事。”

经孙晓君这样一说,不少人对自身有足够的信心,也觉得只要对上一联,就可得赠银。银钱事小,名声事大,这样的名利双收的机会,自然不多见。

等议论之声静下来,杨继业继续说,“请各位文友放心,酒楼对你所出的下联,是不是好,是不是比肩上联,有前辈来品评,定夺,也会悬挂在大门外,请世人传扬、评说。对了,今天上三楼是一两银,到明天再上三楼,就是十两银啦。学识上有自信的文友,就上三楼去自己所学、自身的才华展露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