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316章 大喜大喜

一品权相 第316章 大喜大喜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316章 大喜大喜

杨妈这时候也没有了往日的娴静,快步从房间出来。到院子,看着门外,这时候还只有巫小陆出现,便说,“小六,业儿呢。还没回来?”

“母亲……”杨继业这时候也进大门,见老妈急吼吼的样子,也理解。忙快步到老妈面前,请安。

杨妈见杨继业没多少变化,看一阵,才想起来,说,“考中了?怎么这时候到家,昨天连夜赶路的?”

“算是考中了,二十一名。”杨继业微笑地说,“在垣武城那边暂时没事,就回来了。”

巫素贞从门外进来,随即小步快走到杨妈面前,行礼,问好。杨妈见巫素贞这时候同儿子一起出现,心里明白。虽说多少有些不喜,但看过巫素贞后,确定巫素贞没有做那种事,心里顿时一喜。

忙将巫素贞的小手拉住,到杨妈身边,说,“这段时间辛苦你啦。”

“伯母,我不辛苦。”巫素贞小声说。

韩玉芝和陈羽霏也出来了,见杨继业回到家,韩玉芝多少有些害羞。走出门外,老远站着不敢过来。杨妈见了,推一下儿子,让杨继业过去见面。

与韩玉芝招呼后,陈羽霏这边多少有些怨气,等韩玉芝和杨继业说话之后,她才怪声怪气地说,“杨继业,如今是举人大人了,可不得了啊。”

“陈姐姐这是什么意思?”杨继业微笑说,“这次不过是侥幸,功名什么的,对我而言没什么大用,又不能做官。哪是什么大人了。”

“恭喜世兄。”韩玉芝知道陈羽霏的意思,自然是看到了巫素贞出现在院子里,与之前她们猜想完全相同,巫素贞肯定是陪着杨继业去了垣武城。这种事情,谁个女子都会在心里有想法。

“世妹这段时间在这边,还习惯吧。”杨继业微笑着,不太理会陈羽霏的挑衅,“荆蛮楚地这边可不能与京师相比,闭塞、落后,也没多少地方可逛……”

“世兄,人心安处即吾家,小妹子这里习惯的。”韩玉芝面带微笑,似乎在为杨继业高中而开心,“世兄,你才学高深,自不会被埋没。稍待时日,自由绽放光华之期……”

“多谢世妹。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对能不能去会试,都不多在意。”杨继业说。

“天生我才必有用。世兄真是大才,大胸怀。”韩玉芝听到这样句子,不得不感叹起来。

恰好杨爸这时候也走出来,听到杨继业说这句话,也是很有感概。这句话虽然是唐朝李白大诗家所言,可这时候杨继业说出来,真是太应景,也说明他心胸在此。

一个人平时吹牛、吹大气,但关键要看他这个人的行事,真有事干、有执行力等,那他说的就不是吹牛。

杨爸从最初儿子那首《苔》开始,也用另一种心态和眼神看待儿子所作,虽不太明了儿子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但他能够感知到儿子的不同。

杨继业见老爸出现,便很严肃地上前问安、行礼,这是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到一丝不苟。

说了秋试和放榜的事情,杨爸对儿子二十一名也不在意。一来杨家目前的状况如此,二来儿子年龄还小,确实不适合立即参加会试,学识上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心志才是他的核心。

儿子今年才十六岁,明年考中进士,难不成十七岁就为官?太招人恨了,朱子善和京城不少人,都不想看到杨家有反转的机会。与其让儿子露出锋芒,还不人让儿子藏拙三年,等三年后再看情况,是不是到京都去参加会试。

不管怎么说,杨继业考取举人都是大喜事。垣武城的桂榜发榜,除了往举子家中报喜,也会往柳河县县学传名单。杨继业考取举人的好消息,很快就会在这一带传开。

早餐之后,就陆陆续续有人来杨家道贺。县学中有,县城几家商号也有,镇边王府则是刘浪这个小王爷,亲自跑到杨家来。

生蛮各支的人、巫家寨等,也都派人过来,带着贺礼,对于到来的客人,杨继业也是很热忱地接待,表达了感谢之情。

热闹到下午便散,留下来的人不多。刘浪、巫豹、巫龙等巫家年轻一代,都聚集在杨家,杨爸杨妈也不理会儿子要做什么。

集中到杨继业的专用房间,也就是几个男子。巫素贞很自觉,和韩玉芝、陈羽霏在一起,与杨妈说话,听巫素贞说一些垣武城那边的事情。从巫素贞这边,知道垣武城那边在推进荣盛系列的商号,荣盛镖局、知书堂、荣盛酒楼和征联的事情等等。

关于征联的事情,柳河县城这边也有传言,不过,这边的人都不知与杨继业直接关联。这时候得知内情,韩玉芝不免将上联念出:烟锁池塘柳。之后,长长时间不说话,显然是在琢磨如何对出下联。

杨继业则听刘浪说招兵的事情,刘浪说,“关于出兵的事情,王府这边也只是得到征召函件,具体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暂时还没有更多的情报。据说,在苏杭一带,倭寇祸乱,使得秋试都停下无法开考。具体倭寇的情况,他们有多少人,这次往苏杭那边总计调多少军马,不得而知。

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十月内赶到苏杭指定地点,而后听候将令。荆蛮楚地总计出兵一万,王府精锐三千,驻军四千,蛮族兵额三千。父王说过,蛮族确实不愿出兵,王府也不强来,从王府精锐中再调三千,不过,荆蛮楚地的安宁就要委托巫家寨了。”

听刘浪这样说,镇边王府很有诚意,这次出兵,显然不是镇边王府的意思。至于京城那边谁想出要从荆蛮楚地调兵,自然不难推算。

杨继业沉吟一阵,苏杭倭寇扰乱地方,使得文朝最繁华的区域受到破坏。这样一来,对文朝的冲击力是非同小可的。就如同前朝方腊之乱,南方破坏,引发出梁山大乱,波及到大宋全境,大宋国力立马下跌,风雨飘摇。

金兵冲边,随后中原大乱,形成南宋独守之局。如今的文朝,与当初大宋非常类似,倭寇乱边,比之方腊之乱,可能会更糟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