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246章 各自对句

一品权相 第246章 各自对句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246章 各自对句

(说明:文中每一对联,均来至于网络复制,感谢网友们高才,致谢!)

每一桌上都有文房四宝,但坐着的文人们,谁也不敢拿起纸笔。

如果是平时,对不上对不工整也都无所谓,但这时候有学政在、有康老、有田老这样的前辈名宿在,真对不上,多少会有些出丑的。

但目前只有的局面,显然对荣盛酒楼、对杨继业、对垣武城的士林而言,都不是好状况。即使对得不够工整,但总之不能没有一联吧。

真的集中了垣武城的名士,居然没有一联出来,那可丢大脸了,也会让杨继业和荣盛酒楼得罪垣武城的文人。

酒楼这边的人开始上菜、上酒,每一个人上来,都尽可能不发出丝毫声音,由此也可看到荣盛酒楼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成色。

杨继业很有耐心,他陪着吴金保等几位做评判的大佬。敬了酒,杨继业说,“学政大人、康老、田老,先生年幼,可不敢在前辈面前行止无状,醉酒事小,失礼事大。小子就不敢再碰酒了,以茶代酒,心里对前辈的尊重一如初见。”

吴金保挥挥手,说,“这好酒,你少喝点好。我们可多喝一些。康老、田老,两位说对不对?”

高度酒是新鲜事物才出现不久,还不能达到量产,所以市场上很少见到。虽说康老、田老这样的真正重量级文士,自然会有喝到,但也不是轻易可得。

三楼这里,用这样的好酒待客,自然是有着诚意。对于荣盛酒楼出的一上联,三个人也明白,这肯定是杨继业这样家伙想出来的,不然,谁还有这样的才学?

如此,也让吴金保等人对杨继业更满意了。而他到楼上的表现,在酒楼外的表现,也让吴金保满意。温文尔雅、不亢不卑,连在二楼出的设卡联,也很机巧,以后肯定会成为美谈。

只是,见到三楼来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怕出头丢丑,这却不是好事。作为年轻人,才华可以不够、才学可以不足,但勇气却不能少。

不好随意地点一个人来答下联,吴金保估计杨继业肯定会有下联的,指标过好与不好而已,这时候,就必须有人站出来答一个下联,才能让这次征联有意思,变成好事。

“各位学子,你们到三楼来是来对下联的,这时候都开始吃饭喝酒了。也该有人说说自己的下联。对吧,不然传出去,外面的人会笑话我这个学政没做好事务。”吴金保笑呵呵地说,然后看向各桌,见这些人都在回避自己的目光,明白他们都不想第一个说出答案。

最后,便看着杨继业,笑着说,“杨咏石,酒可以不喝。但你是不是该应一联?先不管对不对得上吧。

这上联:烟锁池塘柳,看起来平常易见到字和情景,但组合起来却是一副意境上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柳环绕、烟雾笼罩的美景,偏偏五个字的偏旁恰好吻合五行,这是最难之处。

对上五行不难、对上意境也不难,难得是两厢都能够比肩的下联,当真是万众难选一。可以说,这联算得上是千古绝联络。我大胆断定,这联即便挂到西京征集下联,都不可能有绝妙的、比肩的下联出来。

杨咏石,这联我是无力撰出比肩的下联,你且说一句吧。不要求太高……”

听学政吴金保这样解说,三楼的人也多多少少放下心来,等会及时没有好句,也不算太丢人。如此,倒是可在乡镇面前多多表现一番,哪怕拿不到酒楼的一万两,下楼后,能够拿到馈赠的一两银,那也是一种荣耀和名声。

“学政大人,您是打定了让学生在各位前辈面前丢丑了,好,大人所命,小子自然不敢抗命的。我就抛砖引玉,献丑了:炮堆镇海楼。

小子年少时到过海边,入海口有一堆堆火炮,炮楼镇海口,为防止有寇从海外而来。不过,这个句子只是将五行对上,意境上毫无可取之处,本不敢说出来,大人所命,不得不拿来,见笑了。”

“炮堆镇海楼。这个句子也成意思的,五行对上了。不过,如果我说烟锁池塘柳的已经是小家碧玉,杨咏石这句子那就是抠脚大汉,有点臭气熏人啦。”吴金保对杨继业这个句子的评语,确也中肯,不偏不倚。

杨继业忙给吴金保行礼,说,“多谢大人不骂学生无才……”

三楼的人听了杨继业的对句,然后再听学政的人的点评,确实让大家放松一些,但也知道,如果真想不到,还是不能乱说一句,否则,传出去确实会丢人。

杨继业不管如何,一句“炮堆镇海楼”算是过关了,纵然有人贬斥,也得拿出更好的句子才算。

周新良脸色变幻,想说出自己的句子,但又不敢。琢磨着自己的对句,未必就比杨继业的高明。正如吴金保所说,“烟锁池塘柳”的已经是小家碧玉,这样的意境可不易得到。想要比肩这样的意境,难就更为难找。

秦浩然这时候站起来,先对吴金保、康老、田老等人行礼,说,“杨咏石年少才敏,珠玉在前。学生也做一联,请学政大人斧正。下联是:杯埋银烛泪。

学生也知道,这个句子远不能与上联对上,学生才浅,献丑。”

吴金保将句子写出来,念一遍,说,“杯埋银烛泪。这个句子确实无法与上联比肩,但相比于杨咏石的句子,意境上要稍微高一些,不过,依旧显得格局小了。这是不错的句子啦。好好好。”

秦浩然听学政这样点评,也是满意,深深地一鞠躬,才坐回位子。

康老这时候说,“对联能不能比肩,除了字面的五行、句子的意境之外,还得要使上下联融合起来,如此才是一副完美的对联。不然,硬凑成的工整,其实没有多少意思。

就如杨咏石的那句,文人说兵事,正如学政大人所言,如同抠脚大汉,将前面的意境都破坏了。”

周新良原本想站起来的,见秦浩然已经占了先,但又听吴金保、康老等人的点评很不留情,又有些担心。不过,他再不站出来说一对句,显然是文峰社就弱于华新社。

“我也有一句。”周新良站起来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