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星火长明 [建党百年·峥嵘岁月入围作品, > 第 55 章

星火长明 [建党百年·峥嵘岁月入围作品, 第 55 章

作者:蒋牧童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8:40

55.第 55 章

第五十五章

“我来修复那批竹简?”阮昭听到这个消息, 也是格外惊讶。

虽然她确实有些修复竹简的经验,可大部分都是依靠着爷爷留下来的那本修复笔记,爷爷对于书画古籍以及简牍类文物修复的经验,要比阮昭本身丰富的多。

傅时浔垂眸望向她, “怎么了?对自己没信心。”

“只是觉得很意外, 你为什么会选我?”阮昭确实挺奇怪的。

傅时浔笑了下, 有些无可奈何的说:“我以为这种话, 只有别人才会问我。”

阮昭挑眉。

“所以有人对于你的决定, 提出了质疑?”

聪明人就是这样, 以一推十, 傅时浔一句话,阮昭就大概猜测到了过程, 她直截了当的问道:“是因为华晚蘅吗?她是不是反对。”

傅时浔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反而说道:“我选你,是因为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真的?”阮昭伸手抱住他的腰,靠在他怀里, 仰着头望向他。

从这个角度, 她显得格外娇俏温柔,连那双锐利的眼睛, 都变得柔和。

傅时浔低声笑了下:“我从不拿工作的事情开玩笑。”

不过阮昭很快正色说道:“你应该知道,梅敬之一直想让我主持修复《墨竹图》,这幅画最迟明年的秋拍会,他一定会推出。所以他说过, 想让从我年底就开始接手。”

这会儿阮昭从他的怀里坐直,两人提到工作的事情, 都很认真。

傅时浔安静看向她,语气从容淡然的问;“你呢, 是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

要是以前,阮昭肯定是想也不想的,选择去修复墨竹图。那可是徐渭的画,只要消息放出去,这幅画必会引来国内所有大家的争相竞拍。

这样一幅从明朝传下来的画,谁都知道一定会有修复师。

哪怕她的名字,不能被广为流传,但是在界,她势必会被追捧为最好的商业修复师。

书画类古董一向都是价格最为昂贵,也最需要精心呵护的。

那些大家谁不想拥有一个靠谱又有实力的修复师。

“你慢慢想,不用着急回复我,”傅时浔似乎察觉到她的犹豫,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

今天因为是周末,两人都留在家里,没有出门。

没一会儿,傅时浔去书房里,阮昭跟着一起,她站在他的书架前,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架子上居然真的有很多佛经。

阮昭指了指架子上的书:“我能看看吗?”

“你想看哪本,我帮你拿,”傅时浔起身,阮昭随意指了一本,他伸手拿了下来。

阮昭翻开,发现这本书已经极旧,她伸手摸了纸张,有些惊讶:“这居然是民国版的。”

她随口一句话,让傅时浔倒是有些暗暗称奇。

他主动问:“你随便摸一下,就能看出这本书的年代吗?”

“当然不是,”阮昭用手点了点纸面,轻笑了下,说道:“纸张泛黄、酸化的程度,确实可以肉眼看出,所以我只能推测这本书最起码有百年的历史。至于到底是清末的还是民国的,主要还是看用纸和装帧设计。”

阮昭似乎也来了兴致,指着这本书:“民国时期,正值技术的大变革,清末的书多半还是手工制作,不管是书籍还是装订都是手制。而这本佛经的用纸显然是机制纸。”

“当时出版物的所用纸张,主要分为新闻纸、有光纸、道林纸以及铜版纸这几种,这本书用的就是最常见的新闻纸。”

阮昭掉完书袋子,傅时浔无声笑了下,上前弯腰吻了吻她的嘴角:“我的女朋友,果然最厉害。”

她怔怔的望着他,一时,有点儿说不出话。

本来她确实故意的成分,可这会儿真得到他的夸赞,心底还是忍不住开心。

突然,阮昭说:“下午我们去博物馆吧。”

“你想去?”傅时浔没想到,她会来这么一句。

阮昭点了点头:“考古教授和文物修复师去博物馆,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吧。”

