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杀破狼 > 论明代皇帝为什么那么懒

大明杀破狼 论明代皇帝为什么那么懒

作者:张涛1985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2:29

论明代皇帝为什么那么懒

明朝十六帝,除了太祖、成祖超过六十周岁,其他均不长寿。嘉靖达到六十虚岁,万历达到五十八虚岁,已经算其中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启,只有二十三虚岁,正德也只有三十一虚岁。中国古代寿命大多不长,但如此短命也实属少见。明清官员超过六七十岁的,一抓就是一大把,明朝内阁官员入阁的时候基本在五十岁以上,首辅经常年过七十。清朝前期除了顺治因天花去世,其他皇帝大多较长寿。为什么明朝皇帝早死?

明朝皇帝身体素质普遍不好,可能是导致早逝的原因。成化不到30岁,就叹息“老将至”;孝宗即位前身体就不好(可能是先天不足);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的身体都不好,所以导致蜗居深宫不出;泰昌、天启的身体更是差到极点。奇怪的是,同样是朱家子孙,太祖系统的藩王却大多很长寿。出自太祖的亲王、郡王,活到七八十岁的很常见,有的甚至生育上百个儿子,可见明朝皇室并非天生身体不好。

问题在于,成祖朱棣可能传下了某些遗传疾病,导致永乐一系子孙普遍身体不好。我们来看看永乐一系留下的子孙数量和其中成年的人数,就可略知一二:

永乐有两个封为藩王,一人因造反被除国。

洪熙有九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一人夭折,为追封;有四个藩王没有留下子嗣而除国;只有四个藩王传了下去。夭折和无子而终的比例超过一半(无子者大多年纪较轻即去世)。

宣德有七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三人因为无子而被除国,接近一半。

正统(天顺)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即成化。

景泰的儿子,包括太子,全部未成年而夭折。

成化有十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六人因为无子而被除国,达到一半。当然,其中一人是地震而死,并非自然死亡;其余都是病死。没有子嗣就因病去世的达到一半。

弘治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即后来的正德。

嘉靖有六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四人夭折,为追封,另有一人被追封太子;两个成年的藩王,有一个在嘉靖去世之前即病死,无子国除。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却只留下隆庆一支后代。

隆庆只有一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并且传承了下去。

请注意,从弘治开始,明朝皇室大宗(嫡系)人丁极其稀少,弘治只有一子,正德无子而终导致嫡系断绝,嘉靖身后只有一子,隆庆也只有两子!假设万历在成年之前,那么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将是他唯一的弟弟潞王,第二顺位继承人将是成化的后代益王,与皇室的血缘已经相隔四代,属于相当疏远的关系。正德、嘉靖、隆庆的后宫生活都很正常,甚至可以说丰富多彩,却要么生不出儿子,要么生出儿子纷纷夭折,真是不太正常。

万历在位四十八年,为明朝最长;有四个儿子被封为藩王,都顺利传承下来,是宪宗以来留下后代最多的皇帝。所以,南明诸王大多出自万历一系,只有鲁王是太祖系统的藩王。

泰昌有一个儿子被封为藩王(未就国),即后来的崇祯。

天启没有成年的儿子,已有的儿子都夭折,据说也有死于客魏之手的。

崇祯的儿子后来都下落不明,此处不提。

可以看到,从永乐一直到崇祯,整整十四代皇帝,只留下了十七个藩王系统(指传承一代以上的藩王)。因为没有子嗣,一代而终的藩王有十三个,还不包括夭折后追封的藩王。与此对比,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人就留下了二十二个成年的藩王,而且这些藩王都有子嗣,都顺利地传承了下去(因为政治原因被除国的不算)。永乐系统十四代皇帝的生育能力加起来,居然都比不上洪武一个人,真有点骇人听闻。景泰、天顺、弘治、嘉靖都是一子单传,正德、天启干脆绝嗣;后代较多的只有洪熙、宣德、成化、万历四人而已。

而且,明朝生育能力较强的藩王都出自洪武系统,例如晋王下属的庆成王有一百多个儿子,肃王的子孙多到不能胜数。至于永乐系统,则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藩王。

永乐系统的皇帝生育能力不高,后代大多夭折,许多后代也只能维持一代,说明这个家族可能真的有遗传疾病。联想到永乐出征途中突发疾病致死,可能是某种心脑血管疾病。洪熙、宣德、天顺的死亡都很突然,可能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至于究竟是什么遗传疾病,只有等待将来的考古发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