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球者 > 第一章 天生不足的天才

影球者 第一章 天生不足的天才

作者:谬夫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9:36

第一章 天生不足的天才

王惠志接触足球是从娘肚子里开始的,王惠志的爸爸王强是个铁杆球迷,给儿子取名王惠志,分别取自中国的两位球王李惠堂的惠和容志行的志,他把这辈子最景仰的两个人的名字集中到儿子身上。王小惠本来对名字有些意见:“当妈的叫小惠,儿子叫惠,儿子比妈还大!”好在“惠”和“志”接合在一起意外地有“好志向”的寓意,公婆和娘家人都说名字好,王小惠也就乐于接受了。

生崽计划尚在讨论时,王强买了两条红短裤到“公王庙”去开光,开光之后穿上,两条轮换以保证红运不断。王强穿着红内裤不断奔赴公王庙烧香跪拜,每次都许同样的愿:生儿子。平时他都不知道庙门朝哪边开,为生儿子临时抱佛脚。之所以选“公王庙”,当然是因为此庙名气大,香火旺,法力足;更重要的是那个“公”字,公与母相对,雄性也。到公王庙里烧香自然生公子的概率大大的增加。起先这一切都是瞒着王小惠的,那段日子虽然往公王庙跑但口口声声“生男生女都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腔调就慢慢往男孩那边定向了,带着王小惠一起奔赴公王庙。等王小惠的试孕棒出现双杠,王强对自己的投机行为毕竟心虚,跟老婆说:“公王庙我们不能停,一停会被看出来,这东西来不得半点假,中途要反转了就划不来。”所以一直坚持着到公王庙报到。王强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一个足球明星,一扫中国足球的颓势。在踢球这件事上,男孩女孩的前途确实是天差地别,也怪不得王强。

王惠志在娘肚子里几个月,从一个小小胚胎发育成型了,王小惠如面临高考一般,儿子或女儿关系到将来家庭不同的走向,那次关键孕检她紧张极了。按规定医生不可以透露婴儿性别,王强托关系给B超医生打了招呼,医生说:“你老婆讲你天天往公王庙跑,可能是有点用。”王强愣了一下,马上一个红包递过去,医生不受:“我要拿你东西,性质就变了,一百天摆酒席不要忘记我就行。”

确认是公子后,王强夫妇再也不担心反转问题再也没去公王庙。王强转而将精力释放到胎教上,强迫老婆跟自己一起看足球比赛,王小惠没有办法,敷衍着瞟几眼,王强嫌老婆不认真。

“以后王惠志成不了才,你要负责。”

“未必会踢球才叫成才!万一成了教授,当了官,就不叫成才?岂有此理!”

“在我这里只有会踢球才叫成才!”

“懒得理你,我就是不看!”

王强不敢干扰孕妇的情绪,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还亲自下厨做饭洗碗。王小惠当然知道丈夫用心良苦,得给面子。开始是给面子,但后来,在王强不厌其烦地解说下,搞懂了规则,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比赛竟然变得有规律起来,球员的盘带传球对抗射门透着一种美一种精神。有时候一场比赛一个球不进,也能从头到尾看完不嫌烦。从开始的被动看球,看到王惠志出生的时候已经算一个球迷了。

可能是王强许愿的时候忘加一个字,“生儿子”应改成“生壮儿子”;又或许B超确认公子之后的“断供”被神仙发觉,结果儿子确实是儿子,却长得瘦弱,呱呱落地时五斤二两,之后体重从来没达标过,同为雄性,个体差异其实挺大的。

与身体的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惠志头脑的强,从幼儿园起,别的小朋友背几首唐诗挺费劲,王惠志却很轻松的从“鹅鹅鹅”开始一口气背几十首。到了小学,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名。不过,体育成绩就不忍直视,年级倒数前三,跑不快跳不远,速度不行耐力也不行,被大多数女生摁在地上摩擦。当然,校运会上只能是永远喊加油的观众。因为体育不达标,从来没当过“三好学生”。体育不好在别的家长眼里,简直不是问题甚至当作炫耀的资本。在王强这里却带来无尽的遗憾和忧伤。几次动了生二胎的念头,阻碍这个念头成为现实的倒不是怕丢了工作或罚款,而是担心“第二个跟第一个一样弱,怎么办?”医生说:“大概率是基因问题。”王强觉得自己并不弱,老婆的身体在女人中也是正常,基因怎么就有问题?医生又说:“父母基因没问题,不代表组合在一起就没问题,而且你家孩子完全正常,是你非要定性为有问题,其实有问题的是你这个当爸的!”王强对再次重复公王庙那一套不敢指望,更不想跟Dna较劲,这事就这样搁置了。

王惠志自生下来就跟父母一起看球赛,电视机只要播放足球,他就不哭不闹,张大眼睛盯着屏幕,百日宴上王强拿着话筒面对四十桌客人喊道:“我儿子生下来就喜欢足球,电视里放足球就不哭不闹,放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行,搞不清为什么,大家帮我分析一下,什么原因?”

有人喊:“王强你生了个足球神童。”

这种奉迎的话平时当不了真,但王强家人包括爷爷外公整个大家庭都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这点很重要,中国式家庭祖辈的话语权往往超过父辈,对于王惠志的成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尽管随着王惠志的长大,慢慢暴露出天生不足,爷爷和外公依然认为自己的孙子是神童,踢足球不行,其它方面很行嘛!他们为孙子骄傲。

王惠志四岁懂规则,不用大人解说独自看比赛;球星卡片从上世纪被人遗忘的老球星开始无论哪个年代一认一个准;其它小朋友在外面疯玩,他宁愿呆在家(包括爷爷和外公家)看电视;用眼过度,小学二年级戴上了眼镜,医生下了电视禁令,却只坚持了几天就放弃执行。王强找理由:“又不是看电视剧,禁止看球赛在国外那是违法的,不知道就算了,我知道,怎么能知法犯法?”其实在足球这件事上,王小惠一样脱不了干系。她虽然时常提出与丈夫相反的意见,但非常欠缺坚持,一触即溃。每到为自己的软弱感到可悲甚至可恨的时候,总以“反正没影响学习,如果成绩下降我一定会制止”来说服自己。就这样在球迷父母球迷爷爷球迷外公的纵容下,王惠志俨然接受着四种教育,一种来自家庭;一种来自课堂;一种来自社会;一种来自足球。

王惠志能力差完全不妨碍他踢球的兴趣和努力,在足球兴趣班里他的动作显得比别人慢一拍,一旦身体对抗倒下的总是他,但训练很认真刻苦,尤其领悟力强,一点就通,深得吴老师(体育老师兼足球教练)的喜爱。在吴老师的概念里儿童主要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规范基本动作,打下好的基础。这两点王惠志做的比别的小朋友好,兴趣不必说,正因为兴趣浓厚,训练的时候从来不说累,按吴老师的要求反复练,有时候吴老师叫停都停不下来,一定要练到自己满意为止。考虑到王惠志力量不足,吴老师找来一个分量更轻的球给他单练,可练了两天王惠志不干了,要求跟其它队员一样踢大球。吴老师经常让王惠志做示范,他的动作非常标准,完全没有普通小孩踢野球那种乱踢的痕迹,又因为动作慢,示范起来像放慢动作一样,效果特别好。不过,如此优秀的示范生却打不了比赛,受限于能力,打起比赛来,场下的优点都消失了,成了球队的拖累。足球毕竟是竞技运动,不是街头表演,所有技巧都建立在速度和力量的基础上,失去了基础,在这项硬碰硬的运动中无法生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