她一向就是行动派,说走就走。

吃完午饭之后,两人之间开车前往博物馆,北安市的博物馆级别很高,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内的藏品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丰富,汇集了各朝各代的文物,馆里以古代的青铜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据说藏品高达十万件之多。

阮昭虽然是文物修复师,可她却从来没来过北安博物馆。

她提前在网上买了门票之后,两人到了地方,因为博物馆前几年重新扩建的,据说除了最大的综合馆之外,还有专门的青铜馆、陶器馆、书画馆以及明清家具馆。

因为是周末,所以博物馆的人并不少。

甚至他们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从大巴车上,下来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

小朋友们各个背着统一的书包,有人脑袋上海戴着帽子,看起来一副郊游的模样,叽叽喳喳的倒是挺可爱。

两人先在主馆参观了,阮昭握着傅时浔的手,一边走一边听他安静讲解。

如果说文物修复她是专家,那么在历史知识这块,作为考古教授的傅时浔,大概可以吊打阮昭十个来回。

特别是秦汉时代的历史,简直是刻在了他脑子里。

这馆内任何一件藏品,他都能说出典故,以及文物的出处以及来历。

于是两人到了旁边的青铜馆,中国青铜器之丰富,独步世界。特别是夏商周直到秦汉时代的青铜器,都有不少严禁出国的国家级宝藏。

而且他们这次来的也挺巧,正好是北安博物馆正在搞馆藏文物的巡回展览。

每过一段时间,博物馆就会将馆藏的国宝文物展览出来,毕竟这些文物不仅属于博物馆,更属于所有中国人。

他们刚进入青铜馆,就听前面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刚才遇到的那群孩子们做讲解,大概这是学校和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次认识历史的活动。

只是小学生们,各个叽叽喳喳,哪里能安静下来认真听讲解员的话。

直到讲解员无奈的看过来,有些惊讶道:“傅教授。”

对方认识傅时浔,这让傅时浔也有些吃惊。

他小声说:“我之前听过您的公开课,就是关于秦汉青铜器讲解分析的那节,我一直想考您的博士生来着。”

他和傅时浔说话,也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

很多小孩眼巴巴的望着他。

或许这个年纪的孩子们,也有了美丑的认知,就觉得这个叔叔长得高,还这么好看,很快孩子们居然意外的安静了下来。

讲解员见孩子们居然对傅时浔有兴趣,不由清清喉咙,笑道:“小朋友们,这位呢,是我们北安大学最厉害的考古教授。有哪个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考古呢?”

“我,我,”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立即举起手。

讲解员笑着说:“答对的话,哥哥会送一个小礼物。”

小男孩说:“考古就是把文物从地里面挖出来。”

说完,小男孩反而十分期待的看向傅时浔,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教授是一个遥远而又神圣的称呼,听起来比班主任还厉害。

傅时浔嘴角微掀,低声说:“这个回答,可是算对。”

对于一个只有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考古的认知,能到这种程度,其实也不简单了。

毕竟很多成年人都觉得,考古就是不停的找古墓找遗址,发掘各种稀世珍宝。

“但其实考古,更多的是对古代人类活动的一种追溯,”傅时浔顿了下,似乎也察觉到自己的用词,对于这些小朋友来说,过于深奥。

于是他缓了缓,指向一旁展览柜里摆放着的巨大编钟说:“就比如这个编钟,正是因为考古学者们发现了它,才知道古代的人是使用什么样的乐器。它就跟你们现在所学习的小提琴、钢琴一样,是我们古人使用的乐器。并且这种编钟上,还会刻有古代的文字,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并非一直不变的。”

“编钟上的文字,也有助于帮助我们知道,古代人学习的是怎样的文字。”

此刻一个小朋友突然举起手,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古代人干什么啊?”

“你是什么人?”傅时浔弯腰看着他,轻笑着问道。

小朋友:“中国人呐。”

“中国有多久的历史?”傅时浔再次提问。

这次所有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道:“五千年。”

“为什么是五千年,”傅时浔环顾一周,声音清淡却温和,他说:“不是四千年,三千年呢?”

