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很精彩 > 诗歌大会

我的三国很精彩 诗歌大会

作者:荩忱将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3

诗歌大会

“这位官爷,还有什么吩咐吗?我等还有急事,就像先走了,不知可否?”杨义同那个领头的说到。

“还不能走,等处理完再走,万一你是土匪呢?”那个人回到。

杨义无语道:“我是土匪,我如果是土匪的话,你现在还站在这吗?”

“你的意思是瞧不起我啊,来人绑了。”

“谁敢动我大哥,我和他拼了。”说吧许褚一拳打在那个官兵脸上,那官兵挨了一拳就直接晕过去了。

“完了,这回完了。”杨义心里说到。看着倒地的官兵,杨义瞬间无语。

“大哥,这厮竟然如此不分青红皂白,敢污蔑我们是土匪,真是太气人了。”许褚骂骂咧咧。

“仲康啊,你把这人打了我们怎么办?”杨义指了指周边的这群人“还有这么多官兵呢?我们两个人可以杀出重围,但李家村的百姓怎么办?”

“怪我,怪我出手太快,现在怎么办?要不把这群官兵都打倒算了,我们上山当土匪。”许褚说罢就要抬刀就砍。

杨义一脸黑线,你这厮不会是李逵兄弟吧,整天打打杀杀,还要上山,你以为是水泊梁山啊。

“好汉,你们走吧,这货以前一直欺压百姓,我们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你今天打了他我们也解气了,你们走吧!”官兵中的一个小头目说到。

“那好吧,只是就怕他醒来欺负你们?”

“没事,我们自有办法,你们快走”

言罢,那个头目就赶杨义他们走。

只是杨义不知道的是,他们走后,那个官兵就被那个头目杀了,借口说是和土匪大战不敌,为了暂草除根,他们还把土匪俘虏也全部杀了,拿着头颅去请赏了。杨义更加不知道的是,这个官兵小头目叫张邈,就是历史上的那个陈留太守。他就是靠这个谎报战功一步一步当上了陈留太守。此处暂且不表。

且说,杨义,许褚以及华佗三人,马不停蹄的离开了李家村,约莫走了一个时辰,走了近五六十里才停下步伐,休息会。

“大哥,你说那人为什么放我们走,他就不怕被牵连吗?”许褚问道。

“这我也不清楚,我猜他可能打不过我们,就让我们走,以免他自己的小命也不保,或者他放我们走一定有更大的好处,不然他绝不会那样做。这个先别管了,华先生,你说下一站,我们去哪?”杨义转头问华佗。

“这个也不清楚,要到长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暂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华佗说道。

“这样甚好,我们可以多看看大汉最后的荣光吧,马上就要不复存在了!”杨义小声嘟囔道。

“大哥,前面有个城池,我们进城看看吧!”许褚道。

三人进城后,只见城里好不热闹,原来此处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诗歌大赛,时间为三日后。

“大哥,华先生,这成好不热闹,比我们乡下热闹多了。”许褚说道。

“杨公子,要不你去参加一下吧,就当凑个热闹?”华佗怂恿杨义。

“哈哈,我也正有此意!”杨义想的是可以通过诗歌大赛来打响名声。如果以后自己创业可以趁机在天下名士面前露个脸,混个脸熟;反之如果以后入股哪个集团,那我不要有资本人家才能看的上我啊。再说我凭借后世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歌,在东汉末年混个名声应该不难吧。

三日后,城中的慧香书院中,诗歌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欢迎大家来到本届诗歌大会,大会分为两场比赛。胜者可以获得进入大汉太学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努力!”

“进入国子监学习啊,看来还不能获得胜利啊,现在混个脸熟就可以了,我可不想去太学。”杨义想着。

太学作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官方学府,其初设于西周。知道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论”的建议于是在长安设立太学。王莽之乱,太学凋敝。直到东汉光武帝时期,才重新设置太学。不过在杨义眼里,太学的教育对于后世21世纪的人来说有点片面,不能全方位发展,因而去太学还不如不去。

“第一场比试,参赛选手每人以“秋”为题,作诗一首,现时一炷香。”

“以秋为题,那写什么呢?”杨义想了一会,最终写下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见一老者念着杨义写的说道:“好诗,好诗啊,只是此诗可有什么由头?”

“不瞒先生,小生写这首诗主要是对黄巾之乱后的大汉的一点惋惜,想着如果不是黄巾之乱那我大汉的子民也不会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再者我也为天下寒门学子感到惋惜,空有治国之才,却无报国之门。”杨义说道。

“此诗真乃绝唱啊,道出了世俗的无奈和百姓的凄苦以及寒门学子的惋惜。”那老者说到“承彦兄,你说怎么样?”

“德操兄看上的能说不好吗?”黄承彦笑道“你是不是还看上此子了?”

德操?那不是司马徽吗?那承彦不会是黄承彦吧?我的天,东汉末年的大才啊。看上我是什么意思?要收我为徒?哈哈,那大可不必,我没兴趣哦?后世的教育足够了。如果当个记名弟子到可以,这样出去也倍有面子,我是司马徽的弟子?就像后世你说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一样,等于名片,身份和学识的象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