这一下还真的把所有小朋友问住了。

傅时浔倒也没卖关子,他声音清冷道:“正是因为有考古的存在,我们将明确自己的历史,五千年不是凭空而出现的数字,而是一代代文字记录之后,再通过考古出土的这些文物,证明我们中国确实有这么悠长的历史。”

“所以,这就是考古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们这样的小朋友明白,我们中国的历史从何处而来。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又是怎么创造出这样辉煌又灿烂的文化。”

阮昭站在一旁,听着他透着冷调却莫名让人感觉温和的声音。

哪怕此刻他依旧还是那副冷淡的模样,脸上并不总挂着笑意,可是她却能感受他骨子里的那种温柔和理想。

他所投身的考古,大概就是这样,才让他如此热爱吧。

她大概知道,傅时浔提出让自己主持修复竹简,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或许别人会说,是因为她是他的女朋友,他才会这么公私不分。

很多时候,阮昭也面临这种非议,可是她从来都是迎头而上。

然后做出一种让所有人都更加非议的选择。

因为她从来不在乎,她没有所谓的理想,没有所谓的包袱。

她活在这个世上,只求一份自己痛快和舒心。

就是要赚钱,让自己过的舒服,颇有种哪管外面洪水滔天的肆意妄为。

可是现在,她好像隐隐看见一种,叫做理想的东西。

当告别这些小学生之后,两人又前往了古代书画馆。一幅幅珍藏着的古代墨宝,被悬挂在玻璃展柜内,所有人都能近距离的看到古代大师的墨宝。

“不是说我们北安博物馆,有一副镇馆之宝嘛,”旁边有个女生,正低声跟朋友嘀咕说:“是那个唐朝的《报春图》吧,据说这幅画当年流落海外,然后被拿到苏富比拍卖。结果就被国内的爱国商人拍卖了下来,捐赠给了国家。”

女生有些惋惜道:“这次居然没有展览出来。”

她朋友说:“是哪一副啊?”

“唐朝《报春图》,据说是跟故宫博物馆的《五牛图》齐名的一幅画,你上网搜搜,当时的新闻特别热闹。”

她朋友果然拿出手机搜索,一看到价格,当即震惊:“六亿?这幅画当年居然是花六亿拍卖回来的。好有钱啊,妈呀,真的好多好多钱。”

“对啊,据说当时有国外的人跟我们抢,我们国内的这位大佬,抢拍下来,直接捐赠给了国家。大概这就是人家有钱人的格局吧。六个亿的画,眼睛不眨的就捐了。”

她们两个人讨论的声音其实并不大,但馆内很安静,阮昭还是听了个正着。

直到她转头看向傅时浔,就见他目光紧锁,盯着面前的画。

脸色竟是有种奇怪的苍白感。

也是在这一瞬,她发现他握着自己手掌的手,竟然不自觉用了劲儿,男人的力气本来就大,她的手被这么一握。

疼的阮昭不自觉,痛呼出声。

要知道她之前不打麻药清理伤口,都忍了过来。

傅时浔似乎这一声痛呼惊醒,他转头望向阮昭,低声道:“对不起。”

“你怎么了?”阮昭也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傅时浔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意外想起一些事情。”

见他神色有些不对劲,阮昭也没在书画馆多待,便拉着他一起离开了。

*

隆冬之下,小院内的花草早已经枯萎,有种冬日里萧瑟感。好在家里打扫的还算干净,这才没让小院出现破败感。

梅敬之一脸沉郁,整个人陷入了低气压。

许久,他看向阮昭,问道:“你这是要准备当圣人了?”

“只是去修复竹简而已,谈不上当圣人吧。”阮昭用剪刀,将花盆里的枝叶剪掉,这是她为数不多还养着的花。

因为外面太冷,家里的花匠就全把花抱到了客厅里。

也给客厅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景致。

梅敬之神色依旧凝郁,声音也没了往日里那种不着边调感:“你知不知道自己现在放弃的是什么?那可是徐渭的《墨竹图》,你应该知道这样一幅画,到任何一个拍卖会上,都会成为压轴拍品。”

这种身价过亿的画,哪怕是修复费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要是以前阮昭想也不想,就会答应修复。

可是这次,她先是因为要参加考古队的工作,推迟了修复《墨竹图》,现在又因为要修复什么刚发掘出来的秦汉竹简,拒绝了修复《墨竹图》。

他冷笑道:“去年苏富比拍卖过一批汉朝时期的竹简,你猜多少钱?”

阮昭依旧盯着自己面前的花,似乎对这个消息,丝毫不敢兴趣。

“两百六十万,两千根的竹简,才卖这么点价格,”梅敬之继续嘲讽道:“你现在为了这点价值的东西,居然要放弃《墨竹图》。”

知道阮昭脾气不好,他到底话还是没敢说的太狠。

他恨不得要敲敲阮昭脑子里的水。

“文物的价值,并不单单以价格来评定,”当说完这句话时,阮昭的心头有种奇怪的感觉,直到脑海中的记忆回涌。

她站在扎寺的佛殿里,大言不惭的说着,香港苏富比的佛像拍卖出两千八百万的价格,所以扎寺那些佛像,看似无价实则并非如此。

明明不过是大半年的时间,当初那样狂妄说话的人,却变了。

“阮昭,这可不是你会说的话,”梅敬之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着她,他一直冷眼旁观着阮昭和傅时浔的交往,可是如果他们在一起的代价,是要让阮昭彻底改变,那么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儿。

反而是她自己轻笑:“或许吧。”

可她并不讨厌这样的改变,或许跟拥有理想的人在一起,她也会成为那种可以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

阮昭如愿进入实验室,开始着手修复那批竹简。

只是很快就到了元旦节,本来元旦是要放假的,但是她因为正在试验一批化学药剂,因为竹简出土之后,要进行脱色处理。

所以她这几天一直带人在进行试验。

竹简的本色应该是那种淡淡的姜黄色,但是这批竹简在清理干净之后,依旧是那种黑褐色,千年尘封之后,再次出土,早已经裹上了各种颜色。

所以她得用化学试剂,将竹简脱色。

但问题是,之前的化学试剂居然并不好用,她们试用了一根竹简后,并没有恢复成原本该有的颜色。

这段时间里面,他们就一直在攻克这个问题,甚至还亲自请教了北安大学化学系的几位专家教授。

因此元旦,阮昭也没什么时间。

反而是傅时浔居然要去归宁寺帮忙,据说是给上香的游人代写心愿牌。

因为有位师傅生病了,寺庙里人手短缺,因此才会找上傅时浔帮忙。

“要是有空,我就去陪你,”阮昭靠在车里,慢条斯理的说道。

倒是傅时浔说:“没事,工作重要,你先忙。待会我要是忙起来,估计也没什么时间回复你的消息。”

阮昭说:“外面下雪了,你开车小心。”

说完,两人挂了电话。

今天归宁寺的人其实并不如农历新年那样多,来烧香拜佛的人,也不算多。傅时浔在庙里忙了一会儿,居然遇到了有些意想不到的人。

他轻笑着望向对面的姑娘,问道:“临西,有想要求的吗?”

对方正是他弟弟傅锦衡的妻子叶临西,她跟两个朋友一起过来,其他两人原本偷摸摸打量着他,在听到他喊出叶临西名字时,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

很快,他替叶临西和她两个朋友写完了红绸。

三人这才满意离开。

只是她们离开时,正好遇到有个人从门外走了过来。

来人穿着单薄黑色外套,脸颊白的堪比这漫山的白雪,却透着隐隐的病弱苍白,最引人的是一头乌黑长发。

身上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锐利气质。

她走进佛殿,直接在案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直勾勾的望着对面的傅时浔。

“我要解签。”

傅时浔望着她,将签筒缓缓推到姑娘面前。

谁知那姑娘并未伸手拿起签筒。

她说:“我爱一人欲发狂,何解?”

这话里的情绪,太淡。

而她看着他的眼神,太浓。

傅时浔看着眼前的姑娘,低低一笑:“无解。”

说完,他低头在面前的红绸上,写下一行字。待写完后,他伸手递了过来,阮昭接下后,垂眸看着上面的字。

“唯愿与昭昭,白首不